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哈斯腾高勒(二)

2013-07-21 20:03 作者:孟克杭盖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原标题:【杭盖西部文学作品】哈斯腾高勒(二)

第三章 卫拉特蒙古

在公元十三世纪,卫拉特准格尔部前身:斡亦喇惕部曾经是一个强大的蒙古北方诸族部落联盟的主体。为了攻略蒙古民族的世仇——大金王朝,成吉思汗首先派长子术赤平定了北方的林木中百姓。委派豁尔赤为贝加尔湖等北方诸部族的万户首领。

俄罗斯境内,现仍有布里亚特共和国、图瓦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等卫拉特近支部族。其中布里亚特共和国有布里亚特蒙古人35.5万人;图瓦共和国有图瓦蒙古人的30.66万人,仍普遍信仰喇嘛教。

1631年,俄罗斯人入侵北方蒙古诸部族所在地区,布里亚特人进行了长达25年的抗击;后被俄征服。另一部则反抗到底,向南退入喀尔喀蒙古地区,还有一部分退入女真——大清帝国,被大清皇帝赐为巴尔虎蒙古人,编入八旗。

十五世纪后期,在达延汗及其后裔的武力迫胁下,卫格拉人放弃漠北西部的牧场,逐步西迁。(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十六世纪,卫格拉人主要游牧在札布罕河以东的哈喇和林一带,西连额尔齐斯河流域、北至唐努山、南抵察合台后裔诸王之领地。

在这个历史时期,卫格特西迁所面临的政治势力是复杂而艰难的,正是国内政治风云变幻,社会激烈动荡、各种政治势力重新整合的重要时期。俄罗斯人也在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扩张思想支配下,溯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而上,直接侵入北方蒙古诸族的传统牧场。

1581年,伊凡四世命令斯特罗加诺夫家族雇佣哥萨克头人雅尔玛克率骑兵800人越过乌拉尔山,攻入西伯利亚汗国。并在西伯利亚地区建立了殖民据点。

1586年,建立秋明;

1594年,建立托波尔斯克;

1594年,建立塔拉;

1604年,建立托木斯克;

1618年建立库兹涅斯克。

卫拉特西迁,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游牧在鄂毕河、额尔齐斯河、托波尔河、伊施姆河的广大流域,不可避免地与俄罗斯发生碰撞。

1574年5月30日,伊凡四世给弗特罗加诺夫家族的敕令中,鼓励他们同邻国各族包括同卡尔梅克(即卫拉特)人进行贸易。

16世纪,藏传佛教传入卫拉特,土尔扈特部墨尔根特穆纳最早提出信奉佛教,子乃齐托音16世纪后期赴西藏学佛。之后,和硕特诺颜洪果尔的五个儿子,和•鄂尔勒克六个儿子,车臣诺额的长子等皈依佛法。

17世纪上半叶,在俄罗斯边境活动的卫拉物人有8万军人和20万平民,这仅仅是土尔扈特和部分追随和•鄂尔勒克的杜尔伯特、和硕特人,它并不包括杜尔伯特、和硕特主体以及强大的准格尔部族等其它各部卫拉特。

卫格特蒙古人可歌可泣的故事该开始了。

卫拉特蒙古分四个部系:土尔扈特、准格尔、和硕特和杜尔伯特。土尔扈特的前身是成吉思汗时期的克烈部。在成吉思汗未统一蒙古草原之前,有五大部落集团:蒙古、塔塔尔、蔑尔乞,克烈和乃蛮等;准格尔则是“林木中百姓”,分布在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贝加尔湖周围的:斡亦剌部、秃麻部、布里牙惕、巴尔浑等部系,以忽都合别乞为首领的斡亦剌为部族主体。也先汗之后,准格尔分为两个支系。也先长子系:博罗纳哈勒为首的杜尔伯特系;也先次子系:额斯墨特达尔汉为首的准格尔系;和硕特则是蒙古黄金家族部系——成吉思汗二胞弟哈萨尔的后裔。

土尔扈特

克烈特部在12~13世纪时,游牧在克鲁伦河上游、杭山、土拉河和鄂尔浑河一带,这里是河流纵横,水草丰美,地域广阔的吉祥草原。

克列特人在宋代和地方割据政权大辽,西有贸易往来。

克列特的直系后裔,土尔扈特在信奉藏传佛教之前,其上层贵族信仰景教,普通牧民仍信奉传统的萨满教。

在俄罗斯学者叶西波夫的《西伯利亚编年史》中记载,在土拉河、托波尔河、额尔齐斯河、鄂毕河沿岸,住有许多民族:鞑靼人、卡尔梅克(西方对卫拉特人的称谓)、蒙古人。

1606年9月,土尔扈特首领和•鄂尔勒克派出使者,对俄罗斯塔拉当局,申明他们在卡麦什洛夫河和伊施姆河一带游牧,要求到塔拉进行贸易。随后,杜尔伯特首领达赖台什使者也多次与塔拉当局接触。

1609年8月,俄罗斯塔拉当军政长官派人到达赖台什、和•鄂尔勒克等人处,准许卫拉特人在西伯利亚各城市自由贸易,但条件是加入俄罗斯国国籍,并宣誓效忠于沙皇。

在对待俄罗斯人交往的外交问题上,卫拉特人专门为此会盟,召开会议:卫拉特领主们决定拒绝要他们效忠沙皇的建议,提议俄商人可以到卫拉特人这里来贸易,他们不向任何人缴纳实物税,往后也不想任何人缴纳实物税,游牧民族不是定居者,想到哪里游牧,就以哪里游牧。

