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桑梓古井

2012-11-21 14:29 作者:秦巴山人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桑梓古井

李富根

古井旁边有一棵古树,两个成年人合抱,尚不能丈量完古树的胸径,没人知道古井成于何年,古树栽于何时,街上最老的老人也都不知所云,这就更增添古井其远古、神秘。常有担水妇女或老婆婆前来烧香叩头。这些都是儿时的记忆。这就是家乡的一口古井。

古井位于汉中西乡县古城东街街道边上,位距210国道和316国道汇集的交通枢纽300米处;这里也是几千年来,从长安越秦岭到汉中的捷径——子午古道,与从四川翻大巴山的荔枝古道汇集点上。古往今来,这口清冽甘甜的古井水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千古逸事,举不胜举。

一口供给过汉王的老井。古井所在地叫古城,据考,是西乡县立县之始,历史早于秦汉。其也许是陕南地区的第一座古城所在地。因地理条件特殊,川、陕两省的交通要道,军事要塞,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南来北往的走卒贩夫、客商军旅,均要在古井边上的古城中投店住宿;或在其附近安营扎寨。不信,你站在古井边上向东瞭望,就会发现距其只有二公里之遥,有一座巍峨的黑狮寨,是当年刘邦“明伐栈道暗度陈仓”后,苦心练兵,出汉中时驻扎过中军大帐的地方。至今在古井附近的土梁、沟壑处还有被当地百姓称之为“营盘梁”“老营沟”的地方。这些受古井惠泽,以几千年恒古不变的坚毅姿态,抒说着古井附近沧海桑田多少物事人非,古今兴衰变迁。当年刘邦出汉中,其主力部队之一的中军,也就是他本人带领的大军,就是从此通过子午道,夺关中,定鼎九州。据传大军拔寨前,汉王就用古井的水壮行军威。

一口诞育贵妃的老井。古井所在地,就是古祥川城,定远城,又叫平西城,就是汉戚夫人的出生地。按照《水经注》《西乡县志》《薛志》洋川者,汉戚夫人之所生处也。高祖得而宠之,夫人思慕本乡,追求洋川米,帝为驿致长安。蠲复其乡,更名曰洋川县,故又曰其地为祥川,用表夫人载诞之休祥也。城即定远(定远侯班超之平西城)矣。这是伟大地理学家、政治家郦道元在其《水经注》所载。当地野史也传,曾饮此井水长大的戚夫人,在汉王刘邦在古城金洋河(古洋水)上练兵时,和邻家姑娘一同来看热闹,被拥挤到河里,被刘邦救起。因饮古井泉水,生得天生丽质,从水救起,更如出水芙蓉,刘邦欲罢不能,就收为贵妃,地位仅次吕后。这也给其埋下杀身之祸,小地方出生的姑娘,只知道用柔情、恭宠、舞技歌喉伺候汉高祖,却不知道建立自己的保护势力,缺少宫廷斗争的手段,最终因根基浅薄,在高祖驾崩后,被废、被残害,留下千古遗恨。一位被废的皇妃,明明国史记载戚夫人乃山东定陶人,但为何几千年来,后人不断立传述说,证明这个落魄的贵妃是—汉中西乡(古洋州)古城人,又有说其是近邻的水东坝人氏。其实国史大都为了强势的统治阶级服务的,有时候可以按照需要编撰的,野史、传说、地方志,乃百姓传言、下层官吏所修,倒是十分可靠、可信。自古云:锦上添花易,中送炭难,一个被废皇妃,按照国人的世俗思维,没有任何价值,但西乡人为何为她纠结?这些就说明这个可怜的戚夫人就是汉中西乡古城一带的姑娘,尽管开始给家乡带来荣誉、荣耀,后来落魄被害,然家乡父老不能相忘,通过各种方式祭奠、纪念。国家AAA风景名山——午子山又叫“母子山”;还有,至今唯一一段在古城陶瓷厂门前的金洋河(古洋水)河提,被当地百姓称之为“祥河坎”;喝古井水长大的戚夫人,遇害后,饮水思源、落叶归根,魂归故里,被人从长安运回遗体(或衣冠冢)埋葬在家乡。按照民国姚继老先生的《西乡胜景录》所载,戚夫人墓就在古城,然而历经文化大革命后,所有墓碑砸毁,古墓今也不知存在何处?唯有古井仍一泓深情的期待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口彰显地方官员政绩的老井。古井的水是凉,冬天看到古井处,云烟氤氲,热气腾腾直喷、云雾缭绕,似仙境一般。过去百姓都穷,早晨做饭,冰水刺骨,一早起来做饭是个辛苦活。为此,男女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到古井去担上一担水回来做饭,因为水热,淘米洗菜不会冻手。夏天晚上乘凉,当热的心烦意乱时,总有街坊邻居去古井挑水,一担水从街头挑回家,多是半桶,你一缸子,他一瓢,都喜欢喝那种冰凉、甘甜透心凉一路的滋味。古井的水,直接饮用不用怕闹肚子,自小好像没有听说这样的事发生。古井又处在东行的国道上,是去石泉、安康、十堰的必经之路,在交通不发时代,主要靠人走,或骑马、坐轿,行路口渴的人们,大都俯下身子,用手都能捧起井水喝。古井水位要比距一公里之遥的金洋河水位高出几米,这不能不奇怪。正是古井千万般好处,被当地百姓视为“神井”。众多神奇传说中,古井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考核地方官员是否敬业的一面镜子,有神性,具有呼风唤之法力。

