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澄城县西河岸畔寻水记(口述体)

2017-11-20 10:41 作者:李剑锋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潘永周:西河发源崖畔寨(赵庄镇)的泉子,流出寨子的河水只有碗口粗,西河是条母河,河道上每隔十来步就有个泉眼,泉水汩汩向上泛,水越聚越多,流到我们圪崂村,也就十来里,河水有一两米宽,平日里到河对面,水深处能到磕膝盖(膝盖)处,遮路的庵、平城的河(县西河)和圪崂的咀,二月十三是庙会,上会的人有两三千人,没庙会的日子,这里也红火,上会的人有千二八百,上会和周边的吃得用得都是西河水。

在圪崂沟底西河边,打我记事就有磨坊和油坊,周边十里八村的人都来这磨面榨油。在油坊,磨盘靠河水冲击来带动,磨盘将油菜籽或棉籽磨成粉状,磨成粉后用锅薰蒸,蒸熟后用槄草一包,用油绳绑成坧,一坧一坧垒起,放在大梁下压,压出来的油吃起来香,那像现在机器榨油,不蒸直接榨,生拔毛,吃起来一点都不带味。

河水流得快,磨坊停不下来,那时各家粮少,一家一户(磨面)基本是一斗(30斤),最多是两斗,磨面家数多,磨时要前几天挂号,来时排着长长的队,先将麦子淘洗,杂质滤净,放到磨坊外晾晒,外干内湿再磨,石磨子一碾,碾成渣,放在旁边一锣,锣出渣来继续磨。为防止面粉飞扬,锣放在斗里,斗上有盖,斗口刚能放进两只手锣面,锣前三次是白面,后面就成黑面和麸子,手伸进斗里有空隙,空隙扬出面粉,出磨坊时锣面的眼眨毛儿(睫毛)都成了白的。

我今年八十一了,打小就住在河边,修五一水库时搬到塬上。水库建成后的十来年,除给县城居民供水,还能给我这周围村子的农田进行灌溉,这几年,村里人到崖畔寨,回来时说寨子的泉眼不再泛水了,碗口粗的水也没了,西河水是年年减少,河上的磨坊也用不成了,五一水库的水也没多少,要不是石堡川(水库)每个月给五一库补水,五一库早见库底了。

杨全定:沿西河,村落很多,户数不多,姓氏很杂,有九州十八县之称,这一带西河岸边沟岔子就有二十多个,我们这个地方叫老虎头,听我达()说:上一辈人从河南逃难来到这,黄昏时回头看,有座沟(势)就象老虎头,半坡有两面窑,亮着灯就像两个老虎眼,沟底有西河水,逃难的人就安心住在这。

离老虎头不远处是河口,河口有座桥,是沟西沟北进城主要通道,人来车往,是周边最红火的小镇。桥下水面有两三米,水有六七十公分深(据县志记载,西河年径流量1969万立方米),五一年西河发洪水,洪水淹过桥面,交通受阻,西河只要是上游下,河水就会一股劲地涨,洪水来得快,走得也快。(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今年八十六了,打我记事起,老虎头沟底西河边,就有两个磨坊,主要是磨面和榨油,那时河里水多流得快,磨盘转得快,也停不下来,面坊一天能磨三四百斤麦子,麦子磨成渣后要锣,锣时要一个好小伙子,要是一个女妇女,需要一个小孩帮忙,才能跟上磨盘转速,前后十里八乡都到这磨面,一个磨坊不够用,以后队上再筹资建了两个磨坊,用来磨麦子和杂粮,磨坊前经常人来人往,磨盘一年都不停,那时我们村人多地少,村里主要收入就靠磨坊,一年下来,队上给每户分的钱,够一年家里的零花钱。

那时每家地不多,但是都能浇得上,先前种粮,一年两季,产量高,以后每家种菜,推到县城去卖,收入比塬上村还高,家家户户都是好光景,四邻八舍村子都想把女子发落(嫁)到这。现在河道上成年不见水,磨坊也荒了,河道上人都搬到塬上,种菜以前还有河水,现在要看老天的脸,收成也不如以前了,现在人图方便,都种上玉米,今年太旱了,河里没水,玉米根本谈不上收入。

罗军旗:西河上泉眼很多,有名的就好几个,有洗肠泉、搠枪泉、澄泉和隋公泉,每个泉子周边都用石头围起来,就像农村的窖,泉水在坑底朝上泛,好象做饭开了锅一样,西河泉水清冽,小时候到地里干活,只拿个馍头,渴了到泉里掬水喝,泉水不用加热,喝了从不肚子疼。经常听我婆说:她们年轻时,每到清明,都到泉边洗眼睛,泉水温热,洗后眼清目秀,一年都亮堂。