俄当局要求卫拉特人不要触犯其它各州沙皇臣民,如果对这些居民有意见,可以到塔拉当局控告。卫拉特方面则表示,他们不想派人向塔拉将军控告那些鞑靼人,他们自己会对付。这就是说:卫拉特封建领主们在俄罗斯人面前,坚持了严政立场,维护了民族主权。

1607年,在额尔齐斯河、伊施姆河一带游牧的土尔扈特部和杜尔伯特部众,有12万人。

随着东蒙古林丹汗统一蒙古诸部的失败,其负面影响笼罩了整个蒙古草原:蒙古诸部根深蒂固的正统观念,不允许非黄金家族的部族首领登上蒙古汗位,黄金家族特殊的政治地位是被整个蒙古社会所公认的。紧接着卫拉特诸部与东蒙古阿勒坦汗两次战争的失败,又爆发卫拉特诸部间的动乱,促使和•鄂尔勒克率部族土尔扈特西迁事件的发生。

1630年,土尔扈特伙同部分追随和•鄂尔勒克的和硕特人、杜尔伯特人到达伏尔加河下游支流流域。这个时期,俄罗斯人还没有控制这片草原。开始建立自己的国家——土尔扈特汗国。

经过和•鄂尔勒克、子书库尔岱青、孙朋楚克三代人的努力,移居异地的土尔扈特(即卡尔梅克)汗国,逐步发展起来。

为了增强其土尔扈特部族与俄罗斯交往中的政治、军事实力,和•鄂尔勒克仍加强与卫拉持蒙古诸部的联系。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准格尔首领巴图尔•珲•台吉。

书库尔岱青继位后,取得了西藏达赖喇嘛在神位上对其统治的承认,1646年亲赴西藏,获得了“汗”的封号。1646年,书库尔岱青与其弟罗卜藏随和硕特首领顾实汗,向清政府进表贡。1650年,还派使者与清政府建立了直接联系。之后,不断有使臣前往。

和•鄂尔勒克率部来到先祖曾经游牧的地方钦察汗国故地,“从来不曾有过一丝一毫臣属于俄国的想法,他们有权在祖先游牧过的草原上游牧……”,俄罗斯人显然不能允许。1639年,土尔扈特汗国与俄国政府发生了第一次武装冲突,土尔扈特人出动了约1万名骑兵。1644年,进攻阿斯特拉罕,俄国派出军队还击,和•鄂尔勒克和另一子在战斗中阵亡。

书库尔岱青和朋楚克执政时期,对俄关系采取灵活的表示臣服的策略,为汗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阿玉奇称汗后,使汗国进行入了全面的鼎盛时期。

阿玉奇1670年执政,几年内迫使伏尔加河下游一带所有卫拉特蒙古诸部归服于汗权,对汗国邻国及邻族发动了攻势,让西邻亚速、克里木臣服,又征服了里海东岸的希瓦人、对卡拉卡尔伯克,为了抵制俄罗斯人的控制,也与俄国的敌人土耳其人,鞑靼人和平往来,互派使节。

阿玉奇称汗时期,也是俄罗斯雄主彼得一世的在位时期,彼得一世为夺黑海、波罗的海控制权,而与土耳其、瑞典多次发生战争。彼得一世为了获得剽悍的土尔扈特骑兵的帮助,1722年,远征波斯途径阿斯特拉罕时,很隆重地接见了阿玉奇汗。并把阿玉奇夫妇当作元首,请到所乘的游艇里。

阿玉奇在汗国时期的内政、外交上,处处坚持独立方针,抵制俄国东正教的渗透与影响,使土尔扈特汗国保持了独立的政治地位。他深知宣传佛教神权对巩固汗国的重要,极力与西藏地方僧俗上层保持联系。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达赖喇嘛封他以汗的封号,1709年,阿玉奇派萨穆坦为首的使团,取道西伯利亚、库伦、张家口历时两年,于1712年抵达北京,访问大清帝国,探求土尔扈特蒙古重返故土的可能性。

康熙大帝以最快的速度派出了访问土尔扈特汗国的使团——历史上著名的图理琛使团。

1714年7月12日,在土尔扈特台吉、喇嘛的导引下,到达阿玉奇驻地。

次日,阿玉奇举行隆重的迎宾仪式,举办了盛大宴会,宴请图理探使团一行。席间阿玉奇说:“蒙古衣服帽式略与中国同;其俄罗斯乃衣服、语言不同之国,难以相比”,流露出与故土亲人息息相关的真情实意。为以后的渥巴锡汗率族东归创造了政治条件。

杜尔伯特

十七世纪三十年代,杜尔伯特部出现了一位卓越的首领——达赖台什,他被部族兄弟们拥立为首领,被认为是四卫拉特的贤哲。由于杰出的政治才能,把四拉特中最弱小的部族,推向了谁也不能轻视的位置。

十六世纪末,东蒙古诸部族频繁攻击卫拉特诸部,迫使卫拉特王公们放弃旧牧地,向西北移动。但北面是喀尔喀阿勒坦汗的领地,东及东南被东蒙古占领,西有哈萨克王公们的截断。达赖台什率特尔格图台吉5万多精兵,舍弃阿尔泰牧场,来到额尔齐斯河中游,成为最早接触俄罗斯人的卫拉特部族。

