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漫谈罗定与龙的渊源

2017-07-11 13:03 作者:飞鱼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漫谈罗定与龙的渊源

陈学愿

一说起龙,大家似乎都很熟悉,但又感觉很陌生。中国人对龙十分崇拜,自古以来就自称是“龙的传人”。人称“广东大西关”的罗定市,自古至今就称为“龙城”,简称“泷”(读shūang音)。罗定市城雕就是“双龙献珠”。一条几乎贯穿罗定全境的罗定江,又名端溪、泷江、泷水、南江。

一直以来,我心中存着很多不解的疑惑。罗定为何称“龙城”?又为何简称“泷”呢?而且罗定的“泷”字为什么不按常规汉字的读法——有边读边,读“lǒng”,而读“shūang”音呢?为了解开心中的种种疑惑,多年来笔者翻阅大量的史料,走访过罗定很多地方,深入了解过当地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打探民间有关“龙”的传说故事

罗定到底和龙有什么渊源呢?

晋永和五年(344),罗定地属广州苍梧郡端溪县。当年,析端溪,置龙乡、夫阮两县。自始,罗定始有龙乡县。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罗定人就开始与龙结下渊源。在罗定民间,关于龙的传说多不胜数,有些颇为神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相传,晋朝年间,罗定遭受百年不遇的三年大旱,民不聊生,百病滋生。当地的官员率各地的族长,带上祭品,乘舟顺南江而下,经大湾、河口、连滩,至南江口,再横渡西江到达今德庆悦城“龙母庙”附近祭拜龙母坟(据说当时还没有“龙母庙”),祈求龙母护佑罗定风调顺、五谷丰登、境泰民安。

龙母得知罗定的情况,就派五龙中的大太子青龙和二太子乌龙到罗定各地施雨抗旱,治病救灾。二龙领命后,从南江逆流而上罗定。他们到了今罗城的文塔一带,见罗定地域甚广,为尽快完成母命,便商量分开走。青龙负责到南江的西岸,今罗镜、太平、分界、泗纶、黎少、生江等一带,乌龙负责到南江东岸,今双东、素龙、围底、苹塘、金鸡、华石等一带。二龙相约七天后午时在罗城的文塔会合后再一起回去向龙母复命。青龙和乌龙每到一个地方都遇旱施雨,开汶(汶,这里特指有水渗出的泉眼)挖渠,治病救人,老百姓无不感激其大恩大德。

话说乌龙经素龙、围底到了苹塘一带,见当地风景秀丽、石峰林立、民风淳朴,十分喜。可惜没有大的江河,水源十分缺乏,老百姓都要靠天吃饭。乌龙便在苹塘的聚龙洞、龙龛岩一带开了很多汶泉,引出地下水供百姓作饮食、灌溉之用。这也许就是今天苹塘的茶容、周沙、墩仔、谈礼等一带地方汶泉奇多的原因。当地百姓十分感激乌龙,纷纷拿出家里最好的食物招待乌龙。晚上还搭台演唱当地的山歌赞美乌龙,跳“禾楼舞”给乌龙欣赏。第二天,乌龙发现有一条叫“妥村”的村子在四面石山包围之中,村民出入都要翻过高高的、危险的石山,出入很不方便。乌龙觉得奇怪,便问族长。族长便将一直以来困扰着苹塘老百姓的贼患和虎患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乌龙。原来,苹塘东面镇安的云雾大山山深林密,常有狮子、老虎等野兽出没,还有土匪和造反的瑶民藏身其中。周围百姓深受其害而无计可施。部分百姓为了安全逼于无奈才躲到里面居住。乌龙见此,便用自己坚硬的龙角、龙爪,使出浑身法术,足足花了三天三,终于用自己的身体硬是钻出了几个石山洞方便老百姓躲藏。如今当地还有聚龙洞,龙龛岩洞、状元洞等。这些石洞洞至今还有乌龙当时穿过时留下的痕迹。特别是被称为“龙龛脱骨”的龙龛岩洞,更是神似。乌龙嘱咐族长,平时可以把粮食等贵重的物资藏于洞中。必要时村民也可藏身洞中,派壮丁把守洞口即可。随后,乌龙又在妥村的四面石山中选一面开了一个小门,方便百姓出入。百姓为了感激乌龙的恩德,很多地名便以龙字命名,并在附近建了一座“乌龙庙”以纪念乌龙。

由于在苹塘钻石洞花了很多时间,很快就到了第七天。乌龙想,今天午时就要在罗城文塔和青龙会合。可是还有苹塘的瑞平、道村等一带地方还没有去,不知情况怎样?怎么办呢?乌龙腾空而起,察看了一下地形,乌龙见道村离罗城有四十里路,而道村离南江的河口直线距离也不过十多里。乌龙对族长说:“麻烦你派人快马赶到罗城文塔,告知青龙太子,就说我从旱路经瑞平、道村、南龙等地直接往河口,在申时与它在河口会合。”吩咐完毕,乌龙便往道村方向去了。道村处于罗定、云浮(今云安)、郁南三地交界的地方。乌龙太子到了道村,见当地没有什么河流,老百姓也是靠天吃饭且适逢大旱,民不聊生。乌龙心想,如果在三地都开挖汶泉,恐怕来不及了,便叫来三地族长告知实情,并要他们告知各地有多少土地,多少人口。乌龙对他们说,“我开个大一点的汶泉,足以保证你们三地的用水。你们三地百姓要和睦相处,共用一泉。”说完,乌龙便在道村境内找了个合适位置,用龙爪一抓一拉,清澈的泉水便喷涌而出。乌龙根据泉水的出水量和三地地域大小、人口多寡扒开了各地出水口的宽度,其中罗定出水口一尺一寸,云浮出水口七寸,郁南出水口九寸,三个出水口均在同一水平线上。乌龙对三地族长说,出水口的尺寸,非三地协商同意不得更改,否则泉水就会干涸。三地族长见乌龙帮助他们解决了水源问题,十分高兴。他们向乌龙保证,一定遵照他的嘱咐去做,让三地百姓世代友好,和睦相处,共用一泉。乌龙随后在郁南河口与青龙会合,顺南江而下回德庆悦城向龙母复命去了。直到现在,各个水口用红漆标上的罗定、云浮、郁南等字还清晰可见。千百年来,三地和睦相处。至今,道村古汶还常年有清泉喷涌而出,大旱之年也从不间断。“一泉润三县”的故事也广为流传,成为和谐的典范。

