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延安行

2016-08-22 08:51 作者:蔡怀森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延 安 行

蔡 怀 森

从西安到延安,是晚间7点的车,一直有些遗憾。

西安到延安,在中国现代史上曾经是一条有着非凡意义的路线。

有人总结过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些人文现象:二十世纪初始中国的精英们滔海过洋去日本,当时有孙中山,黄兴。稍后一些有蒋介石,周恩来,鲁迅,阎锡山等一批紧随。二十年代,中国的一些精英们报考黄埔军校,投笔从戎,造就了一批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将帅。三四十年代也有一批精英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在延水河畔、宝塔山下集结,他们虽少了些战火的洗礼,却接受了毛泽东思想的熏陶,后来大多成了共和国的骨干、高干。(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精英们总是引领历史潮流的。

三四十年代的一批批热血青年去延安,很多就是从西安出发的。当然绝不是今天的坦途大道,而是动用了各种交通工具,甚至步行。还是很艰辛的。因此很想看看这一路的山梁沟壑和黄土小道的印迹。当然这些都已是历史的一种记忆了。

清晨,整理完毕,来到了宝塔山下。

宝塔山及建在山上的宝塔是延安的标志和象征。

宝塔山的位置应该是在延安市区的东南郊。

长期以来,人们印象中的延安往往就是宝塔山和窑洞,再就是宝塔山下的延河,并没有多少延安城市的模样。不过这也无妨,如今全国所有城市模式,大同小异。或平地扩展,或依山傍水。首先市中心区域让给银行、电信、宾馆的豪华高楼,然后就是处处林立的塔吊下,新建的楼盘小区。再就是整洁的绿化道路,川流不息的车辆。现今的延安大致也是这般模样。

宝塔山,古称嘉岭山,山上宝塔始建于唐,明代改建。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为楼阁式砖塔。

亲眼目睹了宝塔山、延河水,老实说并不象多少年传颂的“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的印象。在山下延河边的景点处照了几张照片,由于距离的原因,总感觉宝塔太小,没什么气势,加之逆光,并没有理想中的壮丽雄伟感觉。

看过一些诗人、画家笔下的宝塔山,其实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的情怀。这些人大都是当年在延安学习、战斗过,参加过抗大、鲁艺,聆听过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老同志,老干部了。有时歌颂延安往往也是在歌颂自己

颇有意味的是正是这些老延安,党的第一代文化、文艺工作者,一辈子唱赞歌的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几乎都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文艺黑线代表人物。

延河,如今建成了水景堤岸式模样。早先的延河,河滩地太多,水流不定。两岸修成河道岸景,既利用了滩地的土地面积,也使河道蓄了一定的水量。虽说改变了原生态的模样,但增加了人们活动、休闲的景点空间,也显示了新延安的建设风貌。

过延河大桥,沿圣地路向西北方向,经清凉山,王家坪旧址在圣地路右侧的一处小山口,上一条叫杨家岭的路大约500米,就来到了杨家岭。

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中央大礼堂旧址,也就是史上著名的中共七大会址。据说这里原来是一座基督教教堂,后于1942年改建,改建的中央大礼堂看上去简朴、端庄。主席台位置紧靠山崖边,有防空洞,会场可容千人,规模并不小。而厅内没有梁柱,用大跨度拱式结构,两边建小会议室、阅览室、休息室,抵御水平推力。尤其是大门开在一端的侧面,形式朴实、自然,别具风采。

1945年4月23日—6月21日,中共中央在这里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选举毛泽东同志为中共中央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

礼堂里,主席台上按当时场景布置,感觉上比历史纪录片上的景象要狭小一些,下面放置多排木条长椅。这里是游客必到之处,也是必照相留影的地方。毕竟中共七大及当时在这个大厅里的所有人物都太有名气了。

礼堂主席台上一条横幅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靠前的主席台上沿略带弧形的边沿上有一条横标是“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这里召开的“七大”是一个历史标志,明确提出了毛泽东思想是全党工作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毛泽东同志由此成为了党的领袖,也被置于了全党之上。

随着后来的年月,毛泽东、毛泽东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了领袖、大救星、红太阳、“万岁”、“万寿无疆”、“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问题是这样一来,他的战友们还怎么和他共事,能不能有不同意见,有了错误能不能提出纠正和反对。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历程和实践,如今党校的专家、教授们应该有个说法了。

再说,一些人功成名就,尽享荣华富贵,貌似拥戴、紧跟,千人诺诺而把无限的权力,无限的责任,无限的后果去由领袖一人承担,这似乎也不太公平。

中央大礼堂不远处,左侧的小山坡上,有几处窑洞,其实也就是陕北山间村庄最常见的普通窑洞吧。这里就是当时的中央领导: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人住过的窑洞。应该还有其他一些领导人的,只是这几位更应该突出吧。每户三孔的石窑相距不远,办公、休息都在里面,窑面前都有个不大的平台算是院子。

很明显,几家都是近邻,特别是和刘少奇。至延安时期,毛泽东,刘少奇应该算是老乡、战友、邻居。刘少奇紧跟毛泽东,是最早提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至于最后的结局那是后话了。

红军长征至陕北吴旗结束,历时一年。

1936年7月,毛泽东及中央机关由子长县的瓦窑堡转驻保安(即后来的志丹县),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共产党和红军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转机。

西安事变后,国共停止内战,转向联合抗日,经协商国民党撤出延安(当时称肤施),中共军队于1936年12月18日接管延安。1937年1月10日,一个冰天地的日子,毛泽东和中央离开保安,经艰难行军于1月13日到达延安。这是史上毛泽东和中央机关最早踏上延安的日子。

到达延安后,中央机关最早驻城区凤凰村,军委驻王家坪。各单位自己挖窑洞,建平房,分布在城四周的沟沟岔岔,山山岭岭。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中央和红军进驻延安时,总书记是张闻天,是1935年1月遵义会议选举产生的。毛泽东是政治局常委,分管军事。张闻天任总书记至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

1937年1月15日,进驻延安的第三天,毛泽东出席了由张闻天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研究进驻延安后的工作和各项政策。会上毛泽东提出:“不打土豪,保护商人,取消苛捐杂税”。还说了句“让大家都欢喜”。就这样,中央在延安站住了脚。

还要提及的是,这时贺子珍和李敏还在主席身边。

1938年11月,因延安城遭遇了日本飞机的轰炸,中央机关由城内搬到了杨家岭。

杨家岭山坡上的窑洞,都是依山就势,各自朝向并无规制。毛泽东是座西向东的石窑,三孔。窑前是个不大的院子,围有土墙,院子边上有一石桌石凳,别无其他。再就是窑边都挖有防空洞。据说防空洞很深、很大,并和其他首长们住的窑洞相连。现在供游客参观的一些领导人窑洞里,都有一些简单的家具陈设和床铺。毛泽东的窑里铺的是木板床,办公桌就是在一些图片中见过的毛泽东伏案写作模样。墙上挂着一张毛泽东、江青和李讷的照片有些引人注目。只是不清楚贺子珍是怎么离开的,江青又是什么时候进来的。原因就更没人能说清楚了。

1939年9月,毛泽东、江青,刘少奇,张闻天及夫人刘英,博古,李富及夫人蔡畅曾在窑洞前的小院里,为邓小平和卓琳,孔原和许明举行婚礼聚餐。孔原喝得大醉,小平没醉。

艰难岁月,战友情深。

黄土山坡的窑洞,粗糙的门窗,简陋的桌椅,混沌在黄土高坡的沟沟壑壑中,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毛泽东就在这里运筹帷幄,引领着江山潮流,改写着中国的历史。他在这里写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发起了大生产运动。他在这里写出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领导了有历史影响的延安整风运动。清除左的,斗争右的,最系统的审干、排查、和“抢救运动”。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积蓄着力量。

枣园在延安城西一处难得平缓的河滩地上,园中植有不少枣树。杨树、柳树也不少。

来到枣园,看着两边竖立着的石门柱,我竟然有了机关大院的感觉。

这里