当俄罗斯人发现塔拉城鄂毕河畔有卫拉特人游牧,已是1596年的事情了。这时的土尔扈特人尚在杜尔伯特人东面的额尔齐斯河上游一带活动。

1607年之后,杜尔伯特人沿额尔齐斯河到亚梅什湖,1608年,达赖台什为首的杜尔伯特部系中的一支沿鄂毕河游牧。这个时期,杜尔伯特部一直在伊施姆河、鄂毕河一带游牧,有时也伸向遥远的托波尔河流域,而鄂毕草原是他们多年放牧的主要牧场。

在达赖台什的率领下,杜尔伯特部二十多年拥有一片宽阔丰美的牧场,很少受到其它外来势力的干扰,稳定的和平环境,使他们很快抚平了战争创伤,而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1616年左右,额尔齐斯河中、上游逐渐形成一个以达赖台什为首的卫拉特人游牧集团。这个团体的主要成员是达赖台什的四个兄弟,土尔扈特部的和•鄂尔勒克、准格尔部的楚琥尔乌巴什。

达赖台什统辖杜尔伯特的30多年里,离东蒙古诸部最远,俄罗斯势力在塔拉以东还比较薄弱,大诺盖汗国衰亡,退到伏尔加河流域。这样,额尔齐斯河与伊施姆河流域的无边草原,便成了杜尔伯特人驰骋的理想天堂

在这个时期,俄罗斯政府派出使团,劝说卫拉特人加入俄国国籍,达赖台什充分施展了他处理外交事务的灵活性,不正式加入俄国国籍,又不明确拒绝加入俄国国籍的可能性。这样,避免了俄罗斯人对他们的侵扰,又可以用西伯利亚诸城市进行有利的贸易。

1637年,卫拉特联军攻入青海,打败綽克图台吉后,达赖台什綽率部返回,当年去世。其部众逐渐被他的哥哥兼并,杜尔伯特部开始衰微。

1670年,噶尔丹执掌了准格尔部统治权,采取了强势手段,1694年,杜尔伯特有人率部投清,定居喀喇沁。

1753年,以三车凌为首的杜尔伯特部在准格尔部的打击下,率部东迁。清政府对内迁的卫拉特王公部众,采取积极的妥善安置,给以救济的政策,对杜尔伯特王公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封车凌为杜尔伯特汗,车凌乌巴什和硕亲王,车凌蒙克为多罗郡王。

1756年,杜尔伯特部伯什阿噶什等率众来投,至此杜尔伯特部所属各部族,除迁往伏尔加河者外,全部归清。

准格尔

1640年9月,在准格尔巴图尔•珲•台吉和喀尔喀札萨克图汗的倡导下,喀尔喀和卫拉特的首领和诺额们在塔尔巴哈台召开会议,会议研究制定了《蒙古—卫拉特法典》,参加会议的诸部首领及诺额在法典的前言中署名。

现在史料中可以确认身份是:

恩振呼图克图

喀尔喀部:札萨克图汗、土谢图汗

卫拉特部:

卫拉特之准格尔:德尼巴图尔•珲•台吉

准格尔:墨尔根岱青,巴图尔•珲•台吉之弟

准格尔:琥尔乌巴什,巴图尔•珲•台吉之弟

卫拉特之杜尔伯特:特岱青和硕齐,达赖台什之子

卫拉特之土尔扈特:和•鄂尔勒克

土尔扈特:书库尔岱青,和•鄂尔勒克之子

土尔扈特:伊勒登,和•鄂尔勒克之子

卫拉特之和硕特:顾实汗

和硕特:昆都仑乌巴什,顾实汗之兄

和硕特:鄂齐尔图台吉,顾实汗之侄

《法典》内容涉及广泛:有宗教、有战俘的遣返、有作战义务、有社会组织、有社会经济、有社会生活、有民事、有刑事诉讼诸方面。对卫拉特而言,《法典》有着很重要的历史地位。

《法典》的制定,缓和了卫拉特与喀尔喀之间的矛盾;维护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拟定了宗教信仰及社会组织、政治经济制度,生活、婚姻、道德规范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巴图尔•珲•台吉执政时期,准格尔部在卫拉特中已经强盛起来,随着土尔扈特远图伏尔加河流域,顾实汗进驻青海,天山北路的广大地域,实际已为准格尔所控制。

然而,中国版图上其它政治割据势力仍处在大动荡、大交替时期,朱明王朝在李自成的农民军的打击下摇摇欲坠,女真人乘农民军不懂经营自己的政权,挥师南下攻入北京。沙俄也乘机进入卫拉特人和喀尔喀人的传统牧场。

巴图尔•珲•台吉痛切地认识到:蒙古诸部之间的长期战争,给蒙古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当他雄踞于卫拉特诸部之首后,积极倡导召开了卫拉特、喀尔喀各部会议,制定了《蒙古——卫拉特法典》。

准格尔人在十七世纪前,一直不重视农业经营,在巴图尔浑台吉执政时期,着重倡导农业,以强制手段迫使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地的维吾尔、内地劫持来的汉人以及俘虏的俄罗斯人进行农业生产。并在和布克赛尔建立定居点。

1650年,向俄罗斯政府提出要求,请其提供了铁匠、木匠、泥水匠。

1652年,向清朝政府提出给他委派木匠、石匠和油漆匠。

经过巴图尔浑台吉的经营,准格尔势力日益壮大,他们所建的定居城镇,成为卫拉特各部系王公,喇嘛和俄国使臣不断来访的场所。

由于此时,中原战乱致使贸易中断,准格尔部族首领为了自身社会的发展,转而加强了同俄罗斯人的联系,改善了同俄国的关系。但同俄罗斯人的友好往来是表面的,俄罗斯人的出发点是:通过和平手段将卫拉特王公和执政者变为俄国臣民,把他们的居住地变成俄国的领土。甚至,让俄国边境当局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力。

