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护路情

2011-07-13 16:35 作者:冉愈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不好了,垮岩了,砸倒人了!”

2011年6月19日上午10点,位于重庆市石柱县下路镇百合村桃阳组小垭口的公路上,“轰隆”一声巨响之后,不远处有人惊呼!

附近村民闻声赶到,只见数十方岩石阻断公路,一个男子被压在乱石堆中,血流一片,一旁是被砸烂的摩托车和粉碎的安全帽。好心的村民们慌忙扒开乱石,扶起血肉模糊、死人一般毫无生息的伤者,不禁一愣:“这不是养路工徐木群么?”

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样的好人,怎么会遭此厄运?

伤者正是石柱县公路管理局下路道班班长徐木群。原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6月18日,星期六,石柱境内大如注,山洪暴发,不少路段出现山体垮塌。为了保证公路畅通,作为一班之长的徐木群身先士卒,不顾双休日,带领全班工友战斗在所养路段,排险情,清塌方,繁忙一天,晚上8点多他才疲惫地回到家中。19日是星期天,本该在家休息的徐木群想到大雨过后,公路塌方可能随时发生,凌晨5点多,人们还在睡中,他便带上工具,连早饭都没吃,骑上摩托独自向所养路段驶去。一路上,他不断下车搬石头、清淤泥……汗流浃背……

上午10点,饥肠辘辘的徐木群来到小垭口,路边商店熟悉的乡邻打招呼,他也顾不得停留,匆匆往前赶。前面是百米峡道,两边悬崖十丈,乱石临空,他要穿过峡道往前,查看路况。不料,就在峡道中,意外发生了:右边岩顶岩石突然垮下,徐木群猝不及防,连人带车遭灭顶之灾……

修桥护路,行善积德,养路工徐木群竟在抢险护路途中惨遭不幸,老天不公啊!

42岁的徐木群是养路工的儿子。父亲徐少成养路30多年,1986年退休后,徐木群接过父亲的衣钵,从此与公路结下不解之缘,一干就是25年;从渔池道班到悦来道班,2001年调到下路道班;从普通养路工到原始记录员,2010年被提拔为班长。25年多来,徐木群以路为家,起早贪黑,风餐露宿,岗敬业,一丝不苟。他所在的下路道班,养护的渝建路石柱下路镇至丰都县江池镇27。5公里路段,属县际交通干线,车来车往,沿线山势陡峭,地质结构复杂,以风化页岩为主,容易垮塌,是全县公路养护的险要路段。徐木群敢啃硬骨头、打硬仗。自他调任下路道班原始记录员10年多来,该班连续9年被县公路局评为先进集体,他连续5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9年,该班荣获市级“工人先锋号”。

当上班长后,徐木群勇挑重担,将班内最艰巨、最危险的5公里路段分由自己承包养护。他以身作则,为了保障公路畅通,忘记双休节假日,排危抢险时,更是以继日地奋战,忙不过来时,就让老婆和年迈的父亲上路突击。除了高标准完成自己的养护任务,他主持全班管理工作,督促检查职工养护路段的质量进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徐木群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赢得全县公路系统干部职工及公路沿线村民的交口称赞!

从乱石中救岀徐木群,人们惊喜地发现他居然还有呼吸。于是,大家忙碌起来,打电话联系救护车及其家属、同事和领导,为他找拢断在一旁的脚趾,为他洗脸喂水,呼唤他的名字试图叫醒他……

很快,“120”来了,家属和县公路局的领导来了。徐木群被火速送到石柱县医院。无奈伤势太重,在迅速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后,只好立即转往重庆……徐木群的事迹和伤势,得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的高度重视,权威专家、权威护理,最好的药物、最快的速度,一个由倪卫东教授领衔组长的救治小组很快组成,投入紧张施救……

经会诊:徐木群右脚掌粉碎、右髁骨粉碎开放性骨折、脑挫裂、肛门破裂、盆骨粉碎性骨折……救治方案很快确立:右脚掌截肢、髁骨盆骨复位固定、创面填充、脚背植皮、输血……专家亲自主持,救治措施环环科学实施……

3天后,6月21日,徐木群终于醒来了,脱离生命危险。医生、护士、领导和同事们,欣喜地围近病床,只见他微睁双眼,张口说岀第一句话:“堆在路上的还有两车泥石要推岀去,斗车呢?我怎么睡在这个车上?”妻子含泪告诉他,这里是重庆大医院,你伤很重。

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放不下的,是公路塌方与斗车,这便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养路工朴实的胸怀!

伟大出自平凡。听到昏死3天的徐木群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大家潸然泪下……

徐木群抢险负伤的消息很快传开。伤势严重,医费昂贵,家庭困难,县公路局热切关心,局工会积极奔走呼吁,全局职工2天内为他捐款8000多元送去医院,远在福建、浙江打工谋生的5名家乡农民工听到消息,毅然赶回重庆为之献血……

随着伤情逐渐好转,徐木群每天问道的仍是公路、塌方、抢险和班上同事们的情况,守护身边的妻子和局工会的同事反复安慰他:你不用担心,安心养伤,你的班组不会落后。

采访将要结束,公路局工会领导和记者展转来到县城南角,在一片低矮的居民小区找到徐木群的家。敲开门,2间共不足30平方米的陈旧小屋,有些临乱清冷;这是2年前为方便2个孩子上中学而租用的,每天清晨,徐木群就从这里出发,骑摩托去10公里外养路,傍晚返回,无业的妻子终日守家关照孩子。我们进屋,只见徐木群的父亲和一女一儿2个孩子在家;见来人,爷孙三人很是热情。提及徐木群,76岁的退休老道工徐少成忧虑地说:“木群遭了,万一不行,我就顶上去,总不能影响公路质量和道班工作。”上高一的女儿带着眼泪说:“那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了,叫我们早点起来读书,他饭都没吃就出门了,哪晓得会这样,不知怎么办……”

走出徐木群家门,一路的县公路局工会主席陶明生不无感慨地说:“父亲退下儿子接,儿子遭了父亲上;默默无闻地奉献,不声不响地遭灾;感天动地护路情,这难道不是我们养路工的伟大精神!”

转出小区胡同,太阳偏西。一路上我们想,徐木群虽不是共产党员,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前开展的“创先争先”活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宗旨。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33407/

护路情的评论 (共 1 条)

  • 乐之云墨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