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城乡二重奏

2010-11-23 09:03 作者:常进才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城乡二重奏

常进才

到了该启程上班的时候,却迟迟赖在床上不起来。大晴天还好一点,尤其是大纷飞、天寒地冻的凌晨,睁眼一看窗外天地一片不白茫茫,再看表,眼看就要错过早餐时间,就要跟不上单位点名违反劳动纪律了,却仍是对热乎乎的被窝恋恋不舍,似乎起床是什么重大决策一般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就是最终痛下决心,起来了,洗洗涮涮,也很勉强,从内心讲也很不情愿,有一阵子不舒坦。这些情况,想必上班一族都不陌生,都是司空见惯的。

每每这时候,我就心想,当一个工薪阶层真是不美气,还不如当个农民,时间观念不强,种二亩地,上地干农活早一点晚一点的都无所谓,天可以不上地,睡觉,哪像当个工人,当个职员,不论刮风下雨,晚去一会儿都不行,除非星期天,除非你请假,多不自由自在!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回想起来,我也没当几天工薪阶层,没住多长时间城市,没逛几年公园。十年前,仿佛是弹指一挥间,仿佛还是昨天,我还是一个以种地为职业的典型的地地道道的农民,在田间地头活跃着,忙碌着,挑挑担担,汗流浃背。

小时候,我家就住在山区的小村庄。下学后,又接着在农村劳动多年。我生活的小山村,正像多年来人们印象中的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晴天灰头土脸,雨天浑身泥巴,晚上住的是土窑洞,一日三餐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破破烂烂,长到二十岁还不知道啥是衬衣、秋衣,一年四季也根本就不讲究没穿过那玩意儿,几乎更没有进城闲逛的机会。成天吃不饱穿不暖,腰里没有货,愁眉苦脸,哪有闲情逸致逛城市花花世界!

十八岁那年春天,我软磨硬蹭,随一个看牙科的同学第一回逛登封城。初见城市,从没有见过这么多人,这么多楼,这么多车,熙熙攘攘,你来我往,真是热闹。尤其令人难忘的是平生第一次进饭馆由同学掏钱吃了一碗烩面,味道真是鲜美,吃完好长时间了舌头上嘴里那种美滋滋的味道荡漾回旋还没有散去。我那时想啥时候咱也不种地,也能成为城里人,在城里上下班,风刮不着,雨淋不着,挣份工资,多好!在那时,那还真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美。那种美梦,不光我有,我在做,恐怕好多土生土长的农民都有,都在做。

在经济落后,精神和物质生活都极度贫乏的年代,一个山沟的泥腿子,一个在多见石头少见人多见山峰少见高楼的环境窝憋太久的庄稼汉,向往城里,向往什么?毫无疑问,那是向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向往城里人住高楼,吃白面,吃大肉片子,向往市民上班下班的生活轻松而且有规律,向往他们可以在宽阔平坦的马路上或者娱乐设施齐全的公园里一星土不沾一点泥不带优哉游哉地压来压去地散步,向往市民逛歌舞厅看电影丰富多彩的生活,向往城市环境的优雅洁净,向往城里商品的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完全不像乡下大商场非常罕见,消费不方便。

你想,当一个农民,上地干农活,和黄土地打交道,能干净得了?哪能和上班坐办公室相比,冬暖夏凉,环境舒适,穿戴讲究、干净?上地干活,要弄脏,要出汗,是不适合穿好衣服的,比较妥帖的是穿上工作衣。可以说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差别,甚至说是差距,从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正因为如此,前些年,一首《城里人,乡下人》的歌曲很流行,到处传唱,绝不是偶然的。

人人都想改变自身生存状况,追求好的生存环境,追求个高质量的生活标准,追求生活的有滋有味。也正是因为城乡存在不小差距,人们做梦都想挤进城市,成为城里人。

那年月,由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吃商品粮的城里人,吃粮、吃药都有本本,有保证,一个月到头还可以领到工资,哪像当个泥腿子,风里来雨里去,一个工分日值几分钱,张罗一年难顾嘴,忍饥挨饿活受罪,谁不羡慕谁不眼红那肯定是脑子进水了!

