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柳笛声声

2010-06-28 22:01 作者:魂飘天外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柳笛声声

分在即,弱柳扶风,遥远的柳笛声似乎又在耳畔响起,抑扬顿挫,呜呜咽咽,那年那月的点滴往事也在这飘飘渺渺的音韵中连成了一串……

也是这样的季节,熬过一个漫长的天,在春风中一声无拘无束的呐喊,就踏上了春的列车。柳枝在风中摇摆,婀娜而矜持,麦粒般饱满的嫩芽颗颗排列在枝条,调皮而俏丽,孕育着一个轮回的全部希望。一开始略带金黄的颜色,似乎也就三两天的工夫,由黄转为微绿,微风吹拂,万条起舞。正如贺知章诗中所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真是烟柳满河堤了。

在古人的意念里,“柳”字谐音“留”,因而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渭城朝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枝,芳菲节,苦恨年年赠离别”,“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此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文人墨客,对柳可谓是情有独钟啊。我并不想留住谁,也无需留住谁,然而却有着与生俱来的折柳之好,只为做成一枚小小的柳笛,吹出心头的幽思。养柳者总是喜欢砍去柳的枝条,仅留下粗壮的枝干,并在其伤痕处包扎上棉花破布之类,是为保持水分还是防寒,我至今也没弄明白。然而他们的做法恰恰给我提供了乐趣:在枝干伤痕累累的旁侧,总会生出新的、柔软的、修长而又光滑的枝条,这可是做柳笛的最佳材料。一把折下,去掉尚为锥形的小叶,从这一端扭到那一端,在表皮松动后,抽出白的筋骨,柳笛便大致成型了。再掐成几段,去掉一端的皮肤,柳笛就到此完工了。柳笛声声,此起彼伏,给单调的乡村增添了些许最原始、最质朴的曲调。纤细的柳笛,声调高亢、婉转,如戏中青衣的低吟;粗陋的柳笛,声调浑厚,音域宽广,如舞台上忠臣良将的长啸;三两支柳笛同时吹响,又恰如交响乐,激昂、雄壮,令人热血沸腾……空气中,到处传响着声声柳笛,似乎整个春天都属于了柳笛。繁华过后,地上时而可见干枯的柳笛,它们走过了笛的年华,消散了绝妙的传响,逝去了今世的美丽。柳树上也随处可见新增的伤疤。我们瞬间的乐趣,是以牺牲柳树一年的希望为代价的,这乐趣的代价也许太大了!柳笛声中,总伴随着无限的乐趣与无尽的希望。天真无邪暂且不说,那一种上天赋予的年少青春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啊!驻足柳畔,总要凝神半晌,内心总如逝水滔滔。虽已年近不惑,却仍挚柳笛,钟情于柳树,生命的长河中一直萦绕着笛声柳影。究其本源,对柳笛的痴情也许来源于对遥远的岁月的追忆吧?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7373/

柳笛声声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