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村戏

2010-02-19 09:38 作者:樵夫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既没有电影,又没有电视的年月里,看村戏算得上是农村唯一的、高雅的文艺生活。那些年,几乎每个生产大队都有戏班子。但在一望无垠的汉江平原上,方圆百里,远近闻名,唱得最好的村戏要数安家洲的戏了。?

我的外婆家就住在安家洲。每逢过年,我总和哥哥姐姐们争着去外婆家拜年。好看上几场戏。我记得有一年正月初二,母亲让二哥瞒着我去外婆家拜年了,我知道后哭着闹着拼死拼活硬是顶风冒一个人撵了去。到了外婆家,我的衣裤全湿透了,手脚冻得像红萝卜。惹得外婆又是疼,又是埋怨:“唉,你妈也是的,让娃子们来看戏呗,还让一个来不让一个来的。”?

戏还没有开台的时候,我就和老表们扛着板凳随着人流朝戏场子涌去。?

戏场子就在大队部跟前,很宽敞,露天的,能容纳几百千把号人,最显眼的是戏台,搭得有一人多高,用砖和条石码的,很牢固,顶上还搭了油布,两边砌了砖墙。太阳还没露脸儿,戏场里早挤满了人。前边的人坐着椅子,中间的坐着条凳,后面的人站着,再后面的索性站在凳子上。有几个不懂事的孩童在人缝里嬉闹,引来一片斥责。戏场周围的树上还有三三两两的顽童在树丫里荡悠。?

安家洲的戏从不拖台。一阵“咚呛咚呛咚呛呛”的锣鼓钗子打过闹台。在悠扬的二胡、笛子声中,绛色的平绒帷幕徐徐地裂开一道缝,渐渐地越拉越大,于是仙境般的布景显山露水地映入人们的眼帘。?

上演是现代革命京剧《沙家浜》。演员上场了,粉了脸,化了妆,着了戏服,一字一板的,很像回事儿。胡传魁的草包相维妙维肖,刁德一的奸诈阴险让人切齿咬牙,阿庆嫂在察颜观色周旋应付……一会儿枪声大作,一会儿风平浪静;一会儿西皮流水,一会儿摇板慢板。戏装、道具、布景都很讲究,跟后来电影里的几乎没什么区别。所以,满场的老老少少都瞪大了眼睛生怕放过了一个情节、一个动作、一句台词,连吃奶的孩子也知趣地停止了哭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安家洲的戏果然有几分功底。演员们一长溜的台词直背得滚瓜烂熟,翻滚打斗走步圆场动作也十分老到娴熟。当然,偶尔也有个别主角打了耽搁,临时找个替角,免不了还出洋相。一次,扮演郭建光的角儿患了感冒,替角没唱上几句就忘了台词,报幕的又是两个外行,还在幕后争论着“括号里----不唱”,被“郭建光”听了去,也堂而皇之地扯长了腔调来了句“括号里不唱”,等台上台下的人反应过来后,直笑得前仰后合。?

说实话,小时候,我也不懂得什么演技,只是跟着大人凑热闹,现在看来,安家洲的戏除了字正腔圆,有招有式,认真投入外,演员的标致是无以类比的,有几个演员是我的亲戚,回家后卸了装,洗了油彩,一个个都是倩姐俏妹伟男子一表人材呢,因而,三乡五里的年轻人都愿徒步走上十里八里到安家洲看戏,以饱眼福。那时候人们编了一句顺口溜:“安洲的戏,孙店的台,不看轩庄的歪歪歪。”?

正月里,虽然地冻天寒,滴水成冰,但戏场里,男女老少的都抄着手,跺着脚,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戏。完全被戏里的人物、情节、场面所吸引和陶醉。安家洲的戏每年从腊月三十晚唱到开工才压台,正月十五还得唱上两天,很多戏迷几乎场场不挪。?

安家洲的村戏的确迷人,它给我的童年带去了许多欢乐。直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那一幕幕戏,一场场景仍像铭刻在我心里,怎么也抹不掉。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9408/

村戏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