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平凡的世界平凡之路序

2018-02-08 21:06 作者: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平凡的世界平凡之路 序

谨以此序篇献给曾被《平凡的世界》激励过的灵魂;献给正在探寻生命的意义的年轻人,献给同名电视剧组,希望能为下一部作品的拍摄提供一点微不足道的建议。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每天都要发生许多变化,有人倒霉了;有人走运了;有人在创造历史,历史也在成全或抛弃某些人。每一分钟都有新的生命欣喜地降生到这个世界,同时也把另一些人送进坟墓。这边万里无云,阳光灿烂;那边就可能风云骤起,地裂山崩。世界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变化是缓慢的。今天和昨天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明天也可能和今天一样。也许人一生仅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的瞬间——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无奇中度过……

不过,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沽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相信每一位熟读《平凡的世界》的读者都会对书中的这段话留下深刻的印象。是的, 一个时代总会有一部部浸透着生命力的经典去记录那些历史年轮的碎片,从我国的《红楼》到苏联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再到近代我国尚未完成的作品《创业史》,再到这部序的主角《平凡的世界》,它们无疑是其中绚丽的几颗明珠。(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次次读完原著后,心情总是久久无法平静,对于这部鸿篇巨著,心里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但究竟是什么呢?我尽我所能查遍了小说主人公孙少平人物原型王天乐的有限资料,终于找到了这点缺憾,在下不才,冒险续写了这部续篇,希望能帮助和我一样的读者给以心灵的安慰。

对于这部续集,借用路遥老师当年最引用的托马斯.曼的话来说:“终于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只要能完成,它也就是好的。”本续篇的完成历时接近一年,大约十一万字。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现在笔者时间实在是紧迫,不得不删掉了三分之一的内容,删掉的内容中大多属于较为沉重的部分,也就是记录磨难的部分。这样一来,虽然勉强可以划上句号,但是却使它与原著的距离更大了,导致很多读者看完后难以找回当年读原著的感觉(因为续篇中对磨难的描写实在太少了),对此笔者深感抱歉。

不得不说,在本部小说之前,笔者没有任何写作中长篇小说的经验。为了尽可能将它与原著的差距从十万九千里缩小为十万八千里,笔者在写作一些部分时,重新应用了原著中的部分语段,迫于书中环境的改变,部分语段应用时也做了部分调整,希望读者能够透过这些熟悉的语段找回当年的记忆。但是,

能够再度借用原著的部分又是那么有限,笔者不得不在一些地方利用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书中环境的想象,希望路遥老师能够原谅我的罪过。

除此之外,笔者还应用了汪国真、钱钟书先生等少量的诗句,名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追风筝的人》等著作中的名句。还有,既然这是一个平凡的世界,所以笔者还借用了许多生活中佚名作家以

及佚名小作家的片段,笔者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激。这部续篇的完成,严格的说,笔者仅仅完成了三分之一的任务,书中大多催人奋进的话语,比如三十三和三十四章中孙少平对自己生活的总结都出自王天乐和路遥老师之口。因此,在每章的前面,我都留下了“原著路遥”的字迹,而不是笔者的名字。(当然,笔者也不配。)

正如路遥老师在他的创造手迹中说的:“《平凡的世界》的人物运动河流分别以孙少安、孙少平为中心的两条近景上的主流.以田福军为中心的一条远景上的主流,这三条河流都有各自的河床,但不时分别混合在一起流动,而孙少平这条河流在三条河流中处于最中心的位置。”铺开的这些主轴就是以农村

劳动的孙少安为主线的双水村的生活,以外出上学和打工的孙少平为主线的城镇生活,以田福军为主线的领导阶层的纷争与决断.三条线索牵引出城乡各个阶层人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层面的变迁.而孙少平这条主线,最为光彩,最为凸显。在平凡的人生苦难之后,将在苦难中升华人生的特别境地。

这也正是本续篇的核心思想所在,按照王天乐的描述,《平凡的世界》原本框架为《黄土》《黑金》《大城市》,但最后由于路遥老师对大城市的陌生,《大城市》暂时被舍弃,主人公孙少平的命运被限制在了大牙湾煤矿,随之,也就发生了那场改变他和田晓霞命运的洪水。

笔者思前想后,要想最大限度的缩小与原著的差距,最好的办法还是以原型人物为核心。而在现实中,孙少平的原型人物王天乐最终从大牙湾煤矿被调到《延安日报》社当记者。所以,笔者使用了《大城市》作为本续篇的后半部分,当然,要想唤醒孙少平对大城市的向往,必须复活田晓霞,这是我选择晓霞获救的最重要原因。另外,地委书记“田福军”的形象是由原青海省书记白恩培、原陕西省纪检委

