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一种情怀叫“露天电影”

2019-01-19 12:04 作者:岁月无痕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故乡尚未通电,家里唯一值钱的家用电器就是“手电筒”了,村里谁家要是有一台收音机,那就是珍贵的奢侈品了,晚上要把音量调至最大一档,希望全村人都能够听到。因此,到大队小学前的操场上看露天电影是那个时代农民难得的精神享受,也是那个时代人们难以忘怀的一道珍贵记忆

当时,每个公社都有一套电影放映设备,还有三四个专职放电影的人。那时候,放电影是个“技术活”,电影放映员需要懂得如何把放映机、柴油发电机、大喇叭用各种各样的电线连接起来,要懂得如何开机放映、调节镜头焦距。放映前还需要用一个固定在桌子边上的架子,以手摇的方式把别人放过的胶片用一个空盘片把它们一个个倒一遍,俗称“倒带”。由于柴油发电机电压不稳定,电影胶片还经常放着放着就被扯断,放映员还要知道如何用胶水把断了的胶片粘接好。每次在粘接被撕扯断了的胶片时,放映员都要把被撕扯坏了的一小段剪掉,因此,一部电影放的次数多了,中间往往有很多镜头不连贯,但这并不会影响村里人对电影的热情。

那时候的电影放映员不用到生产队干活,挣的工分是按照村里的最高分来记,公社每个月还给点零花钱,到哪个大队放电影,队里都要派人接送,还要好吃好喝好招待,虽然不是吃国家粮,但在当时也算是个肥差事了,村里的漂亮姑娘对电影放映员都要高看一眼,甚至还有供销社、学校吃国家粮的姑娘对他们暗送秋波。

那时候,电影不多,电影胶片一个县只有一套,下来后首先当然是在县城的电影院放,等县里没人看了,再到各个公社轮流放。公社放电影时需要放映员到县里去拿,放映队称之为“跑片”,所以当晚放什么电影放映员也要等拿到片后才知道。记得当时看的电影有《小兵张嘎》、《雷锋》、《渡江侦察记》、《地雷战》、《地道战》、《闪闪的红星》、《上甘岭》、《英雄儿女》、《华山救母》、《刘三姐》等等,而且经常是这些片来回放,《小兵张嘎》就看了很多次。

那时候,别说机动车,村里连辆自行车都没有,每次轮到哪个大队放电影,队长便会派人去公社接,农民称之为“接电影”。这接电影可是一个美差,去接电影的人这一天就不用下地干活了,而且还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放映的是什么影片,回来可以当新闻播放,还有机会与电影放映员套套近乎,亲手摸摸那难得一见的电影放映机,晚上还可以坐在放映机旁看电影。当然,这差事也不轻松,全套电影放映设备除了放映机、幕布、大喇叭、电影胶片、电线、工具箱之外,还有一个笨重的柴油发电机和一桶柴油。从公社到大队,近一点的两三公里,远一点的二三十公里,要把这些东西搬回来绝对是个力气活,所以队长一般都是派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去。

放映员被接到大队后,大队干部可不敢怠慢,一般都会在大队部为他们摆个“接风宴”,大队干部亲自作陪,顺便自己也可以打个牙祭。在未见过多少世面的农民眼里,陪电影放映员吃饭可是一件荣耀的事情。为了显示热情,让放映员以后多到自己大队放电影,放映结束,还要为放映员准备一些米酒、糍粑之类的宵,第二天再安排壮小伙把行头送回公社。(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时候,农民看场露天电影如同过节一般。如果哪天队里要放电影的话,大人们会提早收工回家做晚饭,饭后早早地赶到小操场,以便占据一个有利位置。不到天黑,小小的操场便挤满了人。小孩们在人群中往来穿梭、嬉笑打闹,老人们挥动着手中的大蒲扇,叼着长烟杆吧嗒吧嗒抽着呛人的旱烟,姑娘们三五成群地窃窃私语,小伙们在操场边一边抽着自卷的“喇叭筒”,一边高谈阔论,一派热闹气氛。

等放映员在小操场边竖起两根竹竿把幕布挂上,在操场中间把机器架好,电线接好,柴油发电机摇着,喇叭一响, 强烈的光柱往幕布上一投射,大家便纷纷找自己的位置。附近的人自带板凳,他们可以舒舒服服地围着放映机坐着看;家离得远来得早的,随便找块石头垫在屁股底下,坐在距离幕布最近的地方看;大部分人只能站着看;小孩看不到,骑在爸的脖子上看;也有那来迟了没地方站的,跑到幕布的后面去看,尽管看到的人都是反的,但我们一点都不介意。