在巴图尔浑台吉执政的18年间,俄罗斯派到准格尔的使臣高达17次。但他对俄国的不满情绪突增。1640年10月对使者说:“你(俄罗斯),携带皇上的礼品来我这里,另一方面,却在攻打我的居民”。因此,小规模的边境冲突开始不断发生。

继任者僧格,也秉承父志,抵制着俄罗斯人的扩张。

1670年底,僧格被同父异母兄车臣台吉卓特巴巴图尔所杀。僧格之弟——在西藏学法的噶尔丹返回准噶尔。在僧格旧部和著名首领楚琥尔乌巴什等支持下,与叛军激战,车臣兵败被杀、卓特巴巴图尔率残部外逃。

噶尔丹被确认为新的准格尔首领。

和硕特

十五世纪中期,和硕特部加入卫拉特逐渐强大起来。到十六世纪中期,已取代绰罗斯氏的统治地位,获卫拉特蒙古汗号。

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和硕特出现了一个卓越的首领:图鲁拜琥,大名鼎鼎的顾实汗。不但是和硕特的骄傲,也是整个卫拉特引以为豪的雄鹰。

他十三岁时,便率领悍勇的卫拉特铁骑击败果噶尔和通,即白头回回——维吾尔等信仰伊斯兰的四万部族军队。二十五岁时,喀尔喀和卫拉特发生冲突,他毫不犹豫深入喀尔喀蒙古,调解双方关系。法主东科尔和喀尔喀君臣欣喜之时,赐以顾实尊号。尔后承袭兄之汗位,成为著名首领:顾实汗。

17世纪30年代的青藏高原深受教派冲突的困扰:藏传佛教格鲁派受到噶玛噶举派和藏巴汗的压力,向卫拉特救援。

格鲁派力主求援借兵的是扎什伦布寺法台罗卜藏崔吉坚赞、达赖喇嘛的强佐索诺木群丕勒以及甘丹寺和青海郭隆寺的上层喇嘛。

卫拉特会盟很快作出决定,以顾实汗、和鄂尔勒克及其六子、巴图尔珲台吉、昆都伦乌巴什、车臣汗、阿巴赖、杜尔伯特托音为首的卫拉特大小诺颜议定:供奉达赖喇嘛吧,卫拉特不要约束自己,到最想去的地方去吧。

作为卫拉特的盟主:顾实汗决定亲自出兵,他担心莽撞从事会达不到理想的目的,就化装成信徒,带10人,亲往拉萨了解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顾实汗对青藏地区各教派势力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回到天山牧地,马上组成卫拉特联军,远征青海。

1636年秋,卫拉特联军在伊犁会师南下,途经伊犁、塔里木、海得克,来到青海地边:布隆吉尔,进行休整。1637年初开始为期六年的征讨战争。

1637年正月,卫拉特联军共1万人军、迎击支持红教的绰克图台吉的3万军队,结果绰克图台吉全军覆没。联军消灭了绰克图后,顾实汗有了留牧青海之念头:主要根源是16世纪未以来,卫拉特人的牧场不断受到沙俄、东蒙古、哈萨克贵族、喀尔喀蒙古的挤压、牧场不断萎缩。因此,才有向外扩展牧场之企图。他以丰盛的礼物酬劳势力强劲的准格尔首领巴图尔珲台吉,将女儿阿敏达喇嫁给巴图尔,使巴图尔浑台吉等盟友返回天山牧场。使和硕特顾实汗独占了卫拉特联军的胜利果实。

蒙元之后的西藏,将近三个世纪一直处于内部分裂与争斗之中,终于在和硕特人的胁迫和帮助下完成统一。

第四章 仓央嘉措情歌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传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这首诗象一道雄烈的闪电,击穿了笼罩在圣洁的域高原上空的重重乌云,撕开了一道裂缝,让人们看到了蓝天,看到了蓝天上一道道霞光。撞击了高原上那些因久年战乱而紧闭的灵魂

让人们无法想象:这样匪夷所思的、震撼人心的奇异妙句是怎么构思出来的?显然,这样超凡脱俗的作品不可能诞生在一个普通诗人之手,它属于圣洁而高贵的灵魂——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的美妙诗歌,将把我们的思想带入十七世纪的雪域高原——西藏。

1682年2月25日,西藏卓越的宗教领袖阿旺罗桑嘉措——五世达赖喇嘛在刚建成的布达拉宫与世长辞。拉萨街头却一片宁静,没有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也没有祈祷达赖早日转世,寻访灵童的出世方向。显然,时任西藏最高地方行政长官——第巴:桑结嘉措秘不发丧,图谋专权,欺骗广大僧侣俗众。

15世纪初,宗喀巴经过宗教改革,创立了黄教——格鲁派。格鲁派创立之后,在西藏得到迅速发展,由格鲁派控制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以及扎什伦布寺等寺院的建立,使格鲁派形成庞大的宗教集团,势力远达卫、藏、阿里、康区、安多及蒙古地区,获得广大藏族和蒙古牧民的拥戴,因此,必然受到噶举派的反对和敌视。

