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何时,和而不同

2012-11-20 05:46 作者:湾流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有着很深的寓意,不仅指人的相处之道。

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对立产生和谐”。我理解这“对立”的含义是“不同”。最典型的例子是交响乐,几十种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频、音质、音色、音调完全不同,恰恰是这不同汇成了气势恢宏,精美绝伦的动人乐章。“大珠小珠落玉盘,此时无声胜有声”,其中的“大、小”和“有、无”是艺术和美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生成了生态的和谐,它们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如果灭掉了食肉动物,那么食草动物就会过度繁衍,吃光了所有的草之后将自行灭绝。由此看来,整齐划一的“同”的最终结果将是一片死寂。

希特勒主张世界上只存在纯种的雅利安人,将其他的“劣种人”一律杀光;布尔布特主张社会中只存在“纯粹的共产主义者”,将有“杂念”的人统统翦除。结果是制造了巨大的人间悲剧后,他们自己灭亡了。

只允许有一种声音,只允许有一个想法,只允许有一类行为,只允许有一种主张。甚至,服装成了一种颜色,头发成了一种形式,锅里只有一种食物,脸上只有一种表情,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生机的窒息,意味着愚昧和残忍。即使是绝对要整齐划一的军队,也要有不同的兵种,不同的装备,不同的级别,不同的战术。

中国历史上,强大的秦国先后灭掉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建立了高度整齐划一的大秦,但它只维持了十几年。西汉本来国力强盛,汉武帝执意推崇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此后,秉承着“独尊”的两千多年的封建中央集权周而复始的生生灭灭,始终跳不出走向衰败的窠臼。世界各国,远的不说,前苏联高度一致的统治涵盖东欧,貌似强大的阵营一朝坍塌;萨达姆的“绝对忠诚”顷刻众叛亲离,“高度一致”的统治使得本应富庶的伊拉克一片凋零;还有布尔布特,还有卡扎菲,还有穆巴拉克,还有巴沙尔······

够“一百担豆子”了么?我不明白,中国为什么要么是“高度一致”,万马齐喑,要么是殊死争斗,势不两立。要么是所有的人拿着一样的乐器,奏出呆板一致的调子;要么你敲你的桶,我打我的盆,杂乱无章。一旦有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什么都一致了,裤子都是一样的肥瘦了;一旦“开放”了,所有的主张都有着各自的绝对正确。达尔文是愚蠢的,因斯坦是愚蠢的,马克思是愚蠢的,唯物论是愚蠢的···问题的实质无非是要你自己的主张一统天下么,无非是要和你的意见高度一致么,这和上述的“伟人们”的主张岂不是异曲同工?如果是你坐了天下,岂不是要“罢黜百家,独尊汝术”?鲁迅先生说过:在中国,得势了的人是从来不讲中庸的,等到了讲中庸的时候早已是大势已去。早在国民党如日中天的时候,和共产党谈判都是假的,一心想着消灭共产党而一统天下。等到了国民党大势已去,找共产党谈判的时候,对方一心想着“追穷寇”从而一统天下,谁和你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等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候才想到了兼容与和谐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和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30年—前470年)是同时代的人,这就是说在2500多年以前,相互隔绝的东西方文明同时具有了领悟“对立产生和谐”的智慧。经历了漫长历史岁月,西方将这种智慧逐渐演绎到了自己的政治生活和社会人文当中,从分权体制到民主制度到人文理念,“和而不同”促成了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促成了社会的和谐和繁荣。在正义、公平、诚信的信仰之下,人们选择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各自的花园里绽放着不同的艳丽,这些共同构成了天的生机和靓丽。东方呢?儒家主张成为了历代统治者的“镇宅之宝”后,和而不同成了“谦谦君子”们的装饰。东方人的骨子里都认为自己是“老大”,他们将不同衍化为各自独尊的对立,将翦除对方平定天下作为终生的事业。于是有了一次次惨烈的征战,一个个诡异的阴谋,一场场虚伪的大戏,一轮轮混乱和衰败。

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总是感到压抑、紧张、烦躁、沮丧?是因为我们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世界不能升华为“和”。见到和自己意见不同的文字就怒火中烧,就破口大骂;见到和自己主张相左的人就恨恨于心,就耿耿于怀。就是希望曲意相迎,就是喜欢献媚奉承,这哪里会有什么和谐?毛泽东是一国之君,心情好么?他时时处处感到有与己不同,他不能容忍这种不同,于是不停地清肃,待到了“天下大同”之时,也正是他孤家寡人之日。

中国的文化当中有“中庸”、“和”、“仁”等理念的倡导,可这个民族总是口是心非,总是嘴上说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夫妻和睦是摆给人看的,实际早已是同床异;兴隆发达是说给人听的,实际早已是穷途末路;廉政清明是拿来宣传的,贪渎腐败无处不在;诚信善良是印在课本上念的,坑蒙拐骗才是社会的现实。这种阳奉阴违或是违心屈于“大同”的结果,或是出于“面子”——还是违心趋同——的需要而为。

当下的中国已有相当规模的社会化大生产,但它的民众意识还是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人们只是低着头逐利,从不仰望星空;他们两耳充塞市井的嘈杂,无从听到天籁之音;他们一心想着权利和金钱,终生匍匐在污浊之中;他们用生命的耗费换来了金钱,而用金钱买到的是沮丧和惊恐。

看似精明,就是没有“和”的智慧;什么都懂,就是不能应对生命中的“不同”;说起什么都头头是道,就是走不出心灵的阴霾;教育别人一本正经,轮到自己一塌糊涂。我们紧握不放的东西,恰恰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我们自己制造的围栏,就是走不出来;和煦的阳光照不到我们的灵魂,温暖的春风吹不进我们的心间。所以,我们没有和而不同的胸襟,我们领悟不到美的真谛。

这种情形还要持续多久?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18901/

何时,和而不同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