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艰苦玉成石堡川(综述)

2017-11-20 10:41 作者:李剑锋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白云苍狗,澄城白水大地,居住在这片土地世世代代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到头度过却是一个沉重心酸的节。这里是渭北旱塬,影响农业生产的诸多灾害首推旱灾,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常上演着抬龙王、跪求的场面,渭北汉子手捧黄土,掬一把烛泪撒其间,一片片古铜色皮肤,一阵阵悠长的鼓声,头顶绿色枝环,肩扛着威武的龙王像,脚下溅起的黄土无不诉说着一个呐喊—“水啊!你在哪里?”

一九六九年国庆,石堡川水库要动工了,澄白两县人民把潜伏于内心深处渴望改变旱境的想化成修建石堡川水库的伟大行动,一声令下,盼水心切的澄白农民热血沸腾,纷纷从二十多个公社奔涌而出。

石堡川指挥部设在白水县史官镇仓颉庙内,十一月,白水县指挥部接到命令:对大坝基础进行处理,清理大坝基础积土和黄土状亚粘土夹碎石,十四万方杂物全是白水县民工用铁锨、钁头和架子车清理运走。七一年九月施工导流洞打通,十八日大坝合拢。合拢开始,石堡川副指挥齐国庆、白水县指挥孙宏录、白水县革委会副主任王录元率先跳进“龙口”,四五十名突击队员跟着纷纷下水进行堵流,机械推土,仅用一个多小时,合拢成功,河流导入导流洞,后经过一个月突击回填,将长三百多米宽六七十米的龙口填起。

大坝工程由澄白两县组织民工拉土回填,指挥部机械队承担碾压任务。石堡川大坝是用了337万方黄土碾压夯实而成,当时全是用铁锨、钁头、架子车、推推车从周边拉运,那时一方黄土要用六辆(次)架子车拉运,拉运337万方黄土需要2022万次(辆)架子车才能完成。大坝建设高峰期在七一年和七二年,两年累计投工达到1676万个。在这两年里,白水澄城两县出动人力多时达到六万人,上工地的排最多时有两千多个。大坝土场最高程达到1040米,距离工作面高差在150米左右,在大坝东侧,结合地形修筑不同高度弯弯曲曲的拉土道路,土场距离工作面三四公里,道路多倒坡,宽约八米,七二年大坝填夯,架子车最多时达到五万多辆,架子车穿梭如飞,挖土装土的挥汗如雨,重车下坡时踩着车尾护送,空车上坡时前拉后掀,车来车往,络绎不绝,远看大坝西坡拉土道路,架子车密密麻麻,像流水一般。

那是一个张扬理想主义年代,统一理想使人变得无比的单纯,他们能让艰苦劳动充满快乐,他们头顶蓝天,背靠青山,脚底踏的是乱石滩,白昼打石头挖窑洞,晚间身卧荒草山,沟深坡陡不怕险,路远不怕腰腿酸,担灰拉车挑重担,日拼命加油干。他们抢晴天,战雨天,两头摸黑无怨言,冷时阳坡晒太阳,热了阴坡草里钻,饥了啃口干馍馍,渴了饮口山泉水,要问为啥要受这样的苦,他们会齐声答道:要引河水浇旱塬。

这群渭北汉子,穿得破破烂烂,土里土气,很不起眼,夜里睡在土窑洞,地下铺层麦秸,四周用砖头围成地铺,有的窑洞连抵御风寒的门脸也没有,晚上下工后脱掉外衣戴着棉帽钻进单薄的铺盖卷儿,相互挤靠取暖。天亮后十几个人共用一盆水洗脸,擦把脸就上工地,他们是晴天满身土,雨时浑身泥,他们舀一碗熬得发黄的乏汤水,泡入杠子馍,调点油辣子和白盐,他们无怨无悔战“三伏”不歇晌,战“三九”不畏寒,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石堡川工程建设。(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幸福缘于无欲无求,勤劳让人快乐。澄白两县农民白天上工下工,拉土挑土,腿跌伤了,仍然坚持在工地,腿跑肿了,肩膀脊梁压肿了,磨烂了,流出脓血,他们也不下火线,夜晚他们还上政治夜校,油灯如豆,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回到宿舍还爬在床上写啊画呀,把学习当作一种休息方式。还有一些活跃的业余文艺宣传兵,天黑星笑月挂崖,大坝工地搭戏台,锣鼓震天响,电灯照山崖,掌声起,欢声呼,台上台下袖子甩,斗志一波高过一波,台上那些歌颂的劳动英雄就在他们身边,成为他们劳动的力量源泉,让石堡川工地上充满着对新生活追求梦想,明天又是一场对手赛。