1618年,藏巴汗噶玛彭措南杰推翻支持格鲁派的帕竹政权,建立了第悉藏巴地方政权,首府设在日喀则。1621年,其子噶玛丹廻旺波继任,对格鲁派的仇视到了疯狂的地步,武力胁迫禁止格鲁派在拉萨举行法会。但格鲁派已深入藏族社会各个角落,要想消灭它,藏巴汗知道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达到的。他寻求到进入青海,征服了青海蒙藏各部的漠北喀尔喀蒙古七大部首领却图汗。

藏巴汗又联合康区同样仇视格鲁派的白利土司,从东、西、北三个方面攻击格鲁派。面对危局,格鲁派秘密派人向卫拉特盟主顾实汗求援。

卫拉特联军攻入青海后,击败却图汗部,却图汗被杀,随后消灭了白利土司,1642年攻入西藏,歼灭藏巴汗。硕实汗进驻后藏日喀则,卫拉特联军其它各部返回天山牧场。

女真人入关之前,就与格鲁派和顾实汗建立了联系。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就极其重视对蒙古部众的统治。此刻,蒙古民族正处于由原始萨满教向喇嘛教转变的关健时期。支持黄教,顺应民心,成了后金政权对蒙古、西藏诸地区的国策。

顾实汗和达赖喇嘛也需要取得入关之后的大清中央王朝的承认和分封,以确立自己的名份和地位。这样,大清王朝和蒙藏领袖人物在政治上的结合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囊苏喇嘛是第一个到达东北地区的藏族喇嘛。1621年园寂,根据本人遗愿,死后葬在东北,努尔哈赤厚葬了这位普通的西藏喇嘛,说明努尔哈赤具有超常的敏锐的时势洞察力和高超的政治谋略。

1642年,达赖、班禅、顾实汗审时度势,遣使前往盛京。1644年女真入关,定都北京,顺治帝遣使前往西藏问候五世达赖、四世班禅,顾实汗,并在西藏各大教院布施。

1652年,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率蒙藏官吏侍从三千余人,赴京觐见,次年抵京,受到隆重的接待,获得丰厚官赐。随后,赐给五世达赖封号“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著通瓦赤喇怛喇达喇嘛”,那是刻有满、藏、蒙、汉四种文字的金册。

顺治帝对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的册封,是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表达了西藏宗教界对中央政府的认可,也是西藏僧俗民众对中央王朝的归附。虽然,达赖喇嘛的称号之前已有,但那是蒙古一个部落汗王所赠的封号,而顺治帝代表的是一个国家。

五世达赖喇嘛受册封后,地位和声望大为提高,号召力远及藏族各地区。于是:卫、藏、甘、青、川、康区等地方政教上层纷纷内附。

这就引出了“达赖喇嘛”称号的由缘,索南嘉措为了对付反格鲁派势力,巩固既得权势,以交结土默特蒙古贵族和明王朝的支持,1576年,受土默特首领俺答汗邀请到青海讲经,1578年,俺答汗赠予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 的尊号,表示对索南嘉措的敬重。随后,索南嘉措就定为第三世达赖喇嘛,追认根敦主巴为第一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为第二世达赖喇嘛。

格鲁派达赖传承谱系出现并形成:

第一世达赖喇嘛:根敦主巴(宗喀巴弟子)

第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

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蒙古土默特首领俺答汗赠封号:达赖之名出现并开始传承)

第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唯一蒙古族达赖喇嘛)

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年)

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1683年—1706年)、益西嘉措(为拉藏汗另立,但拉萨三大寺上层不承认,又寻得格桑嘉措,被清廷承认)

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1707年-1757年)

第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1757-1804年)

第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1804-1816年)

第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1816-1837年)

第十一世达赖喇嘛:克主嘉措(1837-1855年)

第十二世达赖喇嘛:陈烈嘉措(1855-1875年)

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丹嘉措(1875-1933年)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俗名:拉木登珠(1933年-至今,叛乱后逃亡到印度

话题到此,引出了西藏宗教教派的诞生与形成。公元七世纪,佛教传入吐蕃,在王室的支持下,有了较大发展。九世纪中期达玛“禁佛运动”使佛教蛰伏了一个多世纪,直到十世纪后半叶,佛教势力重新抬头。

十一世纪中期到十三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从西向东兴起,并产生出众多教派。初期是宁玛派,噶当派,以宣扬佛法为主,没有形成政治势力;跟随着是萨迦派、噶举派、以及夏鲁派(沙鲁派),直到十五世纪,出现了格鲁派。

宁玛派,是各教派中诞生最早的一派,以传承并弘扬吐蕃时期所译的密笈为主,因宁玛僧人习惯戴红色僧帽,故俗称的红帽派。代表寺院是拉萨南部的多吉扎寺,山南的敏珠林寺,四川德格的竹庆寺等。

噶当派,该派倡导用佛语诱导人接受佛教的道理,宣扬善恶报应,因果轮回,格鲁派在此教义上发展起来后,又渐渐消失,故称旧黄教。

萨迦派,萨迦派教义的核心是“道果法”,一个修法的人,只有断除一切“烦恼”而获得佛教所说的“一切智”,才能达到“涅槃”之境界。因该派寺院墙上刷着红、白、兰三色条纹,俗称花教。

噶举派,是一个重视口传的教派,噶举派注重秘法的修炼学习,并通过口耳相传教法的传承方式。因该派僧人都要穿白色僧裙,故俗称白教。它有两个传承体系:其一,以日喀则南木林县的雄雄寺为根本道场的称为香巴噶举;其二,以山南朗县的岗布寺为主寺的称达波噶举。后来普巴噶举势力表微,融入达波噶举,现在提到的噶举派,基本上是达波噶举,又分为四大支系:噶玛噶举派,帕竹噶举派,拔戎噶举派和桑巴噶举派。这个教派起初是西藏宗教中最强的派别,活佛传世制度是该教派确定的。

