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国初秋

2016-09-07 12:56 作者:那个秋天—沁幽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九月,江南水依稀渐凉,浅望青峦已逢秋……迎着杳杳西风渐入金秋,这是一年中最具色彩最斑斓的季节!

白居易在登庐山时曾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谓山水一色,一山十处景,山上和山下所呈现的景色决然不同。就好像南国已是黄昏,北方却还是艳阳高照,景至陡然;更说北方已然深秋而南方却初临秋水是一个道理!

九月份,如同豆蔻韶华的少女渐漫成年的洗礼那般温暖而成熟,光着小脚丫奔跑在田野,流连在小路忽而捡上一两片红叶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然后轻轻地嗅了一口气,嗯!这是大地的味道儿!此时停下脚步闻着那袅袅曦风好似山涧里的那股细泉在潺潺作响,这是一种美妙而又无以言至的感觉……

秋风沉淀,金色正忙,瞭望那漫山遍野的梯田已是金黄一片环望山间犹如一条条金龙盘在半山腰,这便是贵州黔东南所独特的一道美景。

人们不疲于烈日下的烤炼反而迎风满面,这是收获辛勤的笑容,水稻是南方所特有的农作物,在地理学上人们通常以秦岭淮河为南北分界线。秦岭以北大多种植小麦、小米等旱地农作物,而南方却多以水稻为盛,尽管这些几种农作物在南或北都能生存但风俗习惯以及多方面的因素而造就今天的南米北面的局面。

清晨,浓雾环绕整座山间,淘气的云雾在山风的挑逗下四处奔腾。有时候似神仙下凡有时候似千军万马甚是壮观雄魄,而山里的小儿也不乏清唱几曲以作琴箫之谐。这时候村头的杨大叔也哼着山歌背着他今年刚买的新款半自动打谷机从云雾中蓬头而出并且迎刃而上,山路很陡而又弯一步一脚一台阶,尽管这条路杨大叔已经走了四五十年了但是背着百来斤的打谷机却丝毫不敢移心,而是小心翼翼的踏过每一道沟坎每一处低洼。(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半自动打谷机这种听起来有些过时的东西在大山深处却是高科技,其实所谓的高科技也就是这几年才逐渐流行起来的,通俗一点就是在特制的铁桶或木桶上加上一台汽油动力机来代替人力的一种机子。早些年稻农们还普遍用木桶纯人工打谷,后来才发展到人工和机械结合的打谷机打谷,直到今天出现的半自动打谷机。村里的老人都不禁唷嘘感叹时代的变化,不过说来都还是因地制宜的缘故才焕发人们的无尽智慧,云贵高原山多且高而且多为湍急险峻,有时候近在眼前的一丘稻田却要绕过半个山腰,进而每年这个时候种植水稻的稻农也万分紧急,因为熟透的稻穗是最怕和过熟了,所以渐而渐之一种能够提高收穗效率的半自动打谷机便因此迎刃而出。

中午,炽辣的太阳当空而照,伴随一阵阵打谷机的轰鸣声飘响山间。不远处望去,一片金秋中一家老小正忙碌着打谷,才没多久便见一队挑着箩筐的稻农从田坎草尖儿处一个个的冒出脑袋来。他们挑着沉甸甸的收获虽然额头上满是黄豆大的汗粒,但是看着满筐而饱满的稻穗却一点儿不觉得累了,走在最前的也不乏哼上两句山歌活跃气氛,顿时逗得大伙笑不合嘴。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大多为少数民族,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苗侗两族尤为甚多,而为数不多的汉族也大多是近几百年来战乱迁徙或汉人屯兵于此而留下的后代。时间久了汉族文化也逐渐影响这一方水土,这文化与人文和睦栖息的杰作。

傍晚,太阳渐渐西下,古道西风也渐渐变凉,秋天的韵律也早已被几天前的那场绵绵细雨所同化。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天三个脸儿,秋天气候便就是这种味儿了,淅淅沥沥换而清清凉凉让人摸不着头脑。

尽管秋天的韵律有些奇怪甚至让人弄不清楚这到底是天还是秋天,即使如此也抵挡不住那股天地同庆的热情。在一天忙碌下稻农们喜获丰收那是一年中最欢悦的时刻同时也是最累的时候,映着夕阳西下的点点余晖人们开始为一天辛勤劳作而犒劳一下自己喝上几杯小酒,这是劳作人民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里,山腰处点点灯火照亮一袭夜空,远远望去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两句小诗谣。不过此时最怡人的还数那股飘荡在空气中的桂花香,一阵阵的很袭人,浓郁而不使人疲惫,清香而让人流连忘返。望月听香,寒秋而食也寓意着中秋佳节就要来了!

秋天的月亮也较以往格外的圆,兴许是秋韵额外点缀了那轮碧月吧!忆得小时候是最喜欢这个季节了,因为秋天可以有好多好吃的,其中吃月饼便是最期待的。

可是,好多年以后的今天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现自己是越来越不喜欢过中秋节了,都说中秋佳节团团圆圆,却不知有多少人与我一样苦于无奈而错过多少个圆满的中秋节。以前你可以依偎在父母面前娇气一会儿,可是长大后才发现机会已经很少很少了,甚至一年中只有除夕那会才有机会吃上一口团圆饭。

夜,有些凉了,此时我推开窗子并没有看见远处灯火阑珊,能见到的只是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和那巨大的广告牌。也没有闻到阵阵桂花香依而所替的只是一股浓郁的都市“夜来香”!

文/那个秋天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63628/

南国初秋的评论 (共 12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