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村放歌

2017-04-03 09:10 作者:简单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西村放歌

——写在西村“核心价值观文化墙”完成之际

记忆中,县有两个西村,一个是山沟里的老西村,一个是山顶上的新西村。

20多年前,老西村还在山沟里,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

20多年后,新西村则站在山顶上,被评为“山西最美旅游村”“全国生态和谐村”“全

国绿色小康村”!村支书王志忠被评为“全国劳模”!(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变化太大了,西村缘何巨变?

西村,位于中条山上,距县城8.5公里,隶属夏县庙前镇。全村4个村民小组,135户,595口人,1700亩耕地。以上荣誉的取得,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西村人凭借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大智大勇才雕刻出这个美丽家园。

时间转回到上世纪的80年末,站在西村的山头上往下看,一条山沟把八九十户人家分割在两旁的土窑洞里,村民们点的煤油灯,吃水沟里挑,外出靠步行,过着山里人最古朴的生活,什么理想、改革开放、发家致富,好像都是大山外边的事,和他们没有多大缘分!就在这时,一个人在西村村头出现。中等个子,浓眉大眼,刚从部队上转业回来,他叫王志忠。当他看到村子还是自己当兵入伍前的样子——面貌已旧,就暗下决心,不改变面貌不走。没曾想,这一干就是30年。

村民们选他当了村主任,没敢想,这个小伙子却展现出大智慧,竟然把山沟里的老西村整体要搬迁到的山顶上,建设一个新西村! 从1989年开始,3年时间里建成了一个占地80亩、设计为“丰”字型,一个“村在林中建,房在树中安,车在绿中行,人在画中游”诗情画意般的社会主义新西村。

走出大山。又用了3年多的时间,一条近9000多延米长的油路硬是修成了。如今,从县城到西村的道路两旁青松翠柏,绿意盎然,草坪林带,令人神清气爽;还有那一段一段的防护栏,看上去牢固、漂亮的……

他们在村里、地头、埝边、沟岔、田间道路两旁全部栽上了树木,栽核桃树1400亩,间种了远志、黄芩、防风、党参等中药材。现在的西村,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树的世界,绿的田野。全村人均上千棵树,森林面积达42%、绿化面积率达到了70%以上。

西村的村民们虽然搬进了新瓦房,但没有闲置暖夏凉的“老窝”。他们将土窑洞修装饰一新——灰色的砖瓦、白色的墙壁、红色的窗格,起名叫朝阳沟。是啊,这些窑洞宾馆,不仅为城里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村民们增加了收入。

西村在山上算是个大村,要把这500多口人领好,党支部是关键。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党支部就严格要求支村委成员、共产党员团员、各村民小组组长,要以身示范,给村民起带头作用。正因为上粱正,西村的村风民风才好,人心才齐,干什么事情只要喇叭上一喊,就一呼百应。他们还制定了“村规民约”、“邻里相处‘五要’‘五忌’”。这些由村民自己量身定制的东西,对村里的环境卫生、森林防火、花草管理、道路防护、邻里和睦相处等等及村民们的言谈举止,都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不能说山里人只在节时才过把文体生活瘾。党支部为了改变这个传统,在村中心建成一个占地2100余平方米的文体中心和人民舞台,安装健身器材。每当幕降临,文体中心广场灯火辉煌,大妈们跳起广场舞,年轻人打篮球,孩子们玩滑板车等等,激情洋溢的舞曲和男女老少的欢声笑语成为每个夜晚最动听最醉人的乡情村韵。村里的文化人还克隆网上自编自导了一首歌,题目是:美丽的西村,可家乡。党支部还两次邀请运城广播电视台德文化栏目《蒲乡红——走进夏县西村》。大幕拉开,优美段子,在西村的山头间回旋。唱戏看戏受教育,做儿女的要孝顺;台上唱到伤心处,台下人儿抹眼泪……

窗体底端西村党支部干什么事总是想在前头干在前头,他们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作为培育村民讲文明树新风的有效载体。采用导向鲜明、图文并茂、引人向上、喜闻乐见的形式,用126块版面上的社会正能量感染村民,启迪村民,激励村民,教育村民。如今在西村,你一定会被一幅幅图文并茂的“核心价值观文化墙”所吸引。“文化墙”已经成为西村又一道靓丽的风景,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沐浴文明新风。

西村人,像新一代愚公,把老西村的山,梳妆打扮成绿水青山。

西村人,不忘初心,始终站在高处、走在前头,在不断创新中前行。

西村人,在中条山山头头上抚琴放歌,动听的旋律在神州大地回旋!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07121/

西村放歌的评论 (共 6 条)

  • 雪灵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心静如水
  • 鲁振中
  • 江南风
  • 芙蓉秋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