格鲁派,诞生于十五世纪的宗喀巴时代。

藏传佛教后弘期到宗喀巴时代,西藏出现众多教派,各个教派以寺院为据点,依靠僧众、俗徒的拥戴而树立旗帜。有些教派得到政治权势的支持或与地方政治集团合流,建立政教合一体制,如萨迦派,噶举派。不但成为一方显贵或受到元、明皇帝分封赏赐,煊赫一时,致使戒律废驰,僧人腐化。涉及权力分配,又互相倾轧争斗,给人民造成苦难。而另一些以宗教活动为主的教派,不问世俗政治,仅靠本派信徒布施维持、如宁玛派、噶当派,而陷入式微。

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规定弟子严肃戒律,并与其它教派区别,戴黄色僧帽,故称黄教。他大力宣传小乘、大乘、显教、密教的戒律,提倡僧人不分显密,都必须严格遵守戒律,提倡僧人不干预世俗事务,不能娶妻生子……一心学法。因此,宗喀巴的宗教改革是现在佛教信徒的立场上,以维持佛教的尊严、社会影响和僧人的名誉地位、针对其它教派中那些享有特权、占有农奴、追逐利禄、生活奢靡、虐害民众的僧人在社会上引起的强烈不满而进行的。所以,他的改革能够顺利进行,迅速发展。

格鲁派的兴起,受到明朝中央的重视,1408年和1413年两次派使者延请宗喀巴大师进京。宗喀巴遣其大弟子驿迦也矢为代表进京觐见。

1419年,宗喀巴圆寂后,弟子们采取了噶玛派推行的活佛转世制度,他的众多弟子转世系统中,主要有达赖喇嘛系和班禅喇嘛系两个系统。其中达赖系较为重要,明朝中央曾册封宗南嘉措为朵尔只唱,并赐给敕命、印信。这是达赖喇嘛最早接受中央的正式封号、为后世大清中央政府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中央政府册封制度。

在雪域高原,几千年间藏文化的文明衍进中,出现过几次文明发展的高潮时期。第一次是松赞干布的吐蕃王朝时期,这是第一个统一了西藏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为了让藏区长治久安,结束数百年间吐蕃各部族分裂割据、原始宗教派系混乱而引起的部落战乱的局面,建立发展藏民族统一的文化和思想支柱,引入佛教并在拉萨修建大、小昭寺等寺院。使佛教在吐蕃传播和发展,而且成为汉、藏、蒙等兄弟民族关系的纽带,所起的历史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可以说:松赞干布,为了统一民族及部族贵族们的思想,而引入了佛教。

公元815年,墀祖德赞在位之初,大兴佛寺,令每七户个属民赡养一名僧人,严惩反对者,引起臣民不满造成社会经济处于停滞不前的窘迫状态。

达玛赞普即位后,推行政治改革,其中一项主要措施就是:毁佛灭法,封闭全境所有寺院,修佛法者受到摧残,其本意在于解放生产力,以增加日益空匮的国库收入。但他的形为激起宗教势力,奴隶主贵族的仇恨,被佛教徒暗杀。

经过达玛灭佛运动之后,佛教在西藏沉寂了一个多世纪,到十世纪后半叶,佛教势力又重新抬头,一些僧人在卫藏地区传授佛法,标志着佛教在西藏的复兴,史称:下路弘传(下路弘法)。同时,古格王朝首领益西沃资助僧人赴印度学经,也请印度高僧阿底峡来藏传法,藏传佛教将阿底峡从阿里到西藏的传法过程,称为“上路弘法”。

阿底峡到达西藏后,对教理、修持的系统化、规范化起了不小的作用,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他没有将佛教统一起来,使西藏佛教出现混乱,诞生了林林总总的宗教派别。造成后来几百年间宗教势力不同派别之间严重的对立及冲突,致使部族争战不断。

1247年,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会见蒙古阔端王,议定西藏归入蒙古汗国之事。——著名的“凉州会晤”,萨班向西藏各地僧俗首领发出公开的《萨班致蕃人书》,很快被西藏各界所接受,西藏正式归入蒙古汗国,结束了四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在窝阔台汗次子阔端开始,经蒙哥汗、忽必烈汗等几代汗王的治理下,西藏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得到发展。蒙元蒙古政权退出中原之后,朱明王朝对西藏的治理,实际是对元朝的历史传承。

明末清初、西藏又陷入宗教教派争斗的混乱状态,各个教派都在寻求自己的政治势力,这本没有什么可以非议的。但是,如果闹分裂、投敌、叛国就无法让民众以及政府所能容忍了。六世班禅圆寂后,乾隆皇帝派特使护送六世班禅灵柩返回扎什伦布寺。班禅入京时,乾隆和诸王公大臣曾赠送了大量金银、珠宝等珍贵礼品。也一并带回西藏。班禅有两个兄长,一个是扎什伦布寺总管仲巴呼图克图,另一个是噶玛噶举派(红帽系)十世活佛:却朱嘉措(沙玛尔巴),却朱嘉措因没有分到财物,便前往尼泊尔,唆使廓尔喀人入侵西藏。

