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毕业前后

2012-10-28 11:39 作者:赵某某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这的确是包含人生哲理名言。对于我们当代青年,大学毕业后往哪里去,不就是人生几十年最关键的一步吗?

在我从童年到青岁月的印象中,安康的气候似乎是越来越热了。2008年考上安康学院后,每年的六七月份,都是酷热难耐。宿舍里的两个风扇没日没的吹着,也难解我们的暑热。我又是一个特别怕热、又特别流汗的人,于是,每天就不停的洗脸,不停的流汗。除了吃饭,几乎都不下楼。今年的天,安康似乎没那么热了,季也特别长,差不多是晴两天就下两天雨。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过得还算舒坦。

可是一想起我们这一届大学生的命运,又不禁感叹自己生不逢时了。高考那年,是历年考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很多同学因此调档没考上大学,我有幸稀里糊涂的上了“二本”,只是,等到我毕业的时候,又面临着一次就业的高峰。加上学文的,本来就不好就业,很难找到跟自己专业相符的岗位。于是,大四这年,大家都在报名参加各种国家、省级的考试,希望能在大学生毕业潮中争取到一席之地,尽管,人多肉少,考上的也是寥寥无几,但是,大家都在考,你不考也就失去了一次机会。万一考不上“铁饭碗”,也只能先找个“泥饭碗”端着,再谋发展的机会。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又拼命工作挣钱,供我们上大学。大学毕业,就是二十多岁的成年人了,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我们都应该在谋到一份职业,从此自立于社会呀!否则,即使家中有钱,即使父母有能力养活我们,我们大小伙子大姑娘们,还好意思呆在家中吃闲饭,当“啃老族”吗?

人生路上,常常有很多“偶然”,改变了你的预想和走向。我现在的工作,就是在完全没有预想过的情况下遇上了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几个月前,正当我在网上海投简历却杳无音信的那段时间,突然接到一个同学的电话,说是学校就业处那边有一个不错的文化单位在招人,问我要不要去。我没怎么想,就投了份简历。没曾想,就这一份简历,带我来到了现在的单位。不管单位怎么样,反正我是来了。虽然目前还不是正式编制,不好说这究竟是不是我的幸运,但毕竟是政府机关,发展的前景还是看好的。

上个周,学校举行毕业典礼,作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我不得不跟单位请了几天假回校,办一系列毕业手续。那几天,我们不停地穿梭于学校的各个部门,不停地排队盖章。偶尔看见有个同学老远的在跟你打招呼,走近仔细一看,才认出来是同班同学。果然毕业的时候,大家的变化都很大,尤其是形象。寒暄几句之后又匆匆告别,继续去排下一个部门。

一切都是那么匆忙,连集体的散伙饭都没有组织起来,只有拍学士服照的时候,大家才互看了一眼。再后来,就是收拾行囊,打包回家,迎接青春的散场。原以为,相处四年的同学猛然要各奔东西,也许从此再也不会相见,大家会非常不舍,忍不住伤心、掉眼泪,没想到,大家都很平静,没有一点伤感的感觉,仿佛这不是毕业,不是告别,而是像到周末了,大家各自回家,收假的时候还会再回来。没有分开的感觉,仿佛从来不曾要离去。

临行前,和相好的舍友去看望了几位老师,他们有的代过课,有的虽没代过课但偶然认识了,一直对我们很好。老师对我们热情鼓励,说了不少到社会上应该注意的事,有的还送了自己出版的书。这个时候,我们感到老师们就像父兄一样,总希望自己的儿女、弟妹走上社会一切都顺利,他们似乎也就心安理得了。

周末,办完各种手续,大家就依依不舍地离开生活了四年的校园,各自奔向不同的地方。我们就像一个窝里的小,一个潭里的小鱼,长大后就各自奔向远方,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别了,我的母校;别了,我熟悉的老师、同学们!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我们一行三人,拿着大包小包,坐上汽车赶回单位。雨天,人特别乏,特别是在忙活了几天之后。一上车,我就忍不住困倦,靠在窗边休憩,那两个同学和我前排的女乘客有一阵没一阵的聊着。

