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赤子的情怀 湘南的画卷

2010-04-22 13:17 作者:苏宁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赤子的情怀湘南的画卷

——欧阳杏蓬散文集《缤纷湘南》赏析

文/苏宁

在网上陆陆续续的读过欧阳杏蓬的散文,近来又读到欧阳杏蓬的散文集《缤纷湘南》,不由自主的将记忆比较深的文字做了一番比较,发觉他在网络上的文字和书本上的文字有了区别,书本上的文字作了调整和修改,用词造句比网络上的急就篇章显得更为精致,把美丽的湘南写得十分动人,让我心向往之。这在之前我也关注过欧阳杏蓬的网络散文,觉得他是一个比较执着的网络写手,以写散文为主,散文又以他的家乡湘南和民工生活题材为主,具有一定的深度,不像某些评论家所说的网络无精品的谬论。他的这部《缤纷湘南》,给我震撼不小,也对我继续关注网络作家、网络作品以信心。原因是它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都值得认真品味认真咀嚼。品读《缤纷湘南》,是在品赏一幅幅动感极强的思想深厚的五彩缤纷的山村乡土画卷。

一、散文的艺术性

第一重要的是它的语言了。完全是作者的个人语言,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完全是作者自己的风格。他用诗性又自然的文笔,自然而然地描绘了湘南的山村乡土和人情世故种种。他的语言充满了画卷美诗意美音乐美个性美。如:“这只是我的想象。我见过湘南山群里古朴、沉默、沧桑接近破败的庙宇。有庄严的门庭,两侧有早课的厢房。洞开的门前,是荒草石阶,堂屋正壁前神龛上的佛像已不见,四壁空空。风过,风里似乎仍能琢磨出阿弥陀佛的轻念。从侧面出来,有沾满灰尘的木楼,藏经楼。而现在,却做了老师的卧室。登木梯而上,一声一声,足音在庭院里回响。当年的小和尚是否如我,一边端着茶水,一边又在默念外边凡俗的世界,而心猿意马呢?二楼上有很精致的回廊,天井里有白墙的池塘,里面种青莲,或者是放生池,也或者是许愿池。里面的鲤鱼早已不见,而一堆蓬草却日渐茂盛,不管往事苍凉,只争华年。”(《生命里的黄水寺》)景象、想象、意象融合,把寺的样子刻画出来,并放进了苍凉的时空中,让读者一同进入作者布置的场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作家张国平在《让文字跳跃起来》一文中说:“文字没有生命,只有融入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文字才能鲜活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才会走进读者的心灵,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这当然需要技巧,没有技巧的文字只能是蹩脚的演奏者制造出的刺耳的怪音,那样就不会有人去理会。写出有张力、韵味和乐感的文字来,让叙述像山涧流淌的小溪,如林中清脆的鸣,让文字如跳跃的音符一样跳跃在我们面前,给人以阅读的快感。”

时间可以流逝,沧海可以变作桑田,人也会变老,变异,变得无足轻重。东干脚也会变化,也许有一天,那些新的建筑物里会长满荒草,那些稻田也会荒芜,东干脚后山的草和树林会更茂密,东干脚的人会走得更远。这些都可能实现,但不能改变我对东干脚的热。什么都会变,都可以变,我已经变不了,我已被时间钉在这里,就像蛛网里的一只蝴蝶,再也无法去改变什么,只好成为时间的一个部分。”(《我要的地方叫东干脚》)作者能抓住湘南的地域特色和时代变化的特点,运用鲜活跳跃的诗意文字描绘出生动的画卷,说明作者已经有了比较强的驾驭山村乡土文字的能力和创作才华。