书记李焕政、冯文德三个人合成的,孙少安、田润叶、孙玉厚、田晓霞的原型人物老师生前并未明确交待,但据笔者估计:孙少安的原型人物可追溯到《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另外,还有路遥老师自身的一些影子,一些他对于自己如果没有出走而选择留在农村的假设(从他对孙少安放弃上中学时的描写上就可看出这点);田润叶的形象可追溯到《创业史》中的徐改霞和路遥老师远房叔叔家的三姐——竹子,

下面是老师和王天乐的一次谈话“你一定要记住,三姐对咱们兄妹来说那是圣母。那时候咱家穷,村里人看不起咱,唯有三姐对咱们最好——三姐的漂亮在前后沟里都是出名的,就像陕北初开的桃花一样。等咱一切好起来后,咱俩一定要在兰州找到三姐。你知道吧,我的小说里的人物,凡是写漂亮女孩子

大都是用三姐的外形。”孙玉厚的形象可源于《创业史》中的梁三老汉以及路遥老师的父亲;田晓霞的人物形象较为复杂,估测可能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妮亚、《在困难的日子里》中的吴亚玲、《人生》中的黄亚萍以及上面提到的三姐竹子等等人物合成的。

下面,笔者介绍一下续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省去的三分之一内容。

就先从武惠良和杜丽丽说起,笔者采用了老师的一篇中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中的创作思想,从武惠良落笔,最终留下了较为理想的结局。

为了进一步体现八十年代后期农村生活的变化,笔者欲对一些小人物进行部分描写,如田海民、田福堂、金俊山、孙玉亭等等,但迫于时间关系,笔者最终只对田海民进行了描写。当然,这还远远不够,如果日后能出第三稿,一定对此作大力补充。

同样,为了体现一些当代青年外出求学的烦扰,笔者对孙兰香、金秀作了进一步延伸,其中对金秀面对生活的抉择,尤其下了一番笔墨。

对于老一代农民孙玉厚,笔者从自己的爷爷身上看到了他的影子。应该说,对于这个人物,笔者心中有较多的素材事例,但最后迫于时间,不得不暂时放弃,这是本续篇的惋惜之处之一。

作为与孙少平的知心好友,金波,原著中对其结局没有进行明确的指示,按常理说,续篇中对他的补写是必不可少的,但鉴于笔者手中素材人物的缺乏以及同名电视剧的冲突,笔者对其的描写主要是从他人身上体现——从原著中被动的接受父亲让出的职位到续篇中被动的接受爱情。如果有机会,在第三稿中可能会对其进行正面补写。

贺秀莲,从手上的资料看,路遥老师创作第三部时正面临家庭的破裂,贺秀莲的遭遇很可能是老师真实情感的体现,而且,从原著看,她的癌病是在接近结尾时突然袭来的,也是蓄意袭来的,所以,笔者再次向读者们抱歉,笔者不能写其恢复健康,只能尽力而为对她留下开放性结局,希望读者们体谅。

孙少安,按笔者原计划,续篇中砖厂改革、双水村电力改革、女儿燕子的户口风波、产品诚信与质量间的抉择、因污蔑造成的被捕风波等等的描写中都要他的参与,但是笔者时间实在紧迫,上面的任何一个事件都需要大量篇幅,所以只得忍痛割爱,选了其中一些小事进行描写。再次,笔者强调,若有第三稿,上面内容必不可少。

田福军,实话实说,这是笔者的盲点,因为笔者对八十年代后期官员内部的情况并不熟悉,但田福军是不可缺少的人物,所以如果有对此熟悉的读者,盼望您能提供建议,十分感谢

田晓霞。曾有一位读者在评论栏里问我,为什么让晓霞获救。在此,笔者将原因告诉大家。首先,站在原著方面,田晓霞的离去是路遥老师的无奈之举,因为要想斩断孙少平对城市的向往,将他限制在煤矿,必须如此,但是,这样做的代价是巨大的。作为一部“平凡的世界”,为了让失去生活信心的孙少

平恢复自信,老师不得不用了UFO,这不可避免的给整部书带来了不协调。另外,田晓霞是连接田福军和孙少平之间的重要纽带,她一旦离去,田福军的“河流”随之断流,原著中对田福军的最后描写是这样的:“田福军侧过脸,瞥见了旁边妻子那张忧伤的脸和一头花白的头发;眼前倏忽间浮现出女儿的身影……他不由鼻根一酸,伸出胳膊温柔地搂住了妻子的肩头。”在此之后,对田福军的描写戛然而止。

就连路遥老师本人,也因为田晓霞的死落泪三天,甚至把远方的弟弟叫来告诉他“田晓霞死了”,所以,在原著中,老师写道没找见她的尸首,给读者心中留下了一丝希望(也感谢这个希望,塑造了这部续篇)。

