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岞小海大

2017-03-17 18:17 作者:法蔗衡野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文|庄跃平

家乡很小。游家乡,一日足矣。清晨,穿过静谧的惠女林场,光着脚丫踩在碧海金沙滩,张开双臂,听林海涛声,望薄雾轻纱中风车徐徐转动。午间,驻留南赛澳口,赏顽石靓影,千帆竞秀,遇惠女踪迹,觅古卫城遗迹、宰相故宅。傍晚,呆坐“狗仔尾”海堤,一边汪洋荡漾,一边鱼舟唱晚。夕阳西下,风光旖旎,蓦然回首,已是灯火阑珊。

岞地虽小,却是奇地。航拍家乡像即将登岸的玉蟾,头刚刚触碰到陆地。县志记载,家乡原是岛,与大陆连续的一段海滩叫“七里湖”,潮水经常淹没海滩,行人无法通行。南宋时,家乡出了个大官,衣锦还乡省亲,当地官员发动老百姓挖掘了半个凤山的沙土,填平海滩,筑起沙堤。从此海陆相连。“七里湖”公路两旁,国有盐场早已荒废,木麻黄树枝依然矗立在那里,讲述着惠女治理风沙肆虐的传奇。

奇地出奇石。在我眼里,家门口有两处石礁最为奇葩。澳口中央蹲着一块几十见方的小礁,落潮时能见全貌,像是即将蹦跳出海的蟾蜍,村里人称之为“厚皮礁”(蟾蜍家乡话叫厚皮)。我曾有过疑问:这蟾蜍怎么跑海里?阿母跟我讲“沉东京浮胡建”的故事后,我便若有所悟:这定是一只来不及逃离的蟾蜍,从此被困于此。离“厚皮礁”不远的岸涯边,数米高的巨石块上岳立着两粒紧挨着的巨型卵石。羞于启齿,不过看官一眼就能认出。海边人粗犷,直呼其名“兰核礁”[1]。

从“沉东京浮胡建”的故事里,我推测:家乡原是一片海,四周的海是陆地,一之间海陆变迁,陆地下沉,家乡浮出海面,便成了现在这幅模样。这只来不及脱困的蛤蟆,被囿于澳口,只能眼巴巴地望着陆地。再一想,海陆更易初期,海面定是波涛汹涌,渔民难以出海捕鱼,恰巧某位大仙从此经过,便把身上最没卵用的东西扯将下来,名曰“定海神卵”。从此风平浪静,一方平安。但哪里有镇压,哪里就有反抗。大海时常裹挟狂风暴,咆哮着砸向“定海神卵”。以浪击石徒增伤悲耳。“生命之卵”纹丝不动,海浪却摔得粉碎,四处飞溅。每每这个时候,我总下意识轻抚裆下,感叹大仙法力无边,感慨命运无常。沧海桑田的事,谁又说得清楚呢?!

如果想和奇石来一次亲密接触,大可走上光滑的礁石,戏戏碧蓝的海水。也可在落潮时步入短短的海滩,看看游弋的小鱼在水坑里捉迷藏,吓吓成群在岸礁上晒太阳的海蟑螂。翻开小石块,说不定还会遇见海螺、小螃蟹,深挖下去有时还能碰到花蛤蜊,倘若用手指去碰它,便会“啾”的一声,喷出水花,合上蚌壳。(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南赛澳口再往东就是家乡最东极的“假山”。山上的一石一景象是刀雕斧刻一般,美得跟假的似的。真真假假,辨真假难,目不睱接,让人赞叹大自然之鬼斧神工。“假山”定是因这嶙峋怪石而得名,只是以前鲜有人烟,山里头多安置着祖宗的坟茔,不知什么时候起,“假山”上立起数根高耸入云的风车,也修起了水泥路,从此天堑变通途。“假山”因此成了“风车岛”,游客络绎不绝,文人骚客纷至沓来。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古卫城,风车在浓雾中偶露峥嵘,像是蓬莱仙境。如此奇地,打小却不觉得她奇,好像家乡本该如此,总是向往着海的尽头还有另一个世界。慕名去过很多名山大川,不过尔尔,越觉得家乡虽小,那片岞那片海却是那么地大那么地美!

 

庄跃平

二〇一七年三月十四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03514/

岞小海大的评论 (共 13 条)

  • 鲁振中
  • 听雨
  • 雪灵
  • 沧海一笑
  • 倚石老人
  • 山水一涧
  • 心静如水
  • 燕姿
  • 西风舞
  • 心荷
  • 晶湖
    晶湖 审核通过并说 可观可触的景色里,流露可感可诉的乡情。
  • 雨袂独舞
    雨袂独舞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问好!推荐阅读!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