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涓涓细流入书海

2012-05-05 14:56 作者:碧海晴天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50年代初,我出生在故宫西北角的一个大杂院里,我那在中街饭馆当杂役的妈妈是我读书的启蒙者。她给我淘弄到许多小人书,岳飞,关羽,李逵,八戒都成了我的偶像。大院里一王姓哥哥常在老榆树下看书,妈妈也常叮咛我向王哥学习,那时我才五六岁呀。小学一二年级,我就会少吃一根冰棍去钟楼旁的小人书店看连环画。半个世纪过去了,一本叫<;<;闪电>;>;的小人书所描绘的流浪狗和铁路工人友谊故事记忆犹新。

60年代初,王家哥哥考上了一所北京的大学,全院轰动了,我也随父母前去祝贺,大哥哥还给了我一本<;<;人民文学>;>;,那年我11岁,硬是读了<;<;园园和她的朋友>;>;<;<;中行>;>;等小说,流沙河的诗也有印象。我迷恋上了书,常让我那当警察的给我借书。65年,<;<;海瑞罢官>;>;沸沸扬扬,我竟偷偷看了<;<;海瑞>;>;,可惜,年龄太小了,没看明白。只能继续有滋有味的欣赏<;<;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幽灵岛>;>;等书。不久,高音喇叭满街叫,还有了枪炮声,我蜷缩在狭窄的小屋中,蜷缩着我那瘦瘦的少年的身体,悄悄的读着我的书,几年没上课,书可没少读:<;<;红与黑>;>;<;<;包法利夫人>;>;<;<;子>;>;<;<;骆驼祥子>;>;<;<;猎人笔记>;>;甚至还有一册线装的《史记》。由于书,甚至在操家的院子中,趁戴红袖标的人不注意,以少年的敏捷顺走几本发“黄”的书,跑到一个僻静的角落,多在残破的城墙下,狠狠的读起来,忘了饥渴。晚上,回到家,扒拉几口饭,喝缸水,又躲在我那小屋,甚至,在被窝里打着手电读。我的眼睛近视了,不合时宜的戴上了眼镜。又被小伙伴们送了“书迷”的雅号。

70年代初,我和十几名同学来到了哈达岭下的一个小山村插队。知青生活的清苦和劳累也没有使我放弃对书的喜爱,一盏油灯,伴我夜读,一个窝头,解我饥饿。传抄《第二次握手》《绿色尸体》也成了我和伙伴们的乐事。74年天的一场大火,烧光了我们的三间草房,我流泪了,我是对我那半箱子书流泪呀。

那个年代,借本书多难啊,何况又在那闭塞的大山里。邮信求借,借到了昭盟,黑河的同学。那也看了《青年近卫军》《铁流》《呐喊》等书,甚至在一老乡家看了《能人寺》《十粒金丹》等稀缺之书,大队的一个老会记借我一本58年出版的《民兵训练手册》那红黄两色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对比,至今没忘。漫长的知青生活,我从没消沉,是书给我希冀,力量,伴我度过了那个年代。

77年我考上了大学,当上了人民教师,更是离不开那些让我痴迷的书籍了。节假日,我会骑上我的车,到五里河,小河沿,丁香湖去看书,别有一番滋味。当然,我的阅读,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了变化,去掉业务书籍,也更倾向那些人物传记了,历史了等。

涓涓细流入书海,我上了30多年语文课,我的学生爱听我的课。我几次到外支教,记得在可可托海授课时,那里的老师说我有学问,其实,我明白,我只是多读写杂书罢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30265/

涓涓细流入书海的评论 (共 1 条)

  • 明月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