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消逝的“东北城市禀赋”

2012-07-20 10:47 作者:白鸟群群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青年期我思想激烈,很看不惯所生活的长市有一条主街叫斯大林大街,原因是当时80年代刚开门,处处思想解放,我们觉得原来的苏联(当时还未分解)及斯大林都犯过错误呀。当年写诗歌,喜欢诗人,我曾经与一朋友说,可以改为“普希金大街”呀,为纪念苏联红军曾于1945年秋天解放这座城市,还有苏联50年代援建过这座城市,特别是汽车工业、重工业,当然,还有东北距离苏联近,历史和地缘文化历来也有许多接近的,20世纪里会俄语的比别处都多,藉此纪念中苏人民的文化与友谊

80年代“气压”不稳,一会左一会右的,街名改来改去,后来不知何时起改为“人民大街”,名字肯定没“问题”了,但毫无想象力、历史根据,试问那一条街路不是都可以叫“人民大街”吗?不确切。

再后来苏联“自毁”了自己的20世纪历史名城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等名城地名,复辟叫沙皇时期的”彼得堡”什么的,再后连国旗、国名都改过了,苏联和东欧打翻了自己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里“光荣与想”的奋斗历史,割断了昨天与今天间的宝贵联系……人类史真是一件“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

关于斯大林大街,上了年纪的老长春人都对它有很深的感情,1959年国庆十周年狂欢之,孩童的我曾在这里亲眼看到美不胜收的焰火、和欢欣鼓舞的工农和市民;60、70年代我无数次与工人、学生、市民参加大游行,鲜花、歌声,人间互,高度一致,此生不再回返光阴——后边的人们亦永远不能全部理解(我也不想向他们解释了)。今天我再看到“游行”,可能会联想到“闹事”、“闹剧”、“禁止”……

斯大林大街两旁,十里长街,原来有逶迤而去的两排巨大的历史树木北国白杨,后来统统砍伐了,栽上了一些纤纤小树苗,当时我看了很失望,觉得直到我的老年、白发苍苍的时候,这些小树也长不大,炎热的盛,再也别想再像从前靠坐在哪棵覆荫下休息一会儿……(“那时候长春树真多啊,”——我在北京遇到一位60年代曾在长春空军航校服役的老军人的赞叹。他说出往日长春的一个特征)。80年代后,街路的两旁有不少黄蔷薇,红蔷薇的树丛,黄蔷薇一开春天就深了,而红蔷薇后开,它一开花北方已经进入深夏。黄蔷薇开时非常像“乳黄的泡沫”在街路两旁荡漾。所以,我又觉得这条街从前改名可以叫“北国白杨大街”,而其后可以叫”黄蔷薇大街”。——当然都是身临其境才能有的随意遐想,文人之见,这里顺便说说。

长春有几条街路名字,我喜欢,如工农大路、解放大路、自由大路,(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革命历史,人民理想)、还有牡丹街、新民大街、东西民主大街,静安路……但太多街路采取移用、串用其他城市名字,如贵阳街、北京路、上海路、九台路……,除了幼小孩子长点地名知识,对成年人并无多少意义。大概当年“极左”,为保起地名“稳妥“安全起见(国内其他城市也是这个现象),坏处是不记录本地的历史、文化、民俗、人物、特点、城镇禀赋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长春90年代后修建一市民公园,很好,取名为“长春公园”,名字省脑省力,试问,如果上海修一公园,就叫“上海公园”?成都修一公园,就叫“成都公园”?——(90年代后的文化流失,乏文化,除了经济欲望以外丧失基本的人类文化、日常生活的丰沛想象能力)。

关于“文化广场”。长春历史上有一个著名而且有特点的巨大广场,名字叫地质宫广场,有几十年历史,追溯起来建于20世纪早期30年代之初,后来80年代学国内其他城市,纷纷建设“文化广场”(什么叫文化广场呢),而效仿改名为“文化广场”——文化什么?砍去了那里的四围历史树木巨大的白杨树群,半环绕的富有北国特色的丁香花树丛,适合东北天气候的松柏树带等,连草都拔光了,浇灌上一大片水泥,再铺上晴朗天气晃的人睁不开眼的瓷砖,树立了一个不伦不类的雕塑(多次经过问许多人也没弄清,究竟是火炬、还是一颗君子兰造型?象征什么)——可能我们对自己的城市、历史、与本地文化都没有信心,也不了解、不懂得去尊重自己原本已有的、独特的、可贵的北国城市建筑与历史里深藏的风貌……

但总体说,叫“文化广场”还不算太差,起码口头提倡了”文化”(我不是反对把一个广场建的漂亮些,现代些,而是觉得丢失了一个具有本土深远含义的广场名字,可惜了,因为长春的历史本来十分短暂,加起来才一两百年,所以要特别保护好原本的历史建筑、街道格局、城市树木,街路名称等,以深化与培植她的历史纵深感。——想起银川市就是保留老城、另建新城的)(说到建筑,可能我们往昔残留的那一点日、俄建筑都拆了,寥寥无几,要好好当“文物”保护)。

近年的另一“中国特色”,就是乏文化的房地产商乱起地名、甚至篡改城镇名、街路名,北京通州文物局的著名地方文史专家周良先生,曾很气愤房地产商乱起地名,如通州有个地方叫“北苑”小区,周良先生撰文一再申明,“苑”是清代皇宫贵族饲养野兽的地方,不适合命名人居的小区名字,可是今天北京到处在叫什么苑,最大的是位于京北的“天通苑”,住了几十万人(没文化的人给有文化的人起地名,传播无文化、混淆文化……)。

规范祖国基本的城市、街路、广场、住宅名称,把房地产商乱起的地名,虚假地名,瞎起哄地名,甚至有害地名,例如什么(扩大阶层差别的)“富豪花园”、“帝豪大厦”(中国哪来什么帝豪),什么一滴水也没有的“水上乐园”(误导),就连一棵“十年树木”也没有的“欧洲森林别墅”(此建筑与欧洲有什么关系),什么文题不通的“通典”(楼是什么通典),什么假“精英别墅”(经谁评定的, 谁是精英,别人是什么);乱学香港人用语混淆的毛病管楼房大厦叫什么“广场”(混淆街路、楼房之间区别惯例);以及某某公司花了钱买来的任意化企业公司化的公交站、地铁停靠站名;并随意篡改、遮蔽的原悠久街路、城镇历史名称;县里滥圈占了一块小块农民地皮就叫“开发区”;铺天盖地……重新审慎甄别,将假地名恢复、改写、取缔,——天!这些地名简直像当代的心灵废墟,城市污染,生态濒危,像我们生活里的万千不合理事物,何其罗列——是未来的少年们“考了多少年试”后,跌进真实社会后的一项沉重“城市社会生态学”的“绿色环保”任务!……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64157/

消逝的“东北城市禀赋”的评论 (共 6 条)

  • 风语
  • 浅笔抒写
  • 无名
  • 止
  • 湄儿
  • 着墨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