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识“洛惠渠”——历史文献纪录片《洛惠渠》观后感

2016-11-14 17:09 作者:冀永珍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题记:洛惠渠,陕西省洛南县水利工程。1958年,在全国处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特殊时期,在极端困难条件下,3300多名洛南儿女用原始的钢钎铁锤,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和40里梁塬修筑出的一条洛南亘古未有、商洛最大的工程,解决了自古干旱的40里梁塬和洛南县城10多万人口的用水困难,使6万多亩旱地变成水田。

“龙渠”—少儿时代最美好回忆

我生于1975年,家住在洛南县四皓乡冀寨村东头组。从记事起,大人们一直将洛惠渠叫做“龙渠”,汩汩流淌的“龙渠”水给我和小伙伴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留给我们太多美好的回忆。

每逢旱季放水,第一个见到水的大人或是孩子都会告知大家“龙渠”放水了,赶紧去浇地。家门前的小水渠流淌着从北干渠放下来的水,沿着大路边的支渠浇灌着嘴头(地块名)那块沃田,只要这块地不旱,我们组家家都会有白馍白面吃。她更是我和小伙伴们童年的乐园,每逢“龙渠”放水,我们就像鸭子一样在水里嬉戏、打水仗,鞋子不知被冲走了多少,每个人都有挨打的经历,但还是抵不住诱惑,依然会趁大人们无暇顾及时偷着下水玩个开心。南低干渠从村后的北岭坡(王盛华在文章写作“槐树坡”)底流过,浇灌着的苹果园、菜园及沿途的田地,一直到四皓中学。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的瓜果蔬菜,人们就将果园菜园选在干渠旁边,为的是方便浇灌,果园菜园是小伙伴们最惦记的地方,果园里的黄元帅苹果是我们的最,从花儿刚刚开放,我们就一起在树下盯着,在看着谁家花开得繁,谁家的苹果结的稠,眼巴巴地等着它们长大,不太涩的时候就开始偷着吃,不等熟透就摘下来储藏起来,生怕被别家的孩子偷走。苹果树下种的黄瓜、西红柿、豆角、芋头、白菜、萝卜、瓜等,保证全家人一年四季都有蔬菜吃。有一年,父亲、伯伯、叔叔们冒着盛酷暑加固下川(地块名)的渠道,我每天中午都要将母亲细心熬好的小豆稀饭(有极少的玉米糁)送去给父亲他们解暑。

有一年天干旱,奶奶婶娘们都在说:“麦收不了,怎么办?”我跑回家问父亲会不会饿死,父亲笑笑摸着我的头说“没事,龙渠会放水的,浇了就能收了。”跟着大人浇地是我们很小就学会做的事,在禾苗间开出许多小水沟,水就会流进田里,那儿水流不畅了,用手刨一下水就会过去月光下看着银链一样的渠水滋润着干涸的小苗,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而今,小伙伴们很难聚在一起,电话里、微信里,常常聊起小时候的一起嬉戏的事儿,相互之间没有一丁点的生疏,永远是那么亲昵。

默默奉献的建设者——工作中的楷模(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1996年毕业分配到永丰镇工作,我认识了的参加过洛惠渠建设的张明哲老人,那时他早已过了退休年龄,还担任着永丰敬老院院长,我们时常到敬老院帮助拆洗被褥、洗衣服、帮老人们体检等,张院长从未向我们提起过参加洛惠渠建设的那段青春岁月和那段艰苦岁月里的往事,他总是那样默默地照顾着那些孤残老人,尤其是对那些身有残疾或是智障的老人更是无微不至,天看着他们吃完饭,自己的饭早已经凉透了,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楼上楼下每个房间看好几遍,看看这个电热毯是否安全,摸摸那个被窝里冷不冷,给这个盖盖被子,帮那个捡起掉在地上的衣物,每个晚都是深夜才睡,黎明即起,在张院长的影响和熏陶下,我们工作中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对待群众时时处处以他为榜样,直到看了记录片,我和同事们才知道老人曾经的那段光辉的青春岁月,老人的形象在我们心里更加高大了,听到85岁高龄张院长那句语重心长的话语:“要珍惜你们手中的每一滴水,那是用血换来的啊,你们喝的不仅仅是水啊……”,我的眼睛湿润了,心灵深深地震颤了,心情顿时凝重起来。

伟大的工程—永远的激励

纪录片《洛惠渠》以全面反映洛惠渠建设工程为素材,艺术再现了上世纪50年代,在极端困难条件下,洛南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克服重重困难,聚全县之力,带领3300多名洛南儿女用原始的钢钎铁锤,以愚公移山的大无畏精神,用最原始的生产方式改造自然、战胜自然,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凿和40里梁塬修筑出一条洛南亘古未有、商洛最大的水利工程——洛惠渠,解决了自古干旱的40里梁塬和洛南县城10多万人口的用水困难,使6万多亩旱地变成水田,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于牺牲、敢于创造的壮丽凯歌。纪录片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再现了洛惠渠建设的宏大场景,展现了洛惠渠建设者的“精气神”, 诠释了洛南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洛惠渠精神,释放出强烈的社会“正能量”。

“在工程进展中,没有火药自己造,没有钢钎自己接,陡山不得上去使吊桥,小炮工效不高创造了大爆破,真是:英雄面前没困难,困难挡不住英雄汉。”匮乏的物资供应,艰苦的生活条件,原始的施工手段,伤残和死亡是洛惠渠建设者躲不开的阴影,每个人可能把鲜血与生命永远地留在那里。当3300多名洛南儿女走进洛河岸边崇山峻岭之中的时候,他们必须做好死的准备。在这个秦岭深处举世瞩目的浩大工程中,有16位建设者把自己宝贵的生命留在了这里,有6位建设者终身残疾。

承载着洛南人民生命情感的洛惠渠,是洛南人民用钢钎铁锤和血肉建起的一个水利工程,展现的是勤劳勇敢的洛南儿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于牺牲、勇于创造的伟大精神。挖掘、回顾、再现当年洛惠渠建设历史,回顾洛南儿女建设洛惠渠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精神,提炼洛惠渠所承载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洛惠渠是洛南儿女留下的一份不老的记忆。洛惠渠的历史及其内涵,无论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她都将是一份弥足珍贵的遗产,是一笔我们应该而且必须珍视的宝贵遗产,一笔取之不竭的精神矿藏,一份永远也不会褪色的记忆。

洛惠渠,滋养着辽阔的土地,更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她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洛南儿女,为建设美丽洛南、实现小康社会奉献力量。

(陕西省洛南县妇联会 冀永珍联 系电话)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77762/

重识“洛惠渠”——历史文献纪录片《洛惠渠》观后感的评论 (共 8 条)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鲁振中
  • 醉雨轩
  • 江南风
  • 心静如水
  • 雪灵
  • 笨笨虎
  • stytle
    stytle 审核通过并说 可以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