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的历程

2017-07-16 20:54 作者:热雨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 王开岭先生是一个将自己灵魂交付给字纸多年,同时又在字纸阅读中升华了自己的灵魂。

○ 学生反映名著耗时大,没空读,对教师的“书单”发生怀疑,是否影响孩子的情绪与读书兴趣的丧失?

○ 一张书单,断送了老师和中学生多少读书过程中美好故事与经历。

○ 叶兆言先生说:“必读书是快餐文化,其实是一种纸糊学问,戳穿不得。”

○ 在“推荐书目”风生水起的当下,我还是坚持不给中学生列书单,我坚持和孩子们一起读书。

○ 苏州十中柳袁照先生说:“我的目的不仅是培养更多的诗人,而是唤醒教育的诗性,唤醒每一位师生的诗心。”(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 对中学生而言,写诗既是好,也是精神的慰藉。其实,它们是大学中文系才有的诗歌教育。

○ 在这个校园诗性的气息自由流淌,学生们时刻被娇浸润、熏陶。在散发着本真、唯美、超然气息的校园,热对文学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知,中学生的课桌文化、抽屉文化与墙壁文化精彩纷呈,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 热的文学勾勒出鲁西先贤的智慧,以传统文化“人格考卷”启迪学子,引发校园传统文化热。

○ 因为优秀文化才是引领中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校魂。待人、处事、做学问,有人说:“读书:最美好的生命举止。”

○ 应物而不累于物。在一般的伤事之外,还饱含着对“美之幻灭”的悼惜。

○ 稽阮的谢世,终结了“竹林之游”。时移世易,王戎感慨莫名,顿生“邈若山河”之感。

○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此乃生命气质。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人间,使人喟叹。

○ 其实,读了十几年的书,泪水欢笑,我们怎么不写这些呢?若沉浸于所谓名人故事,拔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主题,通篇没有自己的东西,全文失去了可以与读者交流的价值,怎么能得高分呢?

○ 梁实秋先生曾书一对联:“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天下之书浩如烟海,当然无法遍读,而居然发现自己尚有未曾读过之书,则其已经读过之书必已不在少数。

○ 有的作家一生只写一部经典之作,例如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及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

○ 读《锦瑟》:“江左千山杏花月,关西终古灞桥烟。此心但得凭安处,不许缁尘怨怆然。”他年若有来日,水城美景冠京华。自然山水成了独立的审美对象。

○ 李煜的《望江梅》:“闲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难道这就是你全部的魅力?不,远不止这些。你不只停留在这放浪形骸的山水诗人的层面。这哪里还是书生诗人?

○ 苏子,你将调任湖州,将离开你爱的和爱你的百姓。人民不忘你的功绩,含泪送了一程又一程。当百姓感谢你时,你只是回首望望在任期间建起的黄楼、苏堤,默默地说:“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立下丰功的你,只求“容一呷”,丝毫不求名利,这就是你的魅力。

○ 音乐,让你感受到了什么?音乐所营造的梦境是现实最好的载体,音乐所体现的现实是梦境最美的浓缩。仿佛天籁,飘然而来,匆匆而去。思潮也随之而远去,这是我生命中最美的一幕。这里将成就你凄楚而又伟大的一生。

○ 音乐,让我为之颤抖、心醉,那似乎是生命的感召,音乐的力度和温存似是无懈可击的人生独白。它究竟是什么?

○ 儿时我常依偎在奶奶的怀里,听深情地唱一首首革命歌曲,随着她闪亮的眸子,产生的莫名的激动和无限的遐想。

○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是一个烈日炎炎的日午后,我在淡绿的吊扇下读到了敦煌,读到了三危山、鸣沙山、月牙泉、阳关和莫高窟。

○ 生命就是如此令人费解,当你渴望已久的梦幻圣地清亮明晰地呈现在你眼时,你的反应往往与所期望的狂热与震撼迥然相反,你会虔诚地合下本应睁大的双眼静静地感受,与明蓝的天空、灿黄的沙漠、燥热的西风同呼吸,共同拥有生命中难得的一次融会。我相信这是一种境界。

○ 那是人类对生命的崇敬、畏惧、热爱,甚至愤恨、不满、无奈。一切就像梦境一般,一切都闪烁着圣洁和谐的光辉。我知道此刻我脸上同样流淌着不可名状的光华。

○ 所谓再生,便是现有的生命体仰望自然时一次思想的升华。古人锲而不舍的力图填补人间与仙界的沟壑,或许就是为了追求这种逸离躯壳、融汇瀚宇的精神境界。

○ 是——活着本不是件容易的事,能在如沙的人群中畅饮一捧清亮如玉的泉水,流露人性中最为耀目的亮点,一世中还会有什么遗憾呢?

○ 文化,之所以觉得这话题太大,实际上是因为这东西太多元,在这个发展飞快的纷繁世界,文化也就顺势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中国的文化本就以源远而闻名。

○ 可以把炒得火热的韩寒用“江郎才尽”一笔慨括,也可以坐下来心闰气和地评论余秋雨是如何的矫情,接着论一番古人的经典,看似轻狂地道出几句颇有见解的评论。然后他们再聊聊新出的几本网络文学,各抒己见,争个面红耳赤。不管老的少的,古籍或是现代文学,他们都略知一二,有自己的看法,这再不是你叫他读叙不读什么的一代,更不能左右他们怎么做。所以那么多出版商忙来忙去地适应他们不断变化的口味,而那个多元的文化、源远的文化也就多多少少有些变味。

○ 我开始欣赏“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傲骨,还会为琼瑶的浪漫爱情“泪湿春衫袖”,更会被钱钟书的幽默睿智引得掩郑而思。

○ 在万籁俱寂的时候,默默地感受书中精华与心灵的碰撞,感受生命的辉煌,让灵魂与书的精灵合为一体,这真是一种享受。

○ 进步的社会,应四处弥漫着书香;文明的世界,应到处有求知若渴的追求。浮燥之余,潇洒过后,我们疲倦的心灵不正需要那盏书籍的灯来慰藉吗?

○ 有人曾说:“书能塑造你的性格,书能完美你的人品,书能教给你诸多可爱的品质。”

○ 有的中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只是“随便翻翻”,无所谓选择,但多数中学生认为,当今社会报纸杂志、网络声讯充塞于我们的生活空间,良莠混杂,不能率性而读,必须有选择地读。

○ 有的中学生面对手中的阅读物,只满足于眼看心记,结果成了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收效甚微。

○ 有的中学生总结了动手“三字经”:一是“查”,切忌妄加猜测,主观臆断;二是“记”,记妙言锦语,“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古训在信息社会里仍然有用;三是“参与”,这是指融入自己独立思考的写作

○ 不少中学生认为,无动于衷与盲目崇拜是当前“对话”上的两大误区,而英雄情结的缺失更应引起重视。

○ 当我面对书本的时候,享受着风吹哪页读哪页的乐趣,那滋味真是其乐无穷。

○ 正吾爱吾师,若陶渊明之爱菊。陶渊明采菊悠然,吾拜师肃然。以为如此之师当恭然拜之,默然听之,欣然问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于师何?

○ 师之大者,济世也。何以济之?真知灼见不以一心独享,精思至论无缘一意孤行。知独享则学亡,弟子亡,天下亡。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敢凭一肩担道义者,可为师矣。一言蔽之,非达人勇士不可为师。若未能正其身,如何正人?师能臻此境,可谓善将不择兵,善教不计才也。

○ 春秋风疾雨骤,夫子独守杏坛,安坐台上,三千弟子洗耳听之,子曰:“请泉等先弃不义之干戈,方有权听我仁德礼乐诗书之述。老夫育人,必令之立志于正道,行事以德,为人以仁,养性以艺。然求索之路长矣,难免生疑,须记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不是不知道。吾虽老朽,终不忘焉。”

○ 求知数十载,蒙恩匪薄。恩何以答,唯承其志。呈此拙文,引刘勰之言“百龄影祖,千载心在”以寄今盛世之良师,不胜感激

○ 中华民族很早便有隐者。他们不屑于尘世间的荣华富贵,住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当然,这类人也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辈。于是,有人写诗歌歌颂——“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隐)’者留其名”。一时间,隐者之风大肆盛行,山林拥挤,出现了许多“隐者群”。像“竹林七贤”“江南四大才子”和“清初四癫僧”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不知放在今天这一信息炒作的时代,又会出现怎样的场面,八成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

○ 据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隐者是鬼谷子先生。此人熟知天下人、事,却足不出户,靠战国中两位叱咤风云的弟子,便可将其盛名传遍大江南北。鬼谷子从不问政,安心做一个山野村夫,终日随心所欲,悠然自得,九十高龄后无疾而终。不过,他两个徒弟——孙膑和庞涓的命运却与其相差万里。孙膑遭庞涓嫉恨,被施以膑刑,接着被逼装疯扮傻半载,生不如死。庞涓虽然官居场得意,但最终还是遭到了报应,死在师兄孙膑手下。于是,有人说:“名利乃是梦一场,不如归隐山林,乐得其所,岂不快哉?”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隐者比比皆是。或许是过腻了整日打打杀杀的日子,或许是看淡了金银财宝,看穿了荣华富贵,或许是希望在历史上给自己留下一个“清高”的名声,许多愤世嫉俗、怀才不遇者也纷纷走了鬼谷子先生的老路。隐者家庭浩浩荡荡,整日抚琴高歌,纵谈天下人事,也可说是自成一家了。

○ 在当今许多人看来,这些前辈们的隐居做法实在不可理喻。尽管嵇康在隐居后创作了绝世音乐《广陵散》,陶潜也在享尽田园之乐时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但“隐”无异于把自己藏起来。这样一来,学问再多也不过是身外之物,如此才高八斗却不为人知,实在可惜。这也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

○ 在反复翻阅资料以及思索之后,我找到了答案:所谓“隐”,乃是与世无争;所谓“与世无争”,乃是心境的一种极高的境界。境界一高,也就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了情操,人品和学识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 隐或不隐,利弊皆有,真是个非难定的话题,值得我们悉心研究。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0362/

美的历程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