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看见》中发现

2013-01-24 10:19 作者:老好人88  | 1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她是那个不施粉黛的新闻女侠,温柔的外表下是刀刀见锋的言语;她是那个说一不二的直爽女子,柔弱的身躯中藏着山西人的刚劲;她是那个历尽风的记录之人,平素的文字透着悲悯的情怀。

是的,她就是柴静,CCTV的一名记者,但是,她却远不如此。

柴静的新书《看见》自上月入手,我便难以放下,反反复复看了两遍,自觉不过瘾,就写点文字,做点思考的记录吧。

424页的篇幅着实不小,毕竟它记录了十年中柴静的成长,但仅是记录个人,似乎并无出版的必要,虽然她是名人。可贵的是,她在记录自我成长的同时,把视野更多地投向曾经采访的对象,以个人自身的成长和社会个体的变化进行双线写作,并且以一种近乎聊天式的语体向读者倾心吐意,使我在阅读中很快走入了她所构建的世界,难以自拔。

柴静的文采并不华丽,较之小说的天马行空,她的文字近乎直白却颇有深意,一种冷峻中的温热,思考中的冲击,叙述中的悲悯。光是这几点,足以让我满足

书中的具体内容我并不想详谈,只是摘录几句让我震撼的话,以吐我心。(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他开了口。(注:“他”指央视原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陈虻)

“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 (摘自第2页)

这是一段柴静初进央视时与领导陈虻的对话,话不多,但富有深意,从中也可见柴静对新闻的独到理解。

在我的印象里,记者是新闻事实的记录者,只要记录事实,给受众以即时信息,记者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但是柴静并不这么认为。在她眼里,做新闻不能只是面对冷冰冰的镜头说一些毫无人味的话儿,你的选题、采访,需要有个切入点,不是预设立场,而是从采访对象中挖掘信息,并有意识地给予人文关怀。然而这种对待新闻的方式,让柴静出道时颇受诟病。有人说她是“表演采访”,有人说她是有损“新闻专业主义“,也有人说一个柔弱地像林妹妹一样的女子做不了刚性的新闻,质疑她的水平只能停留在午电台中”知心姐姐“层面。然而柴静选择用行动回击质疑。

2003年非典期间,她不顾安危,第一时间进入病房报道非典疫情。

2006年开设《柴静两会观察》栏目,以个人视角直击两会现场。

2009年,首都女记协演讲大赛中柴静以《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演讲荣获特等奖。

2010年:柴静当选央视年度“十佳主持人”

这是她的十年,无须言语,荣誉说明事实。

我想作为个体,他需要有一个自我的空间,没有人能界定新闻的定义,好抑或不好,在于受众的感知,作为记者,只要行动,就好。或许有人还是看不惯她,觉得45度的仰望视角是对采访对象的同情,她总是瞪大的眼仿佛是要把对方的心完全掏出来,或是干脆冠以”苦情牌“、”矫情“的字眼。

我想说,这只是她作为一个记者所采取的方式而已。我欣赏她的做法。与其居高临下,不如屈身聆听。为什么会有人讨厌记者,拒绝采访?是因为那些记者只是把采访作为一项任务,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甚至直接将稿子递给对方叫其作答,这样的采访效果可想而知。

柴静不是,她关注新闻中的人,是因为在她看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思考和发言的权利,屈身聆听是一种平等对话,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换位思考,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新闻报道的尊重,毕竟人是新闻的主体。

“今天你可以失去获得它的权利,你不抗争,明天你同样会失去更多的权利。” (摘自第139页)

这段话出自维权者郝劲松之口,柴静在书中对此进行做了思考。

我觉得这是最具有”公民意识“的一段话。所谓”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

当然,理论的定义固然高高在上,但是中国人”公民意识“的觉醒之路才刚刚开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开始不断出现。城乡二元化的矛盾,公权力与公民维权的矛盾,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垄断行业和私营经济的矛盾,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一时间感觉整个社会出了很大问题,对此有人过于悲观,认为是政府的无能,于是憎恶社会,排斥他人。有人则过于乐观,认为这是转型期必然出现的问题,实属正常。

