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困惑——读《十八岁出门远行》有感

2017-06-18 00:42 作者:罢丶歌舞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关于余华以及他的先锋小说,前面已经有很多同学做了尽可能详尽的叙述,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任何作品的解读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在80年代,从文革的动荡中刚刚走过来的中国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然而未来,总是很遥远的,谁也没有办法看清未来究竟是什么。最不甘寂寞不敢平庸的文人是没有办法不用他们手中的笔将他们的思维展现,他们关于现实关、于未来的看法。既然现实无法改变,这样的无能为力让他们更多的关注到个人。

余华的作品,除了《十八岁出门远行》,还看了他的《鲜血玫瑰》《河边的错误》《古典情》。

如果要将《鲜血玫瑰》算到武侠小说的范围,也是可行的,因为他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江湖的故事,但是故事却没有武侠小说常有的打斗,只是在主人公不断寻找的过程中将江湖展和人生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阮海阔寻找杀父仇人,然而在追寻的途中渐渐的遗忘了自己最初的目的,以至于在终于找到青云道长的时候,只是本能的记得胭脂女和黑针大侠的嘱托,寻找杀父仇人的最初目的已经在漫长的寻找路途里渐渐的迷失掉了方向。当他听见自己的杀父仇人死了的时候,没有复仇之后的快感,反而引起了他无限的遐思。《河边的错误》和《古典爱情》都有着类似的构思。一个发生在河边的的故事,在一次又一次的杀人案中,马哲的精神世界已经近乎崩溃的边缘了,为了寻求自己的解脱,也或许是为了对无辜死去的人一个交代,依旧是在河边,他掏出手枪,没有任何犹豫的打死了疯子。《古典爱情》有一点聊斋的风格。进京赶考的书生柳生,落拓的文人。在途中遇见了闺阁中的小姐,相约了终生的幸福。然而,时也命也。柳生落地了,等他去寻那魂牵绕的人的时候,发现当初的大院已经是残垣断壁。当初的繁华景象在眼前一一闪过,小姐也不知所踪了。然而现实却是荒芜的可怕。在一个僻远的陋巷,柳生亲眼见证了生割人肉的惨剧。精神恍惚的柳生在酒店里以外的遭逢了失踪已久的小姐,可是物是人非,小姐此时已经成为了砧板上的鱼肉了。柳生在万分无奈下只好亲手杀死了小姐,解除了她的痛苦。最后小姐在坟墓里重生,却因为柳生的意外打断而散失了最后生还的机会了。故事到这里也就走向了戛然而止了

余华的作品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读者正在开始构思着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结局的时候,故事也就走向了终点。留下我们的更多的是困惑。

下面,就简单的谈谈我对余华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的一点看法。

说真的,这篇文章我看了不下十遍,可是依旧无法明白。也许就是这样,文人的文字,只是用来欣赏的,解读本身,也就会失去了阅读时的那一份轻松的快感。只是,毕竟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我们还是会在读完作品之后,来谈及一下自己的感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故事。真实。寓言

我们在阅读一部作品的时候,更多的只是把它当做一个故事来看待。作为一个旁观者来审视着故事的发展以及人物的爱恨情仇生死纠缠。

《十八岁出门远行》曾经一段时间给过我这样的感觉,它就是作者用最俏皮的话讲述着一个可怜的人儿出门之后的不幸遭遇。说不上怜悯和同情,反而是觉得可笑。文中的“我”是一个并不在乎前方到底是什么,反正就是抱着“走过去看”的心态。仿佛即将到来的一切都与“我”无关。

《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的一个出门远行的故事。这个在世界文学中也是有一个几乎算是固定的模式的:主人公出门远行,接受教育,认识世界,感悟生命,最后长大成人。十八岁,青最华丽的时光渐渐的落下了帷幕,所有的任性和叛逆也逐渐的淡出了舞台。关于人生,开始了思考和探讨。十八岁在这里,也就有了象征的意义。十八岁,意味着年轻人开始走向成人的世界,初步认识成人世界的生存法则。余华在作品中这样描述道:“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我在这条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经看了很多山和很多云。所有的山所有的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着它们呼唤他们的绰号,所以尽管走了一天,可我一点也不累。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但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

在这里,“迎风飘飘”和“定居”这样的话语并不是很适合写实的需要。但是他却造成了一种阅读上的陌生感,显示了作家的想象力的语言的张力,作者在文字上的驾驭能力也得到了体现。这样一来,就让人感受到了叙述者心中藏有的情绪——一种即将远行时的近乎夸张的快乐

