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悲喜唐寅,落花人生

2016-12-07 11:32 作者:烟雨浮尘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很多人都说我不像是一个现代人,更像是一个穿越过来的古人。其原因是因为我的言行总带有些所谓的古韵,确实这与现代社会的白话交流有些格格不入,但坦白的说,对于这种称号我是很受用的。

不过假如我真是一个古人,我希望能够出生于明朝明宪宗成化六年。倒不是说成化六年是多么的国泰民安、市井繁华。恰巧相反,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明朝也算内忧外患,好在朱见深颇有顶层领导人的才能,知人善用,才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危机。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样我便能与唐寅出生于同一个年代了。

如此这般,也不必枉费我每品读一次唐寅的《桃花庵歌》,只得独自向往其桃花源一般的生活世界。说不定,我还能和他结为至交,哪怕是穷的只剩下满天飞舞的桃花瓣,二两薄酒,只要能惬意的吟诗作画,纵使“他人笑我太疯癫”我也会坦然的回道:“我笑他人看不穿。”

是啊!别人最多只能看穿外在的所需,又怎能看得穿内心的精神世界?唐寅一生不可谓不坎坷,不可谓不悲壮。27岁之前就遭遇了两个晴天霹雳。第一个是父母双亲接连去世,第二个是妻子徐氏和不到三天的孩子也相继和他阴阳两隔。这种多重的打击,致使他很长一段时间内意志消沉,好不容易在众好友的支持鼓励下,摆脱了阴影,一举拿下乡试榜首,名震南京,因此还获得了唐解元之美称。27岁时唐寅又续了何氏为妻。此后,他本以为仕途平步青云,能够一展宏图之时,不幸的是又被牵连进了“徐经科场案”。不仅下了大狱不说,还平白无故的遭受了一番折磨。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等到事实澄清,唐寅身心疲惫的回到家中,却又与慕虚荣的妻子失和,一纸休书,断了千年修得的共枕缘。

不堪耻辱的唐寅,遭此众多劫难后,才算是真正看透了红尘。从此再不入仕途。活了三十多年的他,在经历了多少生离死别、苦难折磨、失落振奋以后,才算真正领悟到“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的决绝感念。至于现在广为流传的“唐伯虎点秋香”的美好佳话,在唐寅的历史里不过是一段对他虚有的幻想,源自于世人都是喜欢美好的结局的。

之后的唐寅却是实实在在的做了一个隐士。不问天下,不倾权贵,帮扶穷人,而自己却又穷愁潦倒。我不知道他的桃花庵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我可以猜想它一定是极其简陋的。因为就连喝酒都只能“又摘桃花换酒钱”的人,哪有什么钱修缮房屋呢?当然这也不排除他有亲朋好友的接济。(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桃花庵里的岁月,大概是唐寅一生中最为洒脱自由的时期。他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无不都是在桃花的衬托下产生的。多少个秋月里,他用着“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朴素而不失优雅的诗句,规劝人们放下手中的忙碌,心上对欲望的执著,及时行乐,不要待到人老珠黄时,对花独叹,懊悔不已。

也只有一个人心下无尘,方才能看透世界。唐寅的诗是实实在在的,是洒脱,更是出尘不染的;也只有他经历了人世所有的悲欢离合之后,方才能静下心来,与花为伴,做上了脱俗的桃花仙人。

每及去春来之时,他独坐桃花庵前,用一句似有众人皆醉我独醒般意味的诗高声呐喊:“春宵一刻千金价,我道千金买不回。”仿佛是要和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的诗句较劲一般,更或许是他太寂寞,以至于寂寞得只能从自然环境中寻得慰藉。

到了古稀之年,他在书画上已经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却依然不忘用《一世歌》来感叹人生的变化无常:“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是啊!那时的人从生下来都是在为了仕途而准备,可是即便成了达官显贵又能怎样呢?俗世之人都逃脱不了死神的魔掌,多少的英雄好汉,多少名震千秋的帝王,如今坟头上还不都长满了杂草,一片荒芜?

于仕途,于家庭,于爱情而言,唐寅一生是可悲的,可是于精神内心世界的饱满和创作而言,他又是可喜的。没有悲情的渲染,没有悲情的经历,没有悲情的痛苦折磨,便不会有他在作画一行中所取得的喜人成绩。也许人生便是如此,有了悲便会有喜,有了喜也自不会少了悲。因为没有悲喜的人生,那就真算不得人生了。

如今繁华落尽,木已成舟,蓦然回首,那些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切都成为了尘封的历史,多少辛酸苦泪,多少阴晴圆缺,都在岁月的冲刷中变得模糊,直至完全消失。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82855/

悲喜唐寅,落花人生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