据传,清道光年间,西乡县大旱。头年七月未下一粒雨,至二年七月也未降一毫甘露,百姓好不容种点庄稼,眼看枯死,连续两年干旱,百姓已生活无着、苦不堪言,衣着褴褛,扶老携幼开始逃荒要饭。安徽黟县人胡廷瑞来西乡县任知县,眼看河水即将断流,各种抗旱措施只能解之皮毛,不能从根本解决旱情,百姓生活无着,民不聊生,作为一方父母官,唯有求雨,感天动地至诚心,求得上苍的垂怜,以降天露,解民之疾苦。

何处才有直达天庭天神居住之地呢?在西乡县东三十余公里处,有一座仙洞,称之为“太白洞”,该洞位处西乡县茶镇地界,深藏在汉江之滨的大山峡谷之中。史载唐僖宗时,皇帝得顽疾,天下名医束手无策,帝已病入膏肓,眼看有驾崩之象。

一晚,皇帝见来一天神,前来为其治病,诊治完毕后,皇帝要感谢其人,这仙人讲出其居西乡县茶镇—汉江之滨这个地方,讲完眼见飞走。一觉睡醒的皇帝,感觉一身轻快,浑身有劲,从一个临死之人,变的生龙活虎,朝上朝下一片称奇。皇帝才实话实说,乃天神所救使然,并将神人告知的供养之地,颁旨山南道西道(汉中)寻访。历经千般辛苦的寻访史与汉中地方官员,按图索骥来到西乡县茶镇,从百姓口中知道了太白洞这个地方。只见两山深壑的峡谷之间,深林密布,水汽云天,云雾迷茫,仙鹤翩翩飞舞,半崖之间,有几个洞窟,洞窟外有平台,一排排高大楠木郁郁葱葱、苍翠欲滴,这个钟灵毓秀,风水极佳的宝地上,一股山泉顺着沟底清澈见底流向汉江,洞窟里面有太白金星的圣像,是皇帝所说的穿戴打扮。当皇帝得知描述的寻访的地方和神像于梦中神人一致时,颁旨重修寺庙,重塑金身。其实太白洞就是一个道观,在皇帝的敕建下,成为陕西佛、道圣地,历朝历代过往官员、文人骚客们均有游赏太白洞记载,如苏东坡、苏辙、文同等均留有诗篇。洞内上至玉皇大帝、主神太白金星大仙,下至各路神仙,凡百姓知道基本都有。这么有名直达天庭神仙之家,就成为县令胡廷瑞首选求雨之地。

按照求雨的规矩,首先斋戒一月,满月后,沐浴,更衣。这种衣,可不是官服或绫罗绸缎缝制的便装,而是头戴斗笠、身穿蓑衣,脚穿草鞋,要做到三步一作揖,五步一叩首,以此来表诚心。从西乡县衙出发,午子山道观道人打着求雨的执事,三班六房衙役打着县令威仪、仪仗,在地方长老乡绅一路簇拥下,抬着三牲,捧着香炉,在胡县令带领下,一路敲锣打鼓,鸣锣开道朝东开去。子时出发,三步一作揖,五步一叩首,待到太白洞时已是日上中天的未时,好在夏天,天气昼长短,时光刚好。