小说的重点集中在描述抢苹果的部分,这样的事儿是在日常生活里能够被理解的,只能是存在在故事里。我们无法理解司机被抢的司机为什么不愤怒、不阻挡这种罪恶的行为,反而是哈哈大笑的与抢劫者坐同坐在拖拉机上,而且还顺手“拿”走了我的书包。在小说的上下文里,很难找到能够说服自己的逻辑的存在,也就更难明白了。

但是余华从另外的角度对此作了详尽的阐述。“当我发现以往那种就事论事的写作态度只能导致表面的真实以后,我就必须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寻找的结果使我不再忠诚所描绘事物的形态,这种形式背离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逻辑和秩序。“

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故事中的抢劫者与被抢者直接既真实又换荒诞的应该“共谋”的关系。说他荒诞,是因为这是我们表层经验无法理解的。但它却又是一种内在的真实——成人世界的最普通最普遍的生存法则。

在小说中,这种荒诞通过了少年的视角来展现。这就体现了少年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对立,荒诞也是在这种对立中成立的。

个人觉得小说中最抒情的是这样的一段话。

“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没有,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我无限悲伤地看着汽车,汽车也无限悲伤地看着我。我伸出手去抚摸了它。它浑身冰凉。那时候开始起风了,风很大,山上树叶摇动时的声音像是海涛的声音,这声音使我恐惧,使我也像汽车一样浑身冰凉。”

说它是小说中情感表达最为强烈的地方也并不为过。余华在这里也表达了难得的抒情。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所有的故事似乎都是为了这段抒情做准备的。这里那种飘洒的淡淡的悲伤,绝对不是被抢劫的悲伤,而是一个少年梦想的悲伤。当突然发现,现实和自己梦想中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发生的时侯,这样的悲伤就是很严重的了,有时候,它会要了一个人的命。

小说在结尾又归于了平静,或者说是开始了新的轮回。成长的寓言在中国并不少见,类似的又《小马过河》。小说的最后一句“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让我们无不悲伤的想起了这个让人搞定的寓言。

于是,小说成功在故事、真实与寓言之间不停的转换。通过那些荒诞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成长的故事。少年人的梦想与成年人现实世界生存法则的二元对立。

虚伪 真实 梦

虚伪在这里并不是道德意义上的虚伪,而是文本在叙述上的不合逻辑。

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十八岁出门远行》像是一首诗,意象丰富,想象深刻。《十八岁出门远行》一反以往小说中以人物、情节见长的传统模式,对话少,人物情节简洁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程度,而且人物的语言带有并不明确的指向性。作品给人的整体印象就是逻辑混乱。在叙述中,小说有意无意的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述逻辑,使读者获得了一种陌生、间离的感觉。作品中所有的新颖、混乱和不合逻辑都是作者刻意的行为,他通过作品的语言扭曲了这种虚伪的形式,这样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得到另一种的真实。

就我个人看来,作品中的所有的不合逻辑所体现的恰恰是最符合逻辑的。因为,现实的世界中,这些并不合理的事情是可以通过另外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在少年所能够理解的世界里,这样的事情只能是用荒诞来形容,可是在成人的世界里,换一种思维的模式,就可以很好的解说了。

很多时候,读这篇小说,觉得仿佛是在经历一个梦一般。一个少年的梦,也是我们自己的梦。需要成长,对于成长中会遭遇的事情,没有办法预测,并不一定是所有的人都抱着“走过去看”的心态。然而对于未来,关于人生,都总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恐惧。

但是。小说的从头到尾,“我”都是有着独立自我意识的人,或许我会浪费青春,会失去机会,会贪玩,回如同小孩子一样的任性,但是,我懂得人生应该不断的抗争,虽然我有时也会胆怯,却从来不会放弃生存的信念,甚至在这其中,我拥有了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

人如果有了清醒、健康健全的心灵,在旅途中的迷茫、疲惫和胆怯也就不会成为活下去的阻力了。这篇小说最激烈的冲突就在于少年世界和成人世界生存法则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中间产生的。

十八岁,是少年世界想成人世界过度的时期,少年时期怀揣的美丽的梦在遭遇了成人世界残酷的现实之后,要么沉沦,要么清醒。但是不管怎样,成长从这一刻已经开始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22623/

困惑——读《十八岁出门远行》有感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