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鸣条岗上圣君在

2012-12-12 22:26 作者:瑶台望月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鸣条岗,中条山以北,柏王山之南,东起县,西延临猗,岗峦起伏,绵延百里,藏秀聚奇,势若游龙,盘旋翔舞在河东大地。

这里重叠了亿万年厚重的层层黄土,这里镌刻了祖先繁衍生息的足迹,这里留下了文化碰撞融合衍生的记忆,这里可以触摸一个悠久民族的脉搏,这里能够倾听一个古老国度的心跳,这里是让灵魂徜徉驻足的地方,这里是让生命思索的地方……

鸣条何意?百度解释:指风吹树枝发声或随风动摇发声的树枝。三国曹植《橘赋》:“颺鸣条以流响,希越之来栖。”晋陆机《猛虎行》:“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晋成公绥《啸赋》:“动商则秋霖降,奏角则谷风鸣条。”宋梅尧臣《和人喜》:“夕风不鸣条,甘润忽周普。”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微风欲来勤插棘,熏风有意不鸣条。”

也许鸣条岗曾经林木繁茂,鸟儿竞鸣。微风乍起,万千枝条,闻风起舞,摇曳声响,故得名。背稷山,带涑水,面中条,瞰河洛,山水孕秀,黄土厚壤,将一代帝君舜帝永远珍藏。《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人文始祖——虞舜重华,充满忧患的双眼,尽是仁的目光;凿琢石器的双手,点燃古老的炊烟;跛足行进的脚步,播撒原始的智慧。也许是太累了,巨大的身躯赫然倒卧,化作了鸣条岗的沃土,滋润着道德的萌芽。从此,一脊鸣条岗,一道中华文脉!

于是,千年岁月一路相继,留下历史车轮碾过岁月的深深浅浅的辙痕:天子贵胄,硕儒巨匠,禹王、荀子、蔡伦、杜康、关公、柳宗元、王勃、薛仁贵、温公、关汉卿、卫铄……是炎黄的子孙,是虞舜的后裔,血脉里传承着祖先的气质,接踵而来,荟萃于斯,络绎于道。在这黄土层层沉淀的记忆里,随手抓起一把泥土,就能攥出战国的醇香,随手捡起一块石头,就能折射出汉代的炊烟,随手采撷一把青青的小草,就能汇成壮美的史诗篇章……它如一窖浓香的陈年美酒,四溢着历史的恢弘,积淀着历史的璀璨与厚重。

“天下明德,自舜帝始。”司马迁如是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盐池岸畔,南风习习,琴音绵绵,正从远古苍茫里,鼓荡先祖圣贤的亘古大音:“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雄姿儒雅的舜帝,目睹盐工们忙碌的场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去抚摸五弦琴跳动的脉搏,弹奏同家国一起舒缓忧郁的心房。琴声响起,伴着鸣条的风声,伴着盐湖的涛声,伴着舜帝圣君忧国忧民的惆怅,飘过每一条道路,吹过每一条河流,拂过每一处村庄,淌过宽广博大的原野,袅袅飘散,抚慰着苍穹下的万千生灵。

“友悌仁兮德侔地天,躬耕历山兮渔鱼雷泽,冶陶河滨兮以利万众,象耕鸟耘兮谐和兴邦”,是谁的福泽在拓展八荒?是谁手执的恩典在运筹四海?“勤民事”“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终于明白,这是我们血液的源头,这是我们道德的源头,这是我们历史的源头。

诗以言志,诗为心声。且让我们再聆听你那宽广无私的心胸吧!

《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温暖的南风吹来啊,可给我民众解愁苦;适时的南风吹来啊,可给我民众带来财富。

《祠田辞》:“荷此长耜,耕彼南亩,四海俱有。”扛起这长长的铧犁,到那南边去耕耘田地,我希望四海民众都富裕。

《古风歌》:“陟彼历山兮崔嵬,有乌翔兮高飞。瞻彼鸠兮徘徊,河水洋洋兮清冷。深谷鸟鸣兮嘤嘤,设骨张骨兮思我父母。力耕日与月兮往如,驰父母远兮吾将安归?”登上那历山啊高大雄壮,有鸟儿高飞啊左盘右旋。看见那斑鸠啊徘徊来往,河水滚滚啊发出清冷的声响。深山峡谷的鸟儿啊嘤嘤地招呼,让我想起啊生我养我的父母。每天每月努力耕耘啊一如既往,我离开父母很远啊,将如何回去瞻养?