下了高速,车子一开始拐弯,我就知道快到我工作的镇上了。我使劲让自己清醒过来,等着一会儿下车。睁开眼那会儿,我不禁惊讶起来,来这里快一个月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清新、这么明丽的景色!肯定是下过雨的缘故,到处都是鲜亮的绿色。那山上的树林,虽然紧凑,但是仿佛一朵一朵的,分外分明。那茶园,丘陵似地一道一道,格外整齐可爱。那水,被小岛屿隔成一块一块的,好似一个个的绿池塘,在青山的包裹中,那几抹绿似羞的还有一点泛蓝,与山顶上的白色雾气相辉映,好似一片人间仙境。而我们恰是一群闯入仙境的凡人,在这片灵动的山水中,洗掉铅华,超脱俗世。所有的倦意,所有的烦愁,在撞见这片绿色、呼入这片空气的那一刻,就瞬间消逝。真想马上下车走走,好好享受一下这难得的时刻。原来,这个小镇的风光是只有在雨后才显现出美来的,我像是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似的喜不自禁。

安康这个小城,相对于大城市,生活节奏比较慢,我现在所在的这个小镇更是这样。坐山面水,是个难得的修身养性的好去处。住在这里的人,心态都十分的平和、乐观,就像这里的山水,波澜不惊、成熟稳重,既有北方的壮美大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秀灵动。这也正是我们所需要历练的品质。有位老师说,当年他们年轻的时候,就曾和友人一起泛舟于这片湖上,吟诗作对,互道人生。听着他们的故事,想象着当时的情景,我好像就站在码头上,看着他们的小船正向我慢慢的划来……

刚来单位的那段日子,轻松而又忐忑的过着。轻松是因为刚到单位,人、事都比较陌生,为了让我们能尽快熟悉这里的一切,就没有安排我们干什么。轻松的时候,其实心里十分忐忑。总想着为什么人家都有事干,而我却是一个大闲人。只有有事情干时,心里才有踏实的感觉,哪怕事情有多繁琐、多难办,一想到可以实现一点自己的价值,能出一份力,就很开心。

初来社会,总有一些不习惯,尽管同事常问是否习惯这里的生活,我们的答案永远是肯定。比如,如何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如何为自己争取、如何拒绝,说话办事的分寸如何把握,等等。这些东西,在学校老师没有具体教过,在家父母也没教过。因此,每次面对这些的时候都是诚惶诚恐的,总是担心话没说清楚让人听不懂,或者不小心事没办好得罪人。有时候,也因为一句话说错了,很长时间心里都不舒服,总想着别人肯定对我的印象大打折扣了,或者把我放在了他的对立面。

社会中的烦恼也不止这些,饭桌上的事情更是让人头疼。

2012年的某一天,这天,我人生22个年头里第一次喝了点白酒。就为了领导的一句话——“认识这些人对你们有好处”。于是,每人敬了一杯,于是,果不其然的晕了,于是,一个劲儿的灌自己茶水,希望能稀释身体里的酒精。

以前,大人们喝酒的时候,我总是闻不惯那些酒味,就觉得酒有什么好喝的!不光苦、辣、难以下咽,而且喝多了会难受,会吐的到处都是,会失态、耍酒疯,更会伤身体。我不明白饭桌上为什么一定要有酒这种东西,不明白为什么大家会选择这种东西从古至今的延续下来。

酒不是饮料。饮料喝多了,肚子会胀;但是酒喝多了,人是会醉的。有些人喝酒爱“上脸”,两杯下肚,从额头到脖子,全都红了,有时甚至红里发黑,看着还以为喝了多少呢!甚是吓人!有的人说,喝酒爱上脸的人,酒量不行,喝多了容易出事;还有的人说,喝酒爱上脸,是因为他自己把身体里的酒精都排出体外了,所以,不会有事,也更说明他能喝。事实到底怎样,我这个外行是不懂了。