劳动本是件快乐的事。第二天瞧工地上那拉夯:一个夯,十个人,八人拉,一人扶,一人叫号子。八人拽绳齐声和,与其说是劳动,不如说他们在艺术创作。随着一声高亢的号子,围成一圈的八位女神一齐拽起绳子应和后仰,在圆圈的中心就突兀升起一块夯土的方石。站在高处俯瞰,仿佛是有节奏开合的花朵,又像戏台上的舞蹈造型;闭上眼睛倾听,仿佛有男声领唱与女声伴唱的和谐,那咚咚夯土的响声,正是架子鼓打出的铿锵节奏。还有那双手扶着夯柄的掌夯人,就像手握如椽巨笔挥洒丹青的画家,正在绘制美好的图画,那一排排密密扎扎整整齐齐的夯印,正是他们在劳动中创造出来自然大气美妙绝伦的艺术作品。最令人赞叹的是站在一旁的叫夯者,眼盯夯脚,打着手势,舞着蹈着,引吭高歌,既像总指挥,又像歌唱家;他唱出号子,节奏明晰,押韵顺畅;即兴编唱的内容,突出政治,宣传政策,鼓励鞭策,幽默诙谐,唱得大家满面春风,唱得社员心花怒放。

这就是劳动人民, 在修建石堡川工程的十多年里,许多村落农业生产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每年到了小麦播种或丰收时刻,他们调回工地劳力,起五更,抢播希望,睡半夜,抢收成果,有些村落还成为学大寨的先进大队。在农业生产松闲时候,又把精壮劳力调上工地,搞起了水利大会战。石堡川工地上有门户上锁,全家上阵的,有夫妻争上游,父子比干劲,有青年突击队和铁姑娘战斗组对阵的,有不服老的“高龄老将”,有志比山高的英雄少年,还有刚结婚就奔上工地的新婚夫妇,他们热劳动,享受生活,用辛勤的汗水,平凡中透出了伟大。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修建石堡川工程,澄白两县农民没有干过,各方面技术人才都很缺乏,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由老工人、技术员传作风、帮思想、带技术,培养出大批的石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机电工、风钻工和测量施工技术人员。在工地,两县农民开展“比政治思想、比团结协作、比革命干劲、比数量质量、比增产节约、比技术革新、比安全生产、比劳动纪律、比生活管理、比领导作风”为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竞赛活动迸发出了人民群众无限创造力。他们在劳动中开展技术革新活动,用增产节约验证了“人民智慧是无穷的”这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石堡川水库要建成,顺利移民就是对水库建设的支援。石堡川水库设计蓄水位936米,对936高程以下水库淹没区群众进行搬迁,搬迁涉及延安地区黄龙、洛川境内两个公社、三个大队、11个生产队,搬迁人口165户775口人,先后搬迁到白水县史官镇和澄城县冯原镇等地,搬迁工作历时半年,搬迁过程进展顺利,正因为这些移民无怨无悔迁出,才让水库工程竣工后顺利蓄水。

瀚海阑干百丈冰,风掣红旗冻不翻。七三年二月,大坝全部完工,同年五月截流蓄水,白水县指挥部千余名劳力组成两个突击队,经过五个昼夜苦战,截住进洞水流,进行洞内排水清渣,砌石及现浇混凝土,六月八日石堡川水库正式蓄水,投入运用。大坝下游坝坡用六百多方片石砌成的“石堡川友谊水库大坝”,每个字宽高各五米,站在山顶远望石字煜煜闪光,眼前满库清水,在阳光下碧绿如境,在黄土高原,在黄龙山深处,宛如一颗明珠。

