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七要

2013-10-24 08:53 作者:宛在水中央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更好地履行好各自的职责,读书学习,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面对茫茫书海,面对繁杂的工作,如何更有效地读书学习,是着实让人困扰的一个问题。在这里,本人且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

一、要有所选择。当今的书市可谓浩如烟海。从时间上来说,有古代的、近代的、当下的;从书的内容上来说,有政治类、哲学类、文学类等等;从书的功用上来说,有专业能力提升类、娱乐休闲类、励志类等等。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有益的知识,必须有所选择。首先,我觉得应该读一些诸如《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如果嫌读原文晦涩,费脑筋,可以读白话译本。儒学经典对我们如何立身处世会有有益的帮助。现在世界上很多专家学者都发现了中国传统儒学的巨大魅力,各地纷纷兴建孔子学院的举动就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在所有的书籍当中,传统的儒学经典应当是根本。其次,读一些与工作相关的专业类、政策类书籍。这些也可以称为工作辅助类书籍。读好这类书籍对于做好工作会有积极的帮助。再次,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读一些休闲娱乐类书籍、杂志。比如一些文学名著、文摘类杂志等等。好的文学类书籍能够有效提升人的气质,让人在欣赏美文佳作的同时,得到一些感悟和启示。

二、要制定计划。人是有惰性的。为了防止在读书学习中出现“三分钟热度”,有必要根据个人情况制定适宜的计划。计划的制定可以分为短期、长期等,比如几年内读完多少本书,或知识积累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然后再细化到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在一天之中也要作合理安排。比如早上上班之前读点什么,上班的工作间隙读点什么,晚饭后、睡前读点什么等等。在工作间隙见缝插针地读一些喜欢的书,还可以起到休息大脑、振作精神的作用。制定计划能够让人明确学习的目标,也便于目标的实现。还可以让人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进步。随着一页页、一本本书被读完,当一天过去,一个月或一年过去后,回过头来数一数看过的书籍,不禁让人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三、要方法正确。读书跟做别的事情一样,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则事倍功半。历史上的名人在读书方面各有自己的看法和方法。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说过,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这是他的观点和方法。毛泽东的读书方法是“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他曾对他的保健医生说过“ 看文件累了看报纸,看正书累了看闲书,看大书累了看小人书,看政治书累了看文艺书”,用不断变换的书使大脑得到一定的休息。鲁迅的读书法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四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四、要及时梳理。随着所读书目的增多,脑海中积累的各类知识自然逐渐增多。这时,就需要及时对各类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甄别的过程。通过“整理”,使各类知识进一步融会贯通,不仅加深了记忆,更有助于形成自己的观点。分类整理的过程就像在电脑中将不同文件分门别类地放入不同的文件夹一样,使之更条理,便于在用到的时候快速地被“调出来”。古人讲“俯而读,仰而思”便是这个道理。只读不想,就容易成了知识的“储藏罐”,没有被加工、梳理的知识在脑海里犹如在储物间被随意乱放的杂物一样,凌乱而没有秩序。

五、要切忌浮躁。心浮气躁、功利心太重都是读书之大忌。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诚然。一个装满了各种私心杂念的脑袋是不会为各种书籍留下一席之地的。越是工作忙碌,越是职位重要,才更应该想方设法挤出时间、静下心来读书,使自己的思想永保活力,为正确看待问题和处理日常事务作铺垫。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事务多不多?但他一生手不释卷,总是挤时间看书。他一生博览群书。到“文革”前,他个人的藏书已有几万册,形成了一个能基本满足他读书需要的藏书室。在《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书中,编者还附了一个他在1959年10月外出带的书的书目,总计有80多种达几百本之多,相当于一个小图书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六、要持之以恒。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些话都直观地说明了积少成多,持之以恒的重要性。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导师马克思为著《资本论》花了40多年的时间,在大英博物馆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他所坐的位子下水泥地上竟磨掉了一层水泥。通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写成了著名的《资本论》。我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远涉深山,遍尝百草,终于写成了明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本草纲目》。还有我国古代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等等,以上这些都是在学习中持之以恒、发奋努力的最好例证。

七、要善于运用。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得多了,举手投足间自会流露出儒雅、知性的一面。浸润在丰厚的文化氛围里,人的思想、气质会不断得以提升和升华。对于广大上班族,尤其是国家公务员来讲,知识不仅要用来修身养性,更要学以致用,充分发挥其提升素质,提升工作能力的作用。有一些书读后可以启迪人的智慧,有利于拓展视野、开阔思路;有一些书的内容可以直接被引用、借鉴;有一些则可以很好地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不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使自己能力的提升与所读的书目之间形成一种良好互动,会更进一步地增加阅读的兴趣,从而形成读书、应用、再读书的良性循环。但是,不否认在现实中存在“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有些人读书后,水过地皮湿,基本在脑海中留不下什么印象,更谈不上借鉴与应用。这样的读书法就不值得提倡了。

总之,爱读书的人只要认真地按照计划去读书、学习,就会不断地获取知识,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90477/

读书七要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