二是欧阳杏蓬的散文带有浓厚的个人特色。他敢于用朴实无琢的语言去表达个人的认识,令他的文章显现出作者的智慧和个性。如:“路边是新的农村和集镇。很多房子建在马路边,而宅基地是原来的良田。房子后面的田荒芜着,裸着的土上,长着一些地表植物。记忆中的油菜花、紫云英在现实中了无音迹,包括黄牛、水牛,或者鹅群鸭群。路边偶尔晃出一条黑狗,才知道,窗外的,就是游子在外一直在念叨的故乡。车窗玻璃是冰凉的,窗外面的景色,也在让心冰凉。我们需要的繁华,并没有在这归途中呈现。故乡土地上的诗意,却被建筑肆意糟蹋。我们的改变,是不是合乎我们最初的意愿?我有些茫然,像一个孤单行走的孩子,在寻找依靠,来自现实的、精神的或者别人的施舍,我需要看到未来。”(《不语的是故乡》)“过天晴之后,湘南大地如洗,阳光猛烈的照射下来,季节缓慢的向前推进,那些绿会慢慢变老,会死去。可是,那是另外的季节,在今天,行走在千山如立的湘南,感受到绿色无边的气势和绿色行将老去的脆弱,心头边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思索。无论这边里如何变化,老去的,将是我们,而不是这湘南的季节。每个季节都会重来,而我流逝掉的岁月,却永远不会再回来。那些荒废的,那些舍弃的,那些远去的,都是人生过去。未来的,却如远处的空濛,只有去思量,而无法把握。看看那绿,看看那绿啊,我就是那叶片上的水珠,叶片是有生命的,但愿水珠是有感情的,为了那绿,奉献自己。”(《看看那绿》)

魏明伦在谈创作体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成功秘诀是喜新厌旧、得寸进尺、见利忘义、无法无天。喜新厌旧是创新不守旧;得寸进尺是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永远向更高的目标努力;见利忘义是眼中有利于时代要求,有利于观众的追求,没有僵化、陈腐的教条;无法无天是不受陈旧的条框束缚,大胆突破,勇于创新。”我觉得这话用在《缤纷湘南》作者身上,也不过分。

三是《缤纷湘南》的创作成果也十分值得肯定。作者把一百多篇文章编为“美丽乡情”、“往昔往事”、“缤纷季节”、“桂花香里”、“穿梭时空”、“雕刻时光”、“虚构生活七个部分”,这些散文表达了作者的爱乡之情和赤子之心。“你自己也欺骗了自己,你还有什么资格去谴责别人、谴责社会、谴责那些长辈呢?你只有闭上眼睛,面对心灵的苍天祈祷:农耕文明不要消失,朴实善良不要消失,村庄不要消失,那片大地上的花草蓝天云水不要消失。在你的理念里,你还是要回去,要去圆一个,让母亲干瘪的身子,得到物质、亲情、文明和心的滋润。你还要埋进那土里,守在那里,生生死死,都在那里轮回,不让故乡荒芜。”(《我怀念里的乡村》)。排比的句子,深刻的追问,个人的祈祷,都表现出当代游子(农民工)的情怀。“这里的村子都很美丽,依山伴水,若积木,在山脚架迭,直到山腰。白的墙,青的墙,红的墙,黑的瓦,或簇拥,或散布,都有一分韵致。生活的味道,从巷子里流淌而出,每个人都可以享受,来自山的那一分保护,来自土地的那一分芬芳,来自家的那一分温暖。这巨大的湘南山群,之所以能够至今还留存一份古朴,不苍老悲凉,皆来自人和自然彼此的敬畏。那些人家,虽是简陋,却是魂,坚强、洒脱、温情、宽容,在时间里显现光华,在人心里成为留念。”(《青山水田人家》)读者透过这些文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乡土的眷恋。写湘南的作品不少,而《缤纷湘南》是读者了解湘南、了解作者思想的一个重要窗口。

佘树森说:“散文的语言,似乎比小说多几分浓密和雕饰,而又比诗歌多几分清淡和自然。它简洁而又潇洒,朴素而又优美,自然中透着情韵。可以说,它的美,恰恰就在这浓与淡、雕饰与自然之间。”欧阳杏蓬的散文,有着这方面的特质。