廓尔喀雇佣军在历史上很著名。是指在一些国家受雇当兵的尼泊尔籍士兵。他们以忠诚、勇敢、善战而著称。廓尔喀是尼泊尔北部山区一个县的名称,是沙阿王朝的发祥地。

1788年廓尔喀突然入侵西藏,占领了济咙,聂格木、宗喀、绒夏四宗。西藏地方政府出兵抵抗、藏兵却望风披靡,清廷决计出兵,派理藩院侍郎巴忠赴藏,因巴忠无心打仗,谈判的结果是藏方许给廓尔喀付赠赎金三百秤银子,作为地租赔偿廓尔喀退兵。史称:第一次廓尔喀战争。

1791年7月,廓尔喀以西藏地方不履行和约为名,一万八千名廓尔喀军队越过聂格木,直赴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被洗劫一空。1792年2月,清廷派大军进驻拉萨,收复失地,向廓尔喀境内发起攻击,攻入敌方首都阳布(今加德满都)廓尔喀人臣服。

挑起战祸的却朱嘉措虽畏罪自杀,乾隆帝仍降旨将却朱嘉措的骨殖分挂在前、后藏及康区各大寺院,以儆后来不顾国家民族利益的叛国者。同时,特诏禁止红帽系活佛系统的转世。从此,蒙元贵族扶植起来的噶玛噶举派红帽系至此绝嗣。并将以羊八井寺为首的全部寺院及所属土地牧场等查抄充公,红帽系喇嘛勒令改宗格鲁派。

体现了乾隆帝对藏传佛教领袖人物的一贯政策,奉教守法者,加以恩遇,对教派中的败类,则名典刑,决不袒护。西藏从归附蒙元政权后统一了近百年,进入明代中期又进入分裂割据状态,以五世达赖邀请卫拉特蒙古联军进入藏区统一西藏区,又归附于大清帝国,进入第三次统一。

当初,松赞干布引入佛教,是为了吐蕃王朝西藏的思想统一,长治久安,结果却事于愿违,千百年来,由于宗教教派的争斗,却让西藏经常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如果说西藏的第一次统一是松赞干布努力的结果,尔后的近千年,藏区没有诞生过这样强势的政治家,西藏的第二次统一是在蒙藏贵族势力合作下完成的,西藏的第三次统一更是在卫拉特蒙古人和大清帝国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

这些,让有一点政治智慧的人,就能从仓央嘉措的遭遇中得到答案。

西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实际是一个宗教和世俗政权互相胁迫和绑架的过程。最著名的莫过于五世达赖辞世时,第五任第巴桑结嘉措却匿丧不报,又暗助噶尔丹东侵,康熙帝从俘获的藏人中才得知道五世达赖喇嘛已圆寂了十五年之久。清帝大怒,致书严厉斥责。桑结嘉措慑于清廷,派人寻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作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他就是闻名一世的藏族浪漫诗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生于1683年,父母是西藏南部门隅宇松地区的农奴。他虽生活在农村,却聪慧异常,才智过人,身材修长,举止潇洒,眉清目秀,气宇轩昂,使无数美丽的姑娘一见倾心。仓央嘉措风流倜傥,极富文采,擅于诗歌。

1697年,仓央嘉措被选定为六世达赖灵童后,从门隅迎至拉萨。途中拜五世班禅为师,受沙弥戒。10月25日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

年青的仓央嘉措虽身居西藏政教首领之位,却不能掌握实权,演变成西藏第巴:桑结嘉措应付康熙皇帝的傀儡。仓央嘉措开始经学佛典,却无意在佛学上有所造诣。,他就产生了走出寺院的念头,在塔坚乃的指引下,化名荡桑汪波微服于拉萨街头。

在布达拉宫下的居民点,他相识了美丽异常的少女仁珍旺姆。这位美丽的藏族姑娘并不知道荡桑汪波就是活菩萨:仓央嘉措。见他少年英俊、风姿翩翩、难以隐藏心里的爱意之情。仓央嘉措对天仙般的仁珍旺姆、同样也沉浸于情恋之中。当他猛想起那些佛教的清规戒律,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在诗里写道:

接受了她的爱。

我却牺牲了佛缘。

若毅然入山修行,

又违背了她的心愿。

思想斗争的结果,荡桑汪波选择了爱情,1703年,年满20岁的仓央嘉措回绝了赶来为他授比丘戒的五世班禅。回访五世班禅时,正式向班禅回了他过去所受的沙弥戒。让权臣桑结嘉措、拉藏汗以及三大寺的堪布十分难堪,纷纷赶到扎什伦寺,劝他不要这样做。都未能使坚定选择浪漫生活的“活佛”仓央嘉措回心转意,他经常微服在拉萨的居民当中,接触了许多歌手和女友,常往来于仁珍旺姆家中,在这些下等人的社会里,使他的生活变得丰富,写出了大量动人的爱情诗歌。

仓央嘉措究竟写了多少诗,没有人能够说清楚,现流行在西藏民间的不下几万言。有些说六世达赖所作诗歌不到百首,流传至今已达数万言,说明了藏族民众对他的爱戴和敬仰。

1701年,蒙古人在西藏的统治者达赖汗逝世,其子拉藏汗继汗位。政治强人拉藏汗对专权的桑结嘉措十分不满,关系日益紧张。1705年7月爆发蒙藏两个权力集团的军事冲突,桑结嘉措兵败被杀。

拉藏汗派人赴京向康熙帝报告桑结嘉措的谋反经过,又进奏说六世达赖是桑结嘉措立的假达赖,请清廷予以“废立”。康熙帝出于对西藏安定的考虑,同意将仓央嘉措“执献京师”。

1706年五月初一,拉藏汗拘捕了六世达赖喇嘛。六月二十七日,六世达赖被押送北京,仓央嘉措被解送的消息传出后,在西藏引起极大震惊,广大僧俗民众悲愤相告,发誓要夺回他们的法王达赖。当押送仓央嘉措的蒙古卫队路过哲蚌寺时,被埋伏的武装喇嘛突然袭劫,六世达赖被劫回;安置在寺院内。