到了太白洞,太白洞、午子山的道人都忙绿起来,在胡廷瑞焚香祷告祈求上苍保佑时,二处道人开始做法事。二柱香的功夫,说也奇怪,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空渐乌云密布,天雷滚滚,接着电闪雷鸣,由远到近。瞬时,山谷之间伸手不见五指,豆大雨点随风就势倾盆而下,久旱干渴人们在大雨中欢呼着,嬉闹着。大家不停感谢玉皇大帝及诸位天神,都说太白爷神威再现。接着感谢胡县令,说是有德好官,一心为民,诚心所致,感天动地。雨还在下着,太白洞地离县城尚有三十余公里,不知道县城是否有雨,做法事的老道从太白洞龙潭中取出前来求雨放置器皿,说是这是汉江龙王的二个子孙虬龙,助老爷走一路下一路,待到山川河流饱满,只要对着这器皿说二声“下够了,不要下了”,雨可停,风可阻。

一路喜悦,一路凉爽的求雨队伍,欢天喜地往县城赶,一路看到久旱的庄稼、山林树木都沐浴在暴雨中,心里有说不出的欢畅,大家都又看到希望,看到了丰收。待到暮色,走到西乡县古城,看到暴雨使堰、塘暴涨,田、地荒野雨水四处流淌,沟渠黄水滚滚,金洋河、牧马河已经洪水滔滔,再不抓紧过河便桥将要被淹没。史记,该雨下了足足二天多,彻底解决西乡县及周地区旱情。这场雨为胡廷瑞赢得了声威;同是也坚定其在西乡干出一番事业的信心,他相信赤胆忠心,一心为民,神灵有知,皇天可鉴。在后来胡知县修筑县城南河坝河堤防水患,史称“胡公堤”坝;铸“铁牛镇水”等等均已成为西乡县名胜古迹。其在西乡县历史中政绩卓著、清廉有为,在时光进入公元2008年,西乡县政府派员寻访安徽黟县人胡廷瑞其后人,相邀其家人来故地重游,以示西乡人饮水思源的感恩之情,也由此可见西乡人的厚重。

话说,胡廷瑞求雨结束后,按照太白洞老道的交待,在七天后,要将求雨借来地龙子龙孙送回去,就安排人将装有神灵器皿供好,焚香祷告礼拜完毕后,让二个衙役送其回太白洞龙潭。这两个衙役,承担此苦差,早就满肚子不高兴,埋怨老爷唯独看上自己。二人一早走,走走歇息,待走到古城时,已是早晨九点,日上三竿。火红的太阳,炙热难耐,刚好看到古城古井有棵参天古树,硕大树冠,若雨伞一般,撑起半亩地大的树荫,二人相机就此歇息一番再走。在饮罢凉兹兹的古井水后,来了精神,其中一人感到口中寡淡,不如各沽上一斤古城黄酒,喝过后人赶路也不乏困,人也来劲,说时这喉头上的酒虫,已开始痒痒了。当二人都喝下一斤黄酒时,浑身通泰,不由自主地睡着了。不知睡得有多久,当地百姓挑水说话声,吵醒他们,这时一看太阳,日头已开始偏西了,知道闯祸了,今日是交不了差了,老爷是要打板子的。其中一个衙役灵机一动,反正是要挨板子,不如看看器皿内到底是何神圣,再做打算。趁附近没人,三下五除二,拆解开包裹物件,打开是一口瓷罐,坛子里半坛子清水二尾金鱼,游来游去,二人相识一笑,计上心来,直道是何方圣神,原来是区区尔。于是将瓦罐之水之鱼,悉数倾倒古井里,然后启程继续走,待到山坡荒凉无人烟处,扔掉瓦罐砸烂,寻一处僻静处休息,待到常时返程时辰,才返回县衙交差。