二、散文的思想性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文学即是人学。不管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其思想主旨。而在散文创作中,这些思想是要通过散文中的每一个环节刻画来承载达到的。作者就成功地比较完美地在他的《缤纷湘南》散文集中,展现了这种时代条件下山村农民、农民工生存的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状况。在展现这种状况的时候,作者巧妙地采用了场景展示法和抒情表现法。

在场景展示法中,作者这样描写道:“西边天际的红云散尽,大人从地里回来,家里酒饭已经上桌。平整的墙上,有一根发白光的日光管,墙下面有一个电视柜,上面有彩色电视机和音箱。靠电视柜的墙下有饭桌。孩子对着墙,扒拉一口饭,侧头看一眼电视。家里的男人面对着电视,面前放一筷一酒杯,咪一口酒,哈一声气,叹一句好酒,看一眼电视,然后筷头在碗里戳一点菜,不管筷子上有不有菜,搁进嘴里,都是咂巴几下,然后有开始咪一口酒……。女人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孩子。一桌饭还没吃完,孩子就发现了门前的月光。端了碗离了桌,坐在门槛上,一边看月亮,一边吃饭,或者一边还在想他那远离了这个家的父母。天上月半圆,朦胧的光勾画出房子高高低低的影子,明暗相映。乡场上空空荡荡,过去和未来,记忆和憧憬在寂静的空气里无声无影地交织。”(《幕降临之前》)把乡村生活、生活现状、社会条件、生存环境描写得淋漓尽致。看是一片安居乐业的景象,实是折射大多山村农民,仍然生活在物质与思想、民工与留守儿童的这样一个大问题中。时代的文明,进步的脚步,生活矛盾的现状,乡村居民的生活现实,需要引起全社会的人们觉醒、关注和认真加以改变。造成这样的环境和问题,有自身利益的原因,也有时代大环境的原因。作者只是通过自己的文笔,将乡村生活勾画得栩栩如生,令人思考。

在抒情表现法中,作者的个人情感表现得更为炽热。“我们心里有爱,无论在那里,我们都感觉不到荒凉。看着门前东面那块地上横七竖八的坟头,他们也有爱,爱这块土地,活着的人才把他们种在了面前,成为一个永恒的场景,让大家敬畏死亡,好好的活,痛痛快快的活。将来我也把自己种进去,让下一代明白,执着的爱是死亡的价值,很温暖,不冰凉。”(《种自己》)“远方又有什么好的呢?一个熟人也没有。你看看家的方向,天高路晴,心情坦然开来,在这里的风景也很漂亮,会把心情一块一块切开,又很诗意的镶嵌起来,面对蓝天,面对青山,面对河流,面对树林子,面对村庄,干干净净的,不染一丝尘埃,不正是圆了一个梦?这个梦,与这里的山水大地相互依赖,而成为风景的一部分,也是归属啊。”(《天高路晴时》)“每个生命,都像一颗稻子,华之后,奉献出秋实,无论以哪一种方式谢幕,都像一颗稻子,都是湘南壮丽的一个微小部分,连绵在一起,就是湘南如大海波涛样的山群。稻子,在熟视无睹之后,破空而来,锋利无比,刺穿每颗轻农的心,令每个糟蹋粮食怠慢农业的人,用劳动来赎罪,用虔诚来忏悔,用生命来偿还。”(《稻子》)作者通过不同的抒情,表达了自己诚挚的思想感情,令人思考。

散文不在于文字的花哨和刻意雕饰,而在于表情达意,朴实真挚。如堆砌词藻,就象爱美而又不善于打扮的女人一样,以为涂脂抹粉,越浓越好,花花绿绿,越艳越好,其实俗不可耐,令人见了皱眉。你可以有不同的文学理念,可以有多种写法,但大道的东西不能丢。”我认为作者在把握散文的语言上、形式上和内容上下了深功夫,做得也相当好。也正是因为如此,《缤纷湘南》呈现了特有的简洁而潇洒的美,让大家关注作者笔下的美丽湘南。

2010年4月13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2002/

赤子的情怀 湘南的画卷的评论 (共 4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