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禅与非禅

2012-07-10 15:16 作者:己沫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禅”除了古代的袭位制度的说法外,还为古印度梵语的汉语译音词“禅那”的简称,译为“思维修”或“静虑”,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原出自《奥义书》,为印度教术语,为“六支瑜伽”的第三支、“八支瑜伽”的第七支,是修习瑜伽的高级阶段。后为佛教所吸收,为“三无漏学”与“六度”之一,是佛教禅宗的一种修持方法。

何谓禅?佛教有言,禅是不能讲的。禅的境界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但是,“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禅的境界还是要借言语来说明。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何为非禅?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面对世人的各种欺压,不忍他,不让他,不避他,不由他,不耐他,不敬他就是代表内心不够澄澈,先要把自己的内心放空,才可修禅。我们都知道,达摩是中国禅宗始祖,慧可就是二祖,弘忍为五祖,神秀五祖弘忍座下的大弟子,讲经说法,教化四方在当时都被认为是五祖的传人。这时却从南方来了一个惠能,求法热忱,并不落人之后。当他见到五祖时,五祖曾试探他说:“南方人没有佛性。”当时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五祖经他这一反驳,知道这人是悟性极高,非常人所及。为了考验他的心志,就要他到柴房舂米,暂避众人耳目。后来,五祖令众人各举一偈,以为传法的依据,若是见性,即得衣钵,即成为五祖传人。这时大众都以为衣钵非神秀莫属,所以没有人敢与他竞争。当时,神秀日思量,终于提出一偈:“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一偈子,五祖认为虽然不错,但却仍未能见性。所以衣钵没有传给他。惠能在柴房里得悉此事,心想我也来呈一偈如何?遂央人替他把偈语题在墙上。这偈语是这样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见了,知道惠能已经见性最终把衣钵传给了他,于是他就成了六祖慧能。这可以说是禅与非禅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神秀和慧能的回答,就是非禅与禅的表现,神秀的回答虽然经久思量,却没能真正参透,禅的风格相当独特,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实是得其真机。他的原则是建立在“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上。内心有所束缚不得自由、为欲望驱使但行为上又渴望参禅的其实为非禅,真正的禅,不是听到,不是看到,不是学习得到,而是自己内心悟得到的。神秀参的就是非禅。

笔者认为,禅与非禅完全靠自身领会,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足够强大的心灵,看到万物最本真的样子,不为万物所驱使,自我消解烦恼与忧愁便是一种参透。无法拥有一颗平静的心,太多附加于身的东西,以欲制欲的方式并非参禅,禅的真正境界是“无”,而不是“有”。所以说,禅与非禅,不是简单字句可阐述,非禅是因为还没完全放下,而禅却是完全放下了,与庄子的齐同万物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获得的都是解脱。但是参禅的境界与齐同万物的思想却是有所不同的,参禅是一种对万物的完全解脱,而齐同万物却是一种在对事物的态度上平等对待而寻得的内心的平衡感,因为万物是无差别的,所以无需有自卑自傲自怜感。对世界万物进行自我释解,靠自己的心性领悟万物。但是这种没放下又不同于“没参禅”,“没参禅”与“非禅”是不同的。并不能说神秀没参禅,他参了,可以说他参的属于“非禅”。

有句话,“禅者心也,心中有禅,坐亦禅,立亦禅,行亦禅,睡亦禅,时时处处莫非禅也。禅也是顿生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人顿悟,得禅意。”像我这样,不懂禅,不参禅,却在谈禅的人即使学着去参禅,参的也是非禅,要是我真的能够参禅,那个时候我就不会在此大谈特谈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59937/

禅与非禅的评论 (共 4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