拉藏汗得此消息、立即率兵前往,包围了哲蚌寺,决心不惜代价,夺回六世达赖,与武装的喇嘛激战三个昼,双方牺牲惨重。

仓央嘉措看到为他战死的众僧,在战斗处于难分难解之际,他果断下山,蒙古兵退出战斗。这位年青的宗教领袖与上千名喇嘛挥泪告别,一步一步走向拉藏汗为他设置的政治陷井,就在他下山的那一刻,伟大的人格魅力被定格在西藏的僧俗民众心目之中。据传,当拉藏汗押送仓央嘉措至青海湖畔时,拉藏汗最终谋害了六世达赖,时年仅24岁。

六世达赖不是政治家,仅仅是一位宗教领袖。更是一位天才的歌者,他用诗歌告诉世人西藏在宗教教派的冲突中,那些普通僧俗民众和世俗现实的精神世界。

仓央嘉措虽是被桑结嘉措强立为六世达赖喇嘛,但他却能深入到普通的世俗民众的生活里,用自己的诗歌向世人畅开了心扉,被西藏的僧俗各界所接受,被西藏民众所爱戴。他的作品至今仍为全体藏族民众所传诵,也受到其它兄弟民族的普通民众的喜爱。

拉藏汗的逆世行为,也引起西藏蒙藏各族上层的不满,被他强行所立的益西嘉措,未能被拉萨三大寺上层所接受,便又在理塘觅得幼童格桑嘉措,被清廷正式册封。

这样,在藏族历史上,就出现了三位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益西嘉措和格桑嘉措。但西藏民众皆认为格桑嘉措是继六世仓央嘉措之后的达赖喇嘛,依照次序应为第七世达赖喇嘛。因此,在格桑嘉措圆寂后,其转世灵童强白嘉措就被乾隆帝认定为第八世达赖喇嘛。

当拉藏汗与三大寺上层喇嘛及青海蒙古王公们因拥立达赖问题而处于对立时,被准格尔首领策旺阿拉布坦寻找到下手的机会,1716年底,准格尔人进军西藏,拉藏汗兵败被杀。至此,和硕特蒙古部在西藏的统治宣告结束。

1721年,清廷废除了由蒙古汗王和达赖喇嘛的弟巴在西藏联合掌政之体制,建立了由僧俗贵族联合掌政的噶伦制。由清廷中央政府规定西藏各级官员,安定了西藏的社会秩序。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从而使西藏融入了清廷社会,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宗教教派和宗教与地方世俗政府的政治斗争是残酷和复杂的,仅喇嘛和西藏第巴首领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多位喇嘛不到三十岁就因很多不被世人所知的原因而辞世,说明了宗教和政治结合的残酷。

活佛转世制度已经流行多年,历史上究竟产生过多少个活佛以及喇嘛,普通人已经无法知晓了,但是,一些特殊的宗教人物,还是被后世的人们所牢记:索南嘉措、阿旺罗桑嘉措、仓央嘉措以及却朱嘉措和。前面的三个是因为他们为了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利益,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而不丧失宗教领袖的责任。后面的一个却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灵魂永远不可能被超度。宗喀巴,创立黄教:大力宣传小乘、大乘、显教、密教的戒律,提倡僧人不分显密,都必须严格遵守戒律,提倡僧人不干预世俗事务,不能娶妻生子……一心学法。但十四世达赖作为宗喀巴的直系传承者,却叛离祖国,叛离西藏世俗民众,早已被祖国和人民被抛弃,还有什么脸面和资格,继续披着宗教领袖的外衣,到处招摇撞骗?

今天,西藏民众没有把他的头颅和骨头挂在各大寺院,以警示后者,说明对他已经够宽容了。叛国者走到哪里都会被人们所唾弃。

多年的宗教教派之间、宗教领袖与世谷贵族的互相争斗,使那些宗教部族强势人物和智慧目光已被仇恨所蒙蔽,对时势发展的政治嗅觉变得异常,那么部族的前途和命运就必然会陷入泥泞的困途。

1624年,葡萄牙人德•安瑞特以传教为名,从印度窜入西藏阿里;

1627年,又是葡萄牙人凯塞拉和凯勃热尔从印度潜入日喀则;

1661年,格儒佩,道维尔从北京,经西宁进入西藏拉萨。而后,又从聂拉木出境,被视为横穿中国大陆到达印度的第一批欧洲人;

1715年,德悉德利从拉达克潜入西藏;

欧洲传教土在西藏及拉萨的渗透活动,断断续续进行了四十年,中国的宗教领袖和世俗贵族为两个六世达赖喇嘛正统归属之争,陷入报复混乱的时期,西方列强已经在印度,为入侵中国而磨刀霍霍,北方俄罗斯人的魔爪也不断伸向中国喀尔喀蒙古人、卫拉特蒙古人的传统牧场。显然,英国人入侵西藏的序幕被开了。

我愿知晓你的愿望,

坐在月光里的妹妹

是否你长发已改变了秩序,

是否我该用枯坐代替断肠。

禅定

寂静无语

可一百次的转世

你仍旧会看见我打马徐行

而我也注定见你

面庞上眨着玛吉阿米的眼睛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53531/

哈斯腾高勒(二)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