但是我想说,很多问题不是一下子迸发出来的,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是由于中国的现代化之路走得过快,这些问题一并出现,给人以社会混乱的错觉。问题出现就需要解读,坐而论道无济于事,只有付诸实践方可扭转形势。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智慧,也需要民众的智慧。

很遗憾,在21世纪的中国,仍然有太多的人有着”清官“、“好皇帝“的思想,人们把态度的希望寄托于政府之上,却很少考虑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所以一旦出现问题,都将过错加于政府头上。诚然政府作为强势一方,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是无可争议的,但是政府不能包办一切。中国存在既得利益者,他们的存在阻碍了改革开放的深化过程,中央政府对此是深恶痛绝,但打”老虎“和”苍蝇“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全盘考虑。我们不能坐等政府进行整治。风暴式、运动式的教训对于国家而言太过深刻了,前有十年动乱,后有重庆事件。所以唯有走民主法制的道路才是通向宪政国家的正途。如何确保民主?如何完善法制?诚然我国有人大制度和“依法治国”的方略,但是理论只有联系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我国政府虽然是强势政府,但要想彻底落实民主法制,就必须从广阔的基层做起。而基层,恰恰是和公民自身联系最为紧密的社会实体。就业、医疗、住房、婚姻、食品安全,哪一项不是与我们息息相关?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点没有错,但是如果我们只是看见,却未能实践,其效果与视而不见并无二致。有人会反驳,很多议题提了并未得到解决,这么多年这些问题依旧凸出,怎么能让人不感到失望?

我想说,不要去抱怨现实,我们身处这个国度,就有一份责任去担当。公民责任的担当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民主的必要条件。只有每个人树立起”我是国家主人“的意识,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不是寄希望于某个人。任何机会,只有自己争取才能掌握主动权。我们需要完成从一个被动受者向主动维权者的转变,当然,方法是需要改进的。

现在的中国人多多少少有种戾气,富人不满,中产不满,底层不满,各阶层之间缺乏沟通,各存敌意,却又共存不满,关键在于心态的把握。转变思路,加强沟通,让各阶层都能在改革进程中分得一杯羹,这比所谓”劫富济贫“的老路要好得多。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摘自第401页)

这是柴静尊敬的陈虻说的一段话。我因柴静而认识陈虻,他是柴静的业务导师,不羁的外表彰显的是理想主义的风范。柴静说他有时近乎绝情,是一个以新闻为毕生理想的人物。《东方时空》即是他的杰作。

然而,让我震撼的是他的这句话。这是一种长辈式的提醒,不仅是对于新闻,对于每一个曾有想却陷入迷茫的人来说,读到这句话都会热泪盈眶。

是的,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是最后的卓越和平庸却是取决于对梦想原动力的执着。做新闻,要做就做最好,这是陈虻的人生哲学,尽管他英年早逝,但他的名字将永刻在当代中国的新闻史中。

陈虻说过,死亡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他所期望的,是我能继续他曾做过的事——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这是活着的意义,因梦想而活,为梦想而死,这样的人生才是彪悍的人生。

《看见》中还有许多值得我咀嚼的话语,我只是摘选了一些最震撼我心灵语句。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素年锦时,岁月安好,有一份从容,却更有一份刚毅。从《看见》中发现,发现自我的缺失,发现我们生活的价值。

每一个人都是时代的记录者,丈量脚下的土地,书写自己的人生,看见社会,看见自我。

(ps:柴静前不久已经结婚了,在这里祝福她,愿她越来越好。另外,《看见》大卖,也是对她这些年辛勤工作的回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50676/

从《看见》中发现的评论 (共 16 条)

  • 今生依梦
  • 着墨
  • 听雨轩儿
  • 疯狂侠客88
  • 忘忧草
  • 雪儿
  • 风语
  • 孟杨
  • 那转身后的落寞
  • 晓梦芳菲
  • 剑客
  • 纤纤柳絮
  • 叶落萧萧
  • 海之澜
  • 云中月
  • 明月
    明月 审核通过并说 请写下评语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