站在续篇上,第一,田晓霞是孙少平脱离煤矿,走向大城市的根本力量;第二,笔者需要通过田晓霞塑造留守老人鲁老汉,展现当时社会留守老人现状;第三,笔者需要借助田晓霞的记者身份,描绘几起报道,一则是关于留守老人和儿童的,一则是关于边疆守卫战士的,一则是关于老一辈工人面对现代化作出的改变,一则是关于报社本身存在状况的。(这几则报道将在第三稿中出现)所以,田晓霞的复活,在续篇中必不可少。

细心的读者将会发现,她的复活经历了“晓蝶”到“‘晓霞’”最后到“晓霞”的转变,在一次次的转变中,她的记忆渐渐清晰。但是,严格的说,笔者对其的复活还不够常理化,存在着大量的漏洞,希望读者们能够及时提出,使其最佳。总的来说,续篇中田晓霞人物塑造的核心正是原著中的那封信:

“…酷暑已至,常去旁边的冶金学院游泳,晒得快成了黑炭头。时时想念我那“掏炭的男人”。这相念象甘甜的美酒一样令人沉醉。爱情对我虽是“初见端倪”,但已使我一洗尘泥,飘飘欲仙了。我放纵

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的力量。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融合在一起——完全溶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你有没有决心为他(她)而付出自己的最大牺牲,这是衡量是不是真正爱情的标准,否则就是被自己的感情所欺骗……”

孙少平,是本续篇的中心所在,通过对他生活场景的转换,他对生活的认识更加明确。不过,对他的描写,还差很重要的几个描写没来得及施展,比如煤矿坍塌后的重建,以及一个农村青年迈入一个陌生的大城市后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由孤独到适应的过程。

另外,对原著中孙少平的部分笔者在此做一点解释:孙少平和惠英的关系。由于很多人只是走马观花的读了几遍《平凡的世界》,没有真正的去深入领会,很可能对他俩的关系产生误解。事实上,他和惠

英之间的关系仅仅只是家人般的相互依靠,但这并不是爱情,就如同你常年住在远房姐姐家里而很少与亲生姐姐相处,久而久之,你会对前者产生很深甚至超越后者的家庭感情,但这不一定是爱情,这一点相信一些外出谋生的人会深有体会。原著中对此的证据如下:

“有时候,孙少平一旦进了惠英嫂的院落,不知为什么,就会情不自禁对生活产生另外一种感觉。总之,青的激情和罗曼谛克的东西会减掉许多。 ”

“他感到,作为一个煤矿工人,未来的家庭也许正应该是这个样子——一切都安安稳稳,周而复始……但是,当他回到自己的宿舍,躺进蚊帐中一人独处时,便又完全沉浸在他和晓霞所共同幻想的他们未来生活的憧憬之中。”

此时的孙少平并未丧失晓霞,但那种感情已经产生,可见,这属于家庭感而并非爱情。其次,从精神方面,孙少平一次在惠英家醉倒,醒来后的反应如下:

“他现在重新又难受起来。不是因为醉酒——这已经过去了。他难受的是,这一他睡在惠英家,周围那些爱管闲事的邻居肯定会知道;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说不定明明都会出去说孙叔叔在他们家睡了。又不能给孩子安咐说不能这样说!那他会在给别人说后再补充一句:叔叔不准你们说!

如果旁人知道了这事,惠英嫂肯定要受到讽言俗语的攻击。他真不该耍二杆子喝那么多酒!”

可见,在心灵上孙少平也很难接受。最重要的还是孙少平虽然能从惠英处得到一些心灵上的安慰,但是无法取得情感上的共鸣,也就是双方根本上的理解,这点和少平拒绝金秀的理由是一样的。

还有一些其他人,比如说安锁子,笔者用了笔者一位同样身为煤矿工人的亲人的结局--在矿难中去世。还有红梅、润生、润叶、向前等原著中已作出明确结局,在此,笔者就不做额外补充。本续篇中,为了缩小与原著的差异,笔者尽可能不额外塑造人物,但是迫于需要,笔者还是重新塑造了苗晴这一人物形象,其原型正是《人生》中的黄亚萍。

《平凡的世界之平凡之路》的创作总原则共有三条:第一,以原著和原型人物为基础。第二,尽可能协调同名电视剧。第三,尽可能满足读者的心声。出现矛盾时,以第一条为首要准则。希望大家能给出意见,使它与原著的差距从十万九千里缩小为十万八千里。

最后,笔者献上路遥老师的一段话:

“我个人认为这个世界是属于普通人的世界,普通人的世界当然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但也永远是一个伟大的世界。我呢,作为这个世界里一名劳动者,将永远把普通人的世界当作我创作的一个神圣的上帝。听众朋友们,无论我们在生活上有多少困难、痛苦,甚至不幸,但我们仍然有理由为我们所生活的土地和岁月而感到自豪!……”

谨以此序篇献给曾被《平凡的世界》激励过的灵魂!续篇中的所有内容允许转载,转载时,可不必保留笔者的笔名,但请您保留“原著路遥”四个字,谢谢您!

原著 路遥

续写 问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59331/

平凡的世界平凡之路序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