大学毕业前,我确实是没喝过白酒,虽然尝过,知道酒是什么味儿。毕业后的现在,我没想到我会留在安康,没想到我会在乡镇工作,更没想到平时会这么频繁地与酒打交道。刚开始的时候,总以自己刚毕业,确实不会喝酒为借口,以饮料代之,尽管饮料喝多了也难受。但是,久而久之,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实在是推脱不掉了,而且自己的领导也在跟你说“多少喝点”。好吧,喝就喝吧,大不了倒地不醒,他们下次就知道了。

喝白酒,一般都用那种白色的小瓷盅。给自己倒了半杯,在领导的示意下,很忐忑的敬了对方一杯。酒真的很难喝!抿了一小口,以为可以了事。可是,大家的标准都是要一杯见底。没办法,对方死活让喝完。喝完就喝完,一口下去,真够辣的,再喝口茶压压。跟一个人喝了还不算,还得跟桌上的其他人都喝,他们把这叫做“打通关”。因为,你跟这个人喝了,跟那个没喝,就伤了人家的面子。而且,敬酒的时候不只是和对方喝杯酒,还得有敬酒词,你要说的让人家觉得值得跟你喝这一杯才行。这就很难为人了,就是没话也要找话。遇见人好的,不用说啥人家就爽快的跟你喝了;遇见难缠的,就会故意刁难你,死活不端起杯子,然后,你就端着自己的杯子,站在旁边,手足无措,尴尬的不行。这时候,倘若有人看不下去,出来打圆场,或者劝对方喝了这杯,或者故意岔开话题,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开,你这杯就不用敬了。

酒桌上的礼仪实在是多。比如,和领导喝酒,领导可以随意,自己决定喝多少剩多少,而你必须一饮而尽。领导跟你喝酒,你必须站起来以示敬意,领导让你坐下你才能坐下。跟领导碰杯的时候,你的杯口一定要低于领导的杯口。领导喝完酒,你得赶紧再给他把酒添上。而且,民间流行很多关于喝酒的段子,比如:“能喝白酒喝红酒,这样的干部要调走;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半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要提升”。这虽然是玩笑话,但恐怕也不是全无道理。听老师说,有个学生到了机关后,因为不会抽烟喝酒应酬,工作再努力就是和领导难以亲近,遇到外出考察之类美差,领导就不带你;到了提拔干部时也难免吃亏。为了自己的前程,只好下决心练酒量。既然走上这条路了,谁不希望走的更顺些、更快些?如果你到四五十岁了还是个老“干事”,被年轻的领导使来使去,那心里能好受吗?有的毕业生在仕途干得好,当了科长、处长,进城开会看老师,吃饭时就求老师千万别劝酒,让他轻轻松松地吃顿饭。看来,官场的酒席应酬有时还真的是让身在其中的某些人无可奈何啊!诸如此类,还得用心观察,虚心学习呢!

酒场的尴尬,让我一下又回想到上大学前在农村的生活。

我家住在通村公路边,父亲在外忙活,母亲在家就开个小店,卖些零碎杂物挣点小钱补贴家用。几乎所有的乡镇商店都离不开酒,我见过的酒除了商店里卖的“五里稠酒”、啤酒、白酒外,还有自家酿制的高粱酒、柿子酒、麦子酒、米酒。