澄白大地自西向东被孔走河、马村河、长宁河、县西河和大浴河纵切,形成南北走向的三条梁五道沟。澄城交道、冯原等八个营,动员民工参加三万多人参加施工,后勤支援达到两万多人。不受益也要修水利工程,醍胡营在山后石渠段开山劈石,韦庄营降服“马鞍梁”,寺前营箍砌内信洞,业善营治理西孙家山东沟土填方,赵庄营为洛雁隧洞箍砌开石备料,尧头营给孔走河倒虹运石子,向山后运砂,随后渭南地区水电队、省机电安装队、西安铁路总局风压机组分别派出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参加到石堡川水库建设,他们在修建四个双曲拱、两个大倒虹和聿津河渡槽以及泄洪洞,让龙江精神在工地开花,英雄诗篇遍布张石索,胜利凯歌响彻纵目塬。

这些汉子,骨子里透着朴实信仰和顶礼膜拜式信赖,他们遇山开凿,逢洞架桥,冰天地抗严寒,骄阳似火战酷暑,盘曲河上筑大坝,九里峭壁劈顽石,黄龙山腰凿山洞;他们腰系绳索,凌空打钎,在险峻山崖打钎炸石,硬生生凿出四点九公里的石渠段,移动土石方二十多万方,堪与河南林县的红旗渠齐名;他们食不裹腹,住在土窑,深山峡谷架渡槽,敢叫岁月换新颜,展开了一场同自然开战的伟大战斗,在战斗中他们“誓叫大地换新颜”,谱写出一曲曲悲壮而激昂的乐章。

望眼石堡川水库,水库位于洛川、黄龙和白水三县交界处,石堡川河流域在延安境内,库水惠泽澄城和白水两县,彰显友谊之气,水库又名友谊湖,而今成为国家旅游风景区。

看干渠工程,宛若巨龙,横穿黄龙山,惠泽澄白大地。二号隧洞长达1800多米,无支架吊装双曲拱渡槽在全省首创,北彭牙西沟桥式双曲拱渡槽跨度之大时属陕西之最,干渠上长宁河倒虹高水头现浇钢筋混凝土压力管时属全省之最大,石堡川有了“集陕西境内水利建筑物大成”之美誉。

看支渠和斗渠,似龙须横扫灌区块块方田;望灌区,状如畅游大海的巨龟,头枕黄龙山,躯躺黄土塬,脚蹬大浴河,安态似神仙。也是缘于石堡川库水,灌溉培育了渭北旱塬的一条优质苹果带,被列入世界八大苹果优生区,这条带上生产的白水苹果走遍全国,成为脍炙人口的佳果。

前些日子,整理资料,发现了一首《水利人牵着龙王走》(石堡川局歌),歌中这样唱道:深深的沟,大大的山,古朴沧桑的石堡川,碧水情谊连三县,秀美山川赛江南……厚厚的地,高高高的天,改天换地的石堡川,筑坝开渠战旱魔,万倾碧波浪花翻……长长的水,源远的泉,为民造福的石堡川,条条渠水润田园,五谷丰登牛羊欢……千年的梦,万年的欢,豪迈不息的石堡川,水利人牵着龙王走,绣得大地金灿灿,石堡川旧貌换新颜……

歌声铿锵有力,独站黄龙山高处,那条条渠道,座座工程,正是澄城和白水两县民工铭刻在渭北旱塬上的碑文。从“红旗飘飘舞东风,战歌阵阵抒豪情;滴滴汗撒友谊库,颗颗红心为革命”的战地飞歌,到“大坝加高培厚,悠悠富水长流”的时代写意;从“一坝阻波碧流攀岭飞千里;两岸泽荫福祉越渠润万田”的炽烈讴歌,到“碧水蓝天金土地,宏图美景石堡川” 激情期盼,期间闪烁着“献身、负责、求实”行业精神的光芒,必将成为推动石堡川灌区事业滚滚向前的动力源泉。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9919/

 艰苦玉成石堡川(综述)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