放映机两边是大队干部的专座,接电影的人也可以挨着放映机坐,惹得别人投去羡慕妒忌的目光。小孩也特别想挤到放映机跟前,看一看、摸一摸那神奇的电影放映机。另外,放映机里有一个灯泡,只有一面有一个圆形小孔透光,其它地方都涂成了银色,这个灯泡用不了多久就烧了,放映员经常要更换,我们都希望得到放映员换下来的灯泡当玩具。放映员每次用胶水粘接胶片时剪下来的胶片上有一个挨一个的人像,晚上用手电筒对着胶片照,可以在墙上映出一个个清晰的静态图像,这些剪下来的胶片也是我们寐以求的玩具。因一个放映员追我们班一个同学的姐姐,那个同学有幸得到一段,每次他拿出来玩都让我们羡慕不已。但只要我们往放映机跟前凑,队长就瞪着“牛眼”,把我们训斥一顿,吓得我们不敢靠近。

放映前,大队长照例要对着话筒讲几句话,说一说当前的国家形势,通报一下队里的生产情况,提出新的要求,歌颂伟大领袖,感谢电影放映员。然后,电影便正式开映了,一般在正片放映前还会有一小段普及农业知识的小短片。

“露天电影”是我国生活极度贫困,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产物。那时候,农村人精神生活无比单调,为了节约煤油,有月亮的晚上,每人搬个小板凳聚在晒谷场一起聊聊天、吹吹牛,没有月亮的时候,吃完饭就只能早早地上床睡觉。露天电影成了那个时代难得的精神牙祭,同时也给村里人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随着露天电影的放映,人们追求美的意识被激发,尤其是农村年轻的姑娘小伙,纷纷模仿电影中男女的穿着打扮,服装逐渐摆脱了过去的“蓝黑”两色,款式也渐渐变得多样化,青年男女的发型也开始变得洋气。电影中有趣的台词也时常被青年男女恰到好处地用在日常对话中,“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天来了,天还会远吗?”……一系列经典台词经常从年轻男女嘴里脱口而出。当年的电影插曲也很快被年轻男女学会传唱,《北风那个吹》、《妹妹找哥泪花流》、《唱支山歌给党听》、《我的祖国》、《怀念战友》、《英雄战歌》、《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绣红旗》等经典歌曲伴随着几代人的欢笑与泪水、情忧愁,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会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电影《刘三姐》了,放映的那天人山人海,连小操场边的树上都爬满了人。第二天,村里的山上、水稻田里便传来了电影里刘三姐唱的山歌。

那时候,露天电影不仅填补了农村人的精神空白,而且还是山里农民朋友们约会、相聚的好机会。城里相恋的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可以经常相约着去逛公园,去电影院看电影。农村人没那么浪漫,也没有浪漫的场所,找对象往往是通过媒人的介绍,事先两人可能连面都没见过,因此,看露天电影是年轻男女相互见面、相互交流、增进了解的最好机会。当时一听说在哪个大队放电影,就会有一群其它大队的未婚男青年收工后赶去,尽管电影可能都看好几遍了,也不辞辛苦,为的是去看看有没有中意的姑娘。因为此事,两个大队的年轻小伙打架也是常有的事。

改革开放以后,原来的“公社、大队”又改成了“乡、村”,上初中那年,乡里在大礼堂里安装上了一排排座椅,把大礼堂改成了一个电影院,看电影需要买票入场。记得电影院刚开业时便放映风靡全国的《少林寺》,尽管看一场要花五分钱买票,连着放映好几天,场场都爆满,以至于电影院前面的小广场上天天人满为患,附近的农民还从中发现了商机,在乡场上摆起了小摊卖花生瓜子、油糍粑、米豆腐之类的小吃,发了一把小财。当时我们身上没钱,但被电影院里传出的武打声以及《牧羊曲》那优美的歌声挠的心里直痒痒。终于有一天,我们找到一根竹竿架在礼堂侧面的墙上,然后顺着竹竿爬到了礼堂的墙头,趴在墙头上看了一场免费的《少林寺》,从此同学中便有人模仿李连杰练起了武功,并且在课间休息或晚上躲到学校后面的树林里切磋武艺。

从此以后,村里免费的露天电影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村里有钱人娶亲嫁女、生娃祝寿时花钱去乡里请来电影放映队在自家的场院上放,让村里人和亲朋好友一起乐呵乐呵。再后来,村里终于通上电了,电视机、VCD机开始走进了农民家里,农民们不用花钱便能看上电视、电影,于是乡里的电影院在火爆了一两年后终于“无疾而终”,最后不得不关门歇业,乡里的电影放映队也跟着不得不解散,原来到处吃香喝辣的电影放映员也不得不随南下大军一起到广东谋生。

尽管露天电影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消失了,但露天电影接地气、通人气,它丰富了农村人的生活,填补了农村人的精神空白,值得怀念。那段时光,露天电影是我们70年代农村人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码电影已经取代了过去的胶片电影,老式的电影胶片和胶片放映机需要到电影博物馆才能找到,如今想看电影随时可以买张票走进舒适的电影院,十分方便,可总觉得少了一些过去在农村看露天电影的味道。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yigpkqf.html

有一种情怀叫“露天电影”的评论 (共 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