“五里稠酒”算是安康的一个特色酒,小的时候经常见。“五里稠酒”的名字是源于它的产地,在安康城西,有一个地方叫做五里,它是一个小镇。这个酒的包装很特别,小时候大家都买过那种袋装酱油,这个酒的包装跟袋装酱油的包装一样,是一袋一袋的。我记得当时这一袋酒是五毛钱,很便宜,酒劲不是很大,因此,每逢下午,就有一群干了一天活的农民来商店里买上一袋稠酒,再要一包方便面,就着方便面喝上一袋稠酒,既能解乏,又能管饱,在当时,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再后来,大家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就开始喝啤酒了。当时的啤酒一瓶一块六,也不算贵。逢年过节,大家都喝啤酒。大人多喝点,小孩少喝点,老少皆宜,也不太容易醉。

安康人,尤其是农村人,最喜欢酿酒。高粱、柿子、小麦,都可以拿来酿酒。小时候,我们经常参与这项劳动。提前把这些材料放在一个大的容器里,农村人叫做“木缫”。沤上一段时间,等它发酵,发酵好了,再在自家院子里临时搭上一个灶台,底下填火,上面放铁锅,锅里加满水,再把发酵好的材料装在一个小一点的木制的桶里,放在锅中,再在桶的顶部放上一个铁锅,锅里还加上水。木桶的边上会插上一个小竹筒,这个中空的小竹筒就负责“出酒”。刚酿出来的和最后酿出来的酒,没什么酒劲,还有点甜丝丝的,这时大人们都会叫小孩儿来喝,小孩儿们就像喝糖水一样不亦乐乎。孩子们喜欢这项活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酿酒的过程中,可以在“锅筒(烧火的地方)”里烤吃的,把带壳的玉米、土豆、红薯,埋在红灰里,不一会就烤熟了,孩子们争着抢着,为酿酒又增加了许多乐趣。

米酒算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几乎家家都有。平时,早上大人们要下地干活,会先冲上一碗垫垫肚子,等活儿干完了,再回家给孩子们做早饭。家里来客人了,会打几个鸡蛋、放点白糖在米酒里,端上一碗,算是迎接。女人们坐月子的时候,饮食和平时也是不一样的。她们会烙些饼子,然后把饼子泡在米酒里吃,听说这样特别能补充营养。

白酒,尤其是盒装酒,在农村是九十年代才流行起来的。以前的时候,过年不怎么喝白酒,基本上都喝的自家酿的酒。逢年过节送的礼里面的白酒,都是怎么送来,再怎么送回去。现在,农村人也开始讲究起来,喝酒不喝自家酿的,也不喝啤的,就喝白酒。白酒度数很高,也很容易醉。酒桌上也总是见人洋相百出。男人们和会喝点酒的女人们一般都喝白酒,不会喝酒的女人和小孩就喝饮料。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从造字时期开始,就已经有了酒的存在。喝酒的人,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各行各业。但凡文人墨客,大都以善酒著称,李白、陶渊明,就连柔柔弱弱的女士李清照也喜欢酒。喝点酒,诗词歌赋都有思路了,所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嘛!皇帝犒赏三军、宴请群臣,靠的是酒。祭祀的时候,也必须要有酒。“大口饮酒,大块吃肉”,“跟着我吃香的,喝辣的”,这些俗语也反映了底层人民对酒的热衷。酒在生活中,成了大家必不可少的一样物品。

酒这种东西,之所以能流传这么久、这么广泛,有它的意义在。因为,酒里有所寄托。我之所以不喜欢酒,也只是因为我不会喝酒。但是,我不能否定酒对于人们的意义。

刚入社会的大学生就像是没见过大河的旱鸭子,一个人颤颤巍巍的上了条小木船,站在中间,看着满江的水,动都不敢动,往左了怕翻船,往右了也怕翻船。有人跟你说,人不能改变环境,就要想办法去适应环境。也有人说,人不管身处任何环境,都应该保持自己原来的品性。我觉得,只要不负他人,不负自己,我就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形式只是其次。从学校走到社会,从小集体里面的一个人变成了大集体里的一份子,我该有自己的成长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07331/

毕业前后的评论 (共 1 条)

  • 梦天之蓝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