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生命原本如此沉重——读《活着》有感

2016-12-27 17:01 作者:紫梦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没有写过读书笔记,因为常感在心中能够深植的东西用言语来表达,多少显了浮浅,而无法触动灵魂的作品,倒也不必为它著诗作词。但《活着》有如一面老旧的旗帜高高飘扬在黄土高坡之上,一点点召唤着内心潜藏的那些情愫。把它与黄土高坡相联,确实因为那是我熟悉的土地,读《活着》时,我常常会在脑中浮现出那些满脸褶子,邋里邋遢的黄土高坡上世代聚居的父老乡亲。如果说用“老旧”两个字来形容《活着》,是对它的不尊重,我不会苟同。破旧,只是代表一种表象,它更深沉,更具深刻,有一种古朴而沧桑的味道,可以说它代表着一种深层次的精神领域。

《活着》是著名作家余华的经典小说,字数13万多点,我只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读完了,读得有点糙,因为它深深吸引了我,大有如饥似渴之感。这部作品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也被译成好几个国家的语言,可说是畅销世界。开书的序言就有中文版、韩文版等五个版本的序言。

我读小说,每次必认真品其序言,大多时候感觉序言比正文更精彩,更接近作者本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的写作主旨。贾平凹的《老生》,我就喜欢他的序比喜欢小说本身更甚。余华在自序中说:“一位真正的作家寻找的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句话我反复诵读,又一次想起了贾平凹先生,他的作品似乎与余华所说不谋而合,都说贾先生是一位极其仁慈的作家,他从来不义愤填膺地去控诉丑陋,而只不动声色,他只是平静地去诉说,总愿给一些不堪留有悔过自新的机会。

自序中还说:“一些不成功的作家也在描写现实,可是他们笔下的现实说穿了只是一个环境,是固定的、死去的现实,他们看不到人怎样走过来的,也看不到怎样走去。”正如其所言,《活着》是真正活着的作品。

故事从作者去收集乡间民谣开始,然后遇到一位叫福贵的老人,接着是福贵为他讲述了自己颠沛流离的一生,从而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活着的坚韧。

活着,本身就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生下来,活下去。人一生的“活着”总要风来袭,悲欢相融。活着,就是一种苦苦的修行。而福贵的“活着”,从大喜到大悲,再到无言,多像一柄沉重的石锤狠狠敲下,震得人几欲支离破碎。(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福贵原本是富家少爷,但他吃喝嫖赌博,玩世不恭,很快把祖上的积业全部败光。人往往要经过极度的痛苦过后才能清醒,懂得珍惜。当然福贵的这种纨绔之风除了自身的原因,多半还是家庭教育问题,他的父亲远在他之前就把家产败出了一半,所以在儿子输光了祖业的时候他也只能无奈地叹口气,然后在一个黑从粪缸上摔了下来,死了。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年轻时也和我一样,我家祖上有两百多亩地,到他手上一折腾就剩下一百多亩了。”

穷困潦倒的福贵先是面临着妻子和孩子被丈人领回去的伤心,再就是无端被逼去当兵,九死一生终于回到家里的时候,老母亲也早已病死,接着还要面临六零年的大饥饿。如果说一切已经是对福贵之前的惩罚,那么后来发生的事情就是额外的附加,而那些苦难一定会将无数的人击垮,揉碎。一个习惯了苦难的人尚无法承受那些磨难,更何况一个生就养尊处优,从优越一落千丈的福贵。福贵难能可贵的就是他在被摔入贫苦之后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安静地接受,然后平静地活下去。

妻子家珍是中国传统妇女的代表,任劳任怨,宽容大度不离不弃。她最后选择了从优裕的娘家逃离,带着幼小的儿子有庆回去,也许也是对福贵人生的一种支撑。只不过生活从来不是仁慈的,它先是给了福贵希望,然后又一点点夺去。

“我在村口的田埂上坐下来,把有庆放在腿上,一看儿子我就忍不住哭……要埋有庆了,我又舍不得。我坐在爹娘的坟前,把儿子抱着不肯松手,我让他的脸贴在我的脖子上,有庆的脸像是冻坏了,冷冰冰夺在我的脖子上。……我一遍遍想着他中午上学时跑去的情形,书包在他的背后一甩一甩的。想到有庆再不会说话,再不会拿着鞋子跑去,我心里是一阵阵酸疼,疼得我都哭不出来。 ”这是他的儿子死去时候的情形,仅仅十三岁。

“那天下得很大,凤霞死后躺到了那间小屋里,我去看她一见到那间屋子就走不进去了,十多年前有庆也是死在这里的。我站在雪里听着二喜在里面一遍遍叫着凤霞,心里疼得蹲在了地上……我心里就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我的一双儿女就这样都去了,到了那种时候想哭都没有了眼泪。”

凤霞从小就不会说话,但相当懂事,她与父母一同经历着生活抛过来的苦痛悲伤,因为自身的缺陷一度受村人嘲讽,最后只能嫁给一个偏头的二喜,二喜倒是对她疼有加,可好景不长,生孩子的时候大出血而死。

人生最痛,不过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送了一次,又一次。

不久之后,家珍死了,他的女婿死了,就连小外孙苦根也因吃豆子撑死了。

虽说有些残不忍睹,可这又何曾不是生活。生活就是生活,没有文学作品的文艺化,也没有传说中的被粉饰过的痕迹,它就是赤裸裸的悲欢离合,就是真真实实的动荡,甚至让人无法喘息。

从二十世纪写到解放后,横跨五十年的岁月。主线是福贵惨淡的一生,而对其他人物心理细腻的描写以及刻画也是相当成功。我更喜欢的是他的这种写作手法,从回忆着手,层层展现,以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让画面感与真实感更强。

苦难再多,还要活下去,只是为了活着。这或许就是余华写《活着》的真意,他在教会我们怎么面对生活,也让我们懂得生活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福贵赶着他的那头叫“福贵”的老牛年年月月在土地上耕耘着,他还把其它的牛叫做“有庆”、“家珍”、“凤霞”、“苦根”、“二喜”。我不明白作家这样去写是什么样的寓意,但有一种无比的苍凉和悲凄涌上心头。

生命原本如此沉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活着的每一寸时光?

在序言中,他还说:“活着不是呐喊,不是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我喜欢这句话,更喜欢他用这样的思想写出的《活着》。

2016最新散文集《风吹来的沙》签名售书中,有意者请加zhaoping,或进zhijiannianhua1104公众号内微店真接购买。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87357/

生命原本如此沉重——读《活着》有感的评论 (共 10 条)

  • 鲁振中
  • 浪子狐
  • 雪中傲梅
  • 雨袂独舞
  • 风撩衣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足迹
  • 老党
    老党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
  • 漠上倌
    漠上倌 审核通过并说 深刻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