等到汉江龙王给胡廷瑞托梦告知时,事情已成定居,尽管两个偷懒的衙役受到重罚,但是汉江龙王两子孙从此就定居在古城古井里了。以后每年天旱,地方官员均要到古井来祭祀求雨。古井也成为地方官员官德、诚信、民意的一个晴雨表。

随着文明开化,科学知识传播,民国后求雨祭祀活动鲜有,但西乡人远近人都是知道这口古井的神奇。

解放后,每遇到久旱不雨时,父老乡亲就会组织人,在暑热时节正午时侯去淘井。清理井底淤泥等杂物,每年清理上来都有钢笔、几分的钢镚、扁担铁钩等;每次水井清理完毕不久总有大雨下,确实很神奇灵验。这些都是未出乡关时候的传说、记忆。

一口哺育人才辈出的老井。古井水位高于金洋河(古洋水)水平面,井水实乃泉水,古树活着时,常时井水满溢外流。四周村庄百姓人家均以饮古井水为益,从老辈人口中说起古井水的优质,就自豪无限。原因是古井周围几平方公里,从未出现过智障或发育不全的人出现。就是医疗不发达地民国时生人,凡知道有因高烧等原因,导致哑巴等疾病出现,也从来没有出现智障(傻子)人,就是极个别因病致残成为哑巴的人,均也是十分聪明的主,老人们就可以举一大堆活例子。

古井所在地叫古城,也是西乡县远近闻名人才辈出地方,大多数人均认为,这是受古井水滋养的结果,古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拒不完全统计,古城这地方人杰地灵,各行各业各类人才辈出,按照当今世俗的人才标准来讲,科级最多,大概十几个;县处级近十个;厅局有几个。这么个弹丸之地,能出现如此多人才,其实也是反映了古城亘古以来,百姓传统上重视教育的结果。现如今的古城人,在商业、修理、烹饪业颇有建树者也不在少数,在县域内、行业内均十分有名气。这些饮古井水成长起来的人,都以优秀的表现来回报了古井哺育之恩。

随着时代的变革,古井也时过境迁,古城人均已用上自来水,虽然没有古井水好,但确已很方便,不用挑水。古井如今显得有些孤寂、落破。古井边上的古树因为善男信女烧香叩拜,导致树根部,逐渐被烧出一个窟窿。愚昧的人们每次烧香,为表虔诚,把香蜡纸火,直接通过树根部的窟窿,放在里面焚烧拜祭。终于古树枯死了。有一年,在一个雷雨天,电闪雷鸣一阵轰响后,古树主杆被劈为几节。古树枯树雷击后,成为百姓灶中柴薪,但大家逐渐发现古井的水越来越深了,以往俯下身子一桶水就提起来,如今必须要一个2米的绳子拴住水桶,才能提起桶水,人们后悔,可惜千年古木永远不复存在了,时空不能倒置,古树不能复活,唯有加倍护珍惜这口传承几千载的古井……。

每每在外飘荡的岁月里,常是记忆深处浮现出一幅情景。每年白露时节,古井四周村落的老年妇女、男人,不辞路途遥远、辛苦,一定要来古井,挑上一担水回去,翻腾、浸泡酸菜。用她(他)们的话说,这是“圣水”,不是一般水井所能比较的,用它的水浸泡的酸坛子(酸菜坛)是常年不坏的,有的人家酸菜坛子因此能传承几辈人,都没有坏过。常是在梦中看到,因为汉中西乡县成为中国著名茶乡,古井水,因其天然优质矿物质成分,成为中国名茶——汉中仙豪(午子仙毫)首选沏茶水,唯有它的水质,才能沏出午子仙毫茶至真至纯的清馨、芳香、甘醇;梦中还看到古井成为古城——平西古城(定远侯班超封城)的又一处遗址,被人膜拜,受到当地政府保护……。

啊,古井!我生命的源泉地……。

(李富根,笔名:李铭,陕西汉中西乡县人。现在职中铁航空港集团重庆第四分公司,曾就职中铁一局一公司、中铁航空港一公司。参加过宝中铁路、南疆铁路、神延铁路、西安绕城铁路、精伊霍铁路、哈大客专、西平铁路等多条铁路建设。其系甘肃省文学联合会庆阳市分会副主席,汉中作协会员。通联:)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19583/

桑梓古井的评论 (共 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