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莫让物质利益蒙蔽了你的心灵

2013-10-23 22:00 作者:宛在水中央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最近在翻阅一本杂志时,读到了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先生的一句话“人人都想成为有钱人,却不想成为一个人”。 静下心想一想,颇有同感。周围的同事、亲人、朋友中,有多少人整天忙着追钱逐利,只认金钱不认人。正如太史公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过度追逐物质利益的结果,是加重了虚荣之心。虚荣心是较流行感冒更容易传染的,于是你买大房子,我就买好车,你穿名牌,我就吃大餐,攀比之风就如热带林中的藤蔓,越长越旺,遮天蔽日。盲目攀比的结果,就是人心越来越浮躁。匆匆忙忙千方百计地追逐或者攫取物质利益,成为他们唯一的目标。他们没有时间静下来,问一问自己,此生,除了金钱之外,还有没有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理想、追求?

小人物攀比的结果,顶多是让自己身心疲惫,比得过别人则喜,比不过别人则恼;可是国家公务人员或者各级官员互相攀比的结果,可想而知,是灾难性的,无论是对国家、对社会还是对个人。

对物质利益过度追求的另一个结果,是人心的冷漠,人性的变异,于是也就出现了种种违背人性、违背常理的事情。比如一些肆无忌惮的官二代,毫无人性的富二代,等等,他们之所以做出一些惊世骇俗的事情(具体的例子就不必要举了吧,随便打开哪个网页,都会扑面而来),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受到了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

孟子说,人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像水的本性是向下流一样。水之所以会高过人的额头,之所以会向山上流,那是因为受到了外力的影响(见《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章》)。因此,之所以出现官二代、富二代的种种问题,并不是他们生来就邪恶,而是受到了外界不良信息的干扰。

我想,人之为人,区别于普通动物的弱肉强食,吃喝拉撒睡,不仅是直立行走,身姿优美,更重要的是,人,应该有卓越的智慧和高尚的灵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见《孟子.告子上第十一章》)。简言之,人,应当充满仁之心,应走义理大道。鸡狗丢失了知道去找回来,良心丢失了却不知道去寻找。不愧是亚圣,一句话直指要害,虽然穿越了两千年的风雨,听起来依然是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如今,多少人在拼命追逐物质利益,却忽视了对内心仁义道德的追求,这是可悲的、错误的。这样的人越多,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越不利。

无论身处何地,身居何职,无论手头有多少要务要忙,有多少应酬要赴,抽一点时间,擦拭自己的心灵,让它始终充满仁爱的光辉,莫让它被俗尘、金钱、利益所蒙蔽。这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后代子孙,为了全社会的和谐共处,文明进步。

自古至今,视金钱如粪土,不计物质享受,孜孜以求正义和理想的人数不胜数。倍受孔子称赞的弟子颜回,过着一箪食,一瓢饮,深居陋巷的生活而“不改其乐”;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安居陋室且高呼“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鲁迅一条棉裤穿了十八年,并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了”;近代以来许多革命先烈原本也有着优裕的家境,但就是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他们不仅放弃了巨额的财富和优越的生活环境,而且不惜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还有目前全国人民正在学习的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书记杨善洲,七万亩无偿捐献给国家的茂密的山林见证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大公无私的精神和不为物役的崇高气节。

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们,以上所提到的和没有提到的所有“富贵不能淫”的人们,应该是我们以及后来者的镜子。

我想,每天早上出门前,该照一照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装扮、容貌,还有我们的心灵。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90325/

莫让物质利益蒙蔽了你的心灵的评论 (共 4 条)

  • 剑客
  • 红彤彤的曙光
  • 雪儿
  • 黄瑞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