西河边曾住过部队,有一个团,当时有一千多人,一个营就有五个连队,还有炮兵连、机枪连和直属连,那时西河泉眼很多,一个泉眼驻扎一个连队,百十人喝得都是那眼泉水,每个连队都有水缸,炊事班有专门挑水的,泉水倒进一人多高的缸里,一眼就能望到缸底。部队兵娃子多是南方人,经常到兵娃子在河里洗澡戏耍。

西河最有身份的泉子是澄泉,位于老桥南侧,方方有一米,四周围着石头,泉水孜孜很上涌,入口甜甜的,那时县城人有两三万人,吃水都要下沟来挑,挑得就是澄泉的水,挑水人要身强力壮,不仅能优先吃饱,还能赢得人尊敬。听老辈人讲咱县上古时有个王二,一担水杀官报仇的故事,说王二他达(爹)是保长,让县上苛捐杂税逼死,为报父仇,他从县河担水,混进衙门报了父仇。澄泉的水滋润着县城的人,水对县城太重要了,取名时就用了个“澄”字。现在沿西河走,泉子几乎看不到几个,有几个大的泉子平日里没水,时间长了也被淹没在泥土下,要掏才有水泛出。

刘宝林:永内村由十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沿河的村子有贾家庄、张家庄、罗家庄、靳家圪崂、白家河、呼家庄,沿沟居住的村子有周家庄、白家城、靳家庄和挂印咀,挂印咀是郭子仪练兵挂印地方,那个村子基本姓郭,农业社时合并成永内村,村子有二千多人,吃得用得都是西河水。

我五二年出生在白家河,河道有二百多米宽,河道内是村里的苇子(芦苇)园,我们白家河有八九十亩,沿河的还有王庄丰洛、罗家洼教场村和赵庄车盖村的苇子园,大小不一,车盖村的苇子园有二百多亩,那时苇子园里啥都有,经常还能见到灰鹤和水獭,苇子园河水很平。大人不让我们小孩去苇子园反(玩),说苇子园深处有潭,潭不知道有多深,曾经淹死过人,为这我小时候没少挨过我达(爹)打。

七零年省水工队来测,说(西河)河里的水(量)在0.3(立方米/每秒)左右(查澄城县志,西河年径流量为1976万立方米),我看当时水大得很,从白家河往下,西河岸边 就有白家河、郊城堡和董家河三个泵站,七二年白家河安了个四吋泵,七六年再安了个八吋泵,当时河水能满足两台泵抽水上塬,一小时上塬河水大概有三百方,我们村就将西河水抽干。西河是个母河,到处是泉子,随便用锹一挖,便是一个泉子,泉水就源源不断泛涌,聚成溪流,流到郊城堡,还能够郊城堡泵站用。

七六年县上打(修)了永内水库,每年永内水库能蓄到22眼(台阶),库容就有一百六七(万立方米),腊月进行灌溉,以后再来水,还能满足来年灌,我当队长时,带着村民平整土地,对灌溉好的田块,配了双渠道,那时村里地都能浇上水,有百分六七十的地还能浇上两(次)水。

今年夏天,高温四十多天,不下雨,打我记事起,还没见过这样的天,往年一入夏,天再热,隔三差五还小些雨,我们村有两台水泵,前些日子组织村里的挖掘机在河道掏泉,泉子掏下去,还有些水,我们将这些水拦截,河水聚成潭后,再将潭水抽上河道,让水回到泵前,用泵将河水抽上塬浇地,河水来得不稳,泵时开时停,一天也就是十来亩,现在没浇的玉米基本上绝收,没水只能靠天吃饭。

杨飞:西河河道在沟底,沟深在百十米左右,河道里多数泉子的水来自塬上浅层水,只有一部分来自地下深层水。上世纪九十年代,塬上发展农业,村子里打井,开始井深只有七八十米,水就一个劲往上冒,近些年塬上机井打得越来越多,井百十米才有水,以后井是越来越深,有的井到二三百米才有水,地下水位不停下降。

顺着河道往下走,三四里路不见一个泉子,没泉子补充,西河河道近似断流,沿河苇子园也没几了,原来的鸟儿也飞走了,永内水库能看到库底,库后长满了绿草,有的河道都开发种地,沿西河的几个泵站没水抽,基本荒废了。尤其是前几年开发的西河风景区,刚建成时,坝前还经常能见到河水滚翻而下,这几年,除了上游下雨,偶尔能看到,平日里拦河坝很少见河水流下。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9928/

澄城县西河岸畔寻水记(口述体)的评论 (共 10 条)

  • 雪
  • 鲁振中
  • 江南风
  • 一粒微尘
  • 襄阳游子
  • 紫色的云
  • 浪子狐
  • 心静如水
  • 雪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