难怪乡下姑娘都想找个城里人搞对象,乡下人想千法设百计要跳出农门的心情之迫切可见一斑。

问题是,没有改革开放以前的国家政策不像现在,当时也不鼓励农民进城,说白了是严格控制农民进城生活,城市也在排斥农民的亲近,好像一旦农民进了城,就要扰乱市民正常的生活秩序,要加重城市负担,导致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严重后果一般。要想完成“农转非”,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置换,有很多苛刻条件。就是进城打个小工,也要由大队开介绍信,开证明。人都有逆反心理,越是严格控制,越是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从心理上越是渴望得到,渴望变成现实。

做为工薪阶层,为不得不按时作息而苦恼,可以理解这份苦衷。其实,种过地都知道,种地季节性很强,作为农民,只不过农闲季节你可以稍微放松一点,不必天天到地里干活。再想想农民,就真能不守时?真的可以自由自在?眼看到了又收又种焦麦炸豆的农忙季节,任凭天再热日头再晒再流汗,麦熟了,你能不去挨着晒蹲地里割麦挑麦打麦;眼看要下大猛雨,电神雷鸣,你能卧床不起,懒懒散散?能不起早贪黑抢收抢种?再说,种地也要投入,要买农药化肥,耕种要收割,要颗粒归仓,种几亩地,也挺劳累挺辛苦的。

各行各业,都有其两面性,有令人感到愉快惬意的时光,也有令人尴尬难过的时刻。农民有农民的职业规律,工人有工人的工作纪律。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特点,任何职业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完全随人心愿。人啊,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任何时候,都不知足。

关键是,你加入了这个职业行列,就要遵守这个职业的纪律,按规矩“出牌”。农民的出力流汗浇水施肥抢收抢种是为了收获季节的丰硕果实,工薪阶层的按时作息出满勤干满点是为了工作效率的保证,为了单位效益的提高,一句话,为了月底工资卡上那几个工资和各种奖金福利的按时兑现。

尽管城里人的生活暂时领先,但城市的优越性也只是表现在某些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了。可以坦言,城市的长处正在变成短处,优点正在演变成缺点。城市楼多楼高吗?采光不好,绿地面积少;人多住宅拥挤,住房贵得让人买不起;人多有钱人多,车更多,生活垃圾多,尾气排放多,污染更多更大。而农村农民的生活质量却也在一步步提高,农民的饮食起居衣着打扮、内心世界和生活环境也在发生着翻天复的的可喜变化。可以说农村广阔天地正在日益显示其巨大魅力,正在吸引着更多的有识之士前去干事创业。

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如今乡下人搞多种经营,搞养殖搞种植,也有不少种植养殖专业户,也一年到头挣不少钞票,甚至远远超过一个城里人工薪阶层的经济收入。城里马路宽敞,交通便利,消费方便,而在农村,且不说起步较早的天津大邱庄、江苏华西村、新乡刘庄、河南巩义市竹林村、临颍南街村,当前的乡下新农村建设也进展得如火如荼。不少经济发达的新农村,其规划布局,有街道路灯,有公园花园,有健身娱乐设施,有商场,非常规范,像模像样,正在逐步向城市化迈进,可以说一点也不亚于一个小城镇的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在发展,乡下也在变化,农村村容村貌正在以她靓丽的姿容对城市一步步穷追不舍,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过去城里人瞧不起的偏僻落后贫穷的农村,正在变得日益富裕、四通八达。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小城市还不是很突出,越是大城市,城里人越多,车越多,污染越多。交通拥挤不堪,开车三步一停,五步一站,根本跑不成。人一多,就业难度大,生活压力大,等等一些列问题凸显,剧烈程度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生活在城市的市民已经不像过去,没有多少优越感可言。城市下岗职工在增多,生活节奏快,竞争空前残酷,市民不堪忍受不堪重负。相比而言,乡下,经济发展迅猛的乡下农村,正在成为香饽饽,正在成为城里人向往的仙乡乐土。不是有人舍弃大城市的身份回到乡下回归田野寻找建功立业的沃土吗?不是有人宁愿舍掉非农业的户籍,宁愿“非转农”吗?

