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舌尖上的宜昌(17)

2017-10-04 09:36 作者:宜昌石头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舌尖上的宜昌(17)

十七、好吃佬

花了这么多的篇幅,说了这么多的宜昌餐饮的历史和故事,不过就是指出宜昌的饮食特色,受到所处地区自然环境和传统习俗以及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就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易做易储,食用期长;口味咸鲜,偏重麻辣;就地取材,要么价廉物美,要么图个新鲜;以及南北荟萃、中西兼备四大特色,而宜昌的过早、中饭和晚饭,以及宵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是通过味觉感知到的,舌尖上的宜昌多半是从视觉和听觉上所感受到的。

宜昌人吃东西有一个极强的趋同性:只要有人说某某地方的某某菜品好吃,就会想方设法去尝试一番;过早也是如此,只要有人说某某地方的某某早点不错,很快就会出现排队等候的人群;宵夜更是这样,只要有人说某某摊点的某某东西有滋有味,就会使得那整条街的生意会好很多;而那些网上点评更是把某家门面吹得天花乱坠,勾得人心痒痒的,非亲自去看看、去尝尝不可,却不知那些记者编辑多半是拿了商家的钱财、吃了商家的饮食才那样做的,大多信不得。

宜昌人吃东西有一个极大的随意性:或者明明是打算到某个餐厅、某家酒楼、某处饭庄吃饭喝酒的,如果不是正规宴请、不是重大应酬,走在路上懒惰的本性往往会使得人突然变卦,就近随便找一家馆子吃一顿算了;或者明明想去吃烧烤的,一转眼看见麻辣烫就变了主意;或者本来是去喝洪湖藕汤的,却被潜江的油焖大虾勾进了另一个店家;一群人上车的时候说好去万达吃的,谁知在彝陵饭店就全都下了车,进了路边的福厨,是不是就有些计划没有变化快的感叹?

宜昌人吃东西非常喜欢寻求新鲜刺激:麦当劳、肯德基登陆宜昌,蜂拥去吃薯条、啃汉堡;必胜客来了,满街都是送披萨的电动车;内蒙的烤全羊吃过,土家烧饼也火过;大西北的羊蝎子吃过,万州的烤鱼也火过;香辣虾吃过,麻辣烫也风靡过;西陵后路的矮子馅饼很有名,解放路天桥下的宫廷牛肉也好吃过;陶珠路的鸭脖子很有嚼头,肖家巷的牛肉炖得烂;康庄路的八珍烤鸡味道不错,可是不如樵湖岭的烧鸡公……反正时间一长,新鲜感过后,旧的食品又会被新的竞争对手所代替,各领风骚。(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宜昌人好吃、会吃,也敢吃。所以就活生生造就了城区里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美食街。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宜昌人就是格外一条筋,过早必须好,中饭和晚饭随便对付,宵夜却放在一个极高的地位,把那些砖家叫兽的苦口婆心的营养学说抛在耳后。于是桥墩下、马路边、小巷里、大楼拐角处也许就可以碰见只做夜市的地皮摊,用极度夸张的麻辣味道将食客们都变成如同西班牙的斗牛般的红脸汉,浑身充满了浓浓的男人的霸气和女人的欲望,而随着锅碗的敲击声和摊主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那种麻辣味就充满了整座城市。

宜昌人的好吃佬的秉性造就了宜昌餐饮文化的繁荣发展,随着开放程度的深入,随着宜昌正向大都市迈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宜昌人就越来越讲究吃的营养和吃的口味了。不过不得不承认,随着交流的争夺、南北的贯通,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特奇菜品就会一次次的对宜昌本帮菜形成冲击,比方我前不久在万达品尝过的云南蒸汽石锅鱼就是生动的例子,门外等候翻台的食客很壮观,肯定抢走了宜昌菜的不少生意。

而且,宜昌人吃麻辣不敌四川重庆,吃恬淡又不及荆楚武汉,有人调侃地说,也许没有特点正是宜昌饮食的特点。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宜昌独占鳌头、经久不衰的火锅、烧烤、小龙虾这三大类,没有一样是宜昌本土的,就和宜昌拿不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过早品种一样,红油小面是重庆的,小桃园的小笼包子属于武汉的。不仅如此,还被人家“川麻皮(宜昌人对四川重庆人的鄙视)”说成是:“红油小面川味的特点是麻辣,但宜昌的小面以辣为主,麻味并不明显。”;“汉板板(宜昌人对武汉人的鄙视)”也对宜昌的热干面吐槽说:“画虎画皮难画骨,那只能是具有宜昌特色的热干面。”更有甚者,居然有人专程开车到潜江去吃正宗的油焖大虾。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4179/

舌尖上的宜昌(17)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