《卿云歌》:“卿云烂兮。乣缦缦兮。明明天上。烂然星陈。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迁于贤圣。莫不咸听。鼚乎鼓之。轩乎舞之。日月光华。弘于一人。于予论乐。配天之灵。精华已竭。褰裳去之。”卿云灿烂如霞,瑞气缭绕呈祥。日月光华照耀,辉煌而又辉煌。上天至明至尊,灿烂遍布星辰。日月光华照耀,嘉祥降于圣人。日月依序交替,星辰循轨运行。四季变化有常,万民恭敬诚信。鼓乐铿锵和谐,祝祷上苍神灵。帝位禅于贤圣,普天莫不欢欣。鼓声鼚鼚动听,舞姿翩翩轻盈。精力才华已竭,便当撩衣退隐……

尧天舜日,是国泰民安的代名词,是太平盛世的礼赞语。没有尧天,何来舜日?而没有舜日,或许华光的尧天早已消逝在茫茫的黑暗中。如果说帝尧是我们的始祖,那么,舜用他的行为完善和丰满了始祖的形象;舜更是继往开来的人文始祖!舜,曾是民,曾是臣,更是帝。“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常教化天下,躬身为范,为民,他是众人称道的智者;为臣,他是百姓拥戴的贤臣;为帝,他又是万代称颂的帝王。仁爱之道像他的足迹一样,深深嵌进了他的每一个去处。他仁爱耕牛,尧访贤时见他不忍心打牛,而是敲打犁耙上挂的簸箕;他仁爱乡邻,见他们为田土争斗,就发明了田垅,排除了纠纷;他仁爱大臣,让老臣在上庠养老;他仁爱子民,让平民在下庠养老;他仁爰广众,还在上庠办国学,在下庠办小学,教化万民;他仁爱继母,即便遭受继母的屡次迫害,但仁怀不计,孝心不减。在传统的《二十四孝》中,舜当之无愧是第一孝;在《百孝图》里,舜又当之无愧是第一图。

陵寝巍巍,占据了虞舜后裔敬仰的最高峰;古柏森森,虬劲驻扎守护几千岁。无语黄土裹圣骨,斑驳青砖寄哀思。慢步履,悄无声。长长的神道上,一排排仰视的目光;袅袅的香火里,一次次虔诚的祈祷。拜谒在舜帝陵,看着远远近近的前来祭奠的游客,我仿佛被拽回到历史中去。我相信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文化的回归、精神的回归、道德的回归,是对先祖的肯定、是对民族魂、对道德观的弘扬。似乎隐隐约约听到了昔日的马蹄声疾,喑喑哑哑,汇成一种天籁之音,从夏、商、周而来,鼓号声声,旗幡飘动,带着累累风尘,在这鸣条岗上响起;忽而又铃铛清脆,轻车慢骑,向唐宋而去,艳丽的朝晖,苍凉的晚霞,让前来膜拜的游人,感受时空之真,领悟自然之美。鸣条岗是一爿精神沃土,是一块思想圣地,更有一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灵秀之气,它们在天空之下大地之上,在历史的源头、在现代的驿站中传递,在我们的脑海之中,若隐若现。

这是源自生命本真的一份感动,一份站立在山巅之上的承诺,一份仁爱天下的圣境。在岁月的行旅之上,不管你学富五车,还是布衣桑农,只要心地纯净,只要胸存善念,只要在物欲面前行当所行,止当应该所止。只要悲悯天下,爱着苍穹下的生灵。只要笑为春花,泪为落叶。只要难眠时思恋这故园,中亲吻着这热土。只要孤独寂寞时还有心思去听小河流水,去看那白云幻形。哪怕只有片刻,哪怕只是偶尔。那一声扣尔心弦的呼唤,那一声久违了的颤音余韵,就足以让那双依然清澈幽深的眸子为之一亮,然后就是那晶莹的泪珠滚滚而下……

读你的传说,往事越千年。向南,一直向南,刀兵洌洌,大氅飞扬。承尧天、开舜日,挥师中原,巡狩八荒。离北国,入南疆,安邦治国,辟土拓疆……如同落日隐入草丛,时光将背影融入大山,把江山社稷装上马车出发,妃子望眼欲穿秋水,用心和泪与长路挥别,万里河山,爱情绝唱,翠竹斑斑湘妃泪,万点千滴不了情。

“四海之内,咸戴帝君之功。”我们一直亲近的故事——中华民族的厚德载物,那些勤劳与智慧的标本,我们在草根里瞭望,包涵一个民族的智慧与韧性,那些质朴与奉献,牺牲与传奇,我该怎样地匍匐在一段茹毛饮血的历史上,来细数自强与进取的强心剂?

“百孝之首,道德之祖,文明之元。”

鸣条岗,一座道德隆起的人文坐标!

舜帝陵,一部弦歌不辍的中华典籍!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31721/

鸣条岗上圣君在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