看看那些农村经济壮大的地方,今非昔比,小山村改了天换了地,土地耕种收割实现了机械化,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有的还实现了住房统一分配,上学,结婚有补贴,老人生活有补助,老有所养,真正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这时候的农民想当城里人的愿望肯定就不如前几年那样迫切了,甚至不想到城里凑热闹了。农民生活好过了,小洋楼一座连一座,小山沟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有吃有花,吃住都不愁。想出去逛逛,小车一开,山南海北到处游,小康路上笑哈哈,到城里当个城里人又怎么样?也不过如此。

是啊,现在是市场经济,竞争异常激烈,变化也越来越快。现在哪里还有什么铁饭碗?市民吃粮吃油早已取消了凭本低价供应的惯例,面粉、蔬菜、油盐酱醋等价格全由市场调节,市场说了算。过去效益很好奖金福利诱人的单位,说不定三五年后就会走下坡路,职工工资奖金就会没有着落。如果你不是在行政事业财政全供的单位供职,如果你只是一名普通的企业员工,那么,谁能保证企业就永远长盛不衰,就不会下岗失业?谁能保证工资奖金就有保证就能衣食无忧?尽管说干什么都有风险,而种地,国家采取“两免一补”,风险则小得多,没听说哪个农民下岗了。大不了这一年风不调雨不顺,了不起歉收一点,下年补上,绝不会没有饭吃饿肚子。

乡下人瞧不起城里人,则不敢;而城里人瞧不起乡下人,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长期以来,城里人总认为乡下的农村人文化程度低,文明程度差,卫生习惯不好,脑子里根深蒂固地认为城里人就比乡下人强,乡下人比较愚昧无知,比较目光短浅,不如城里人聪明能干。所以说,早些年,乡下姑娘找个城里的对象,那叫高攀,要惹得城里的公公婆婆挑剔一番看不起;而城里女子找个乡下男朋友,那叫公主下嫁民间,降低身份委屈了。实事求是地说,城里人乡下人各有短长。如果说城里人比较精明比较擅长精打细算,但往往缺失的是乡下人的憨厚朴实,粗犷豪放,务实实干和吃苦耐劳精神。当然,乡下还有很多人没有脱贫,但城里人也不个个都是百万富翁,住别墅坐豪华车,有相当一部分市民和下岗职工房子买不起,一代人挤在一个狭小空间不罕见,生活很不好过。但是,再看看这几年农村出了多少家产在数万元、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几个亿的富翁,就发现,城里人对乡下人真要刮目相看乐,城里人的观念真该来一个彻底转变。

应该说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城里人英才不少,也滋生出很多小偷,乡下专业户如繁星灿烂,出类拔萃者也很多。有能耐,有本事不在城乡,哪里都能生活得很好。经济收入上去了,不一定非要挤在大城市,住在中小城市,住在乡下也好处多多。

贫富差距拉得距离太大,这个社会不管有钱人再多,多富足,都不能算和谐。随着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缩小贫富悬殊力度的加大,随着社会的进步,城乡差距在缩小,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加快,在提速,什么城啊乡啊的分水岭在日趋模糊,不远的将来,肯定要化作一道引人注目的五彩缤纷的彩虹。

2010年11月22日上午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86981/

城乡二重奏的评论 (共 3 条)

  • 芳草依依
  • 紫鸢
  • 乐之云墨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