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乌龙太子,纷纷把乌龙回河口途中经过的地方以龙字命名。在道村寨,有一条冲叫做乌龙冲,有一山脉叫过龙脉。过龙脉北面数里,有南龙(南面来的龙),南龙往北数里有回龙(回家的龙),郁南河口有龙归(青龙和乌龙逆江而上去罗定时,和从河口回德庆悦城时均经过此地)。

至于龙乡县后来建州后为什么改称泷州?“泷”字为什么不按常规汉字的读法——有边读边,而读“shūang”音呢?这里也有一段故事。

罗定当年属百越多民族聚居之地。且常常发生瑶民叛乱,严重影响中央政权的稳定。有个大臣为讨好皇帝,说龙乡地“生龙活虎,内藏大地,水且有情,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所以容易发生叛乱,皇上不如下旨改其名,不准龙乡再用龙字。历代皇帝都自称是“真龙天子”,当时皇帝也一样。他认为大臣说得有理,便当即下旨要龙乡改名,并派钦差大臣到龙乡宣旨并监督执行。龙乡当地的官员和民众知道后,十分气愤又无可奈何。派来的钦差大臣是个有名的美食家,喜欢品尝各地美食。为了争取时间商量对策,并让钦差大臣在改名一事上将就一下。官员们便用龙乡出名的美食——“皱纱鱼腐”、“豆豉鸡”、“氹仔鱼”、“芋头扣肉”、“腐竹”等等来招待钦差大臣。钦差大臣天天只顾品尝龙乡的美食,龙乡要改名的事差不多都忘记了。当地的官员和文人墨客、名门望族抓紧时间商量,想找到一个两全之策。大家都想保留这个龙字而又不有违圣旨。有个道村的乡绅就说,龙乡水源缺乏。当年乌龙太子曾在道村开有一汶泉。此汶泉正好三分水口,不如在龙字左边加三点水为“泷”字。大家认为龙也是喜欢水的,听后觉得很好。于是对钦差大臣说了。钦差大臣还在回味着龙乡的美食,心情十分舒畅,很快就同意了。但他想了想又说,字是改了,但是读音还是“lōng”音啊,也要改。大家觉得“泷”字能保留有“龙”就很不错了。至于读音,可以改。但是改什么好呢?又有人说,龙通常是喜欢结对出去游玩的,我们当初叫龙乡也是为了纪念青龙和乌龙这两条龙的,就读“shūang”吧。大家觉得“泷”和“双”同音,而“双龙献珠”、“双龙戏珠”、“ 双龙出海”等词语都有很好的喻意,也就都同意了。定下来后,钦差大臣也就回朝复皇命去了。其实字典里“泷”字可以读“lōng”,也可以 读“shūang”也许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的罗定,很多地方都有龙的痕迹,带有龙字的地名甚多。如罗定著名抗日爱国将领蔡廷锴的故居是罗镜的龙岩村,船步镇有龙清岩,在信宜与罗定交界处有龙须顶,罗镜水摆附近有“泷龙锁喉”,罗城附近有素龙(镇内有乌龙冲)和双东(双东旧称泷东,取泷水之东之意。双东内还有双豆,双豆旧亦称泷豆),旧人委那里风水大师称其为“午龙返祖”。此外,还有会龙、乌龙围、龙鳞、龙塘、龙骨、龙利等等。解放后,罗定也有很多地方以龙字命名,如龙城乐园、龙乡楼、龙华车站、新龙宫、龙湾镇等等。罗定人出去“走三行”(到外地靠手艺赚钱),也都称作是“龙游”。

有些到过罗定的文人也提到过罗定的“龙”。当代文学名家熊育群的散文“青山断处是泷州”一文中就提到“清末兰皋主人所写的《绮楼重》,作为《红楼梦》续篇,是一本风花月的章回小说,属禁毁小说。他写的是贾宝玉、林黛玉转世投胎,仍在贾府重续前缘的事。如此虚幻的一本书,却有极多的实事,书中就有龙龛岩洞的故事。这么小这么偏的一个洞,却入得这部书中?书中也提到是一个叫龙飞的瑶民成立了一个乌龙党,自称乌龙太子。他竟然带着几万人马打进了肇庆府,打到省城。……罗定小小一个地方这一回竟然传得这么远了!”小说《绮楼重梦》虽然大部分情节都是虚构,但当中所提到的罗定的地名,却都真实存在。罗定自古至今时时处处都有龙的影子,罗定人对龙一直都有很深厚的感情。这些都在暗示、提醒着人们,罗定与龙有着很深的渊源。

既然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晋朝人,都知道把罗定喻为龙的故乡(龙乡),那么,作为现代的罗定人,我们就应该乘改革开放的东风,把龙的故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28014/

漫谈罗定与龙的渊源的评论 (共 3 条)

  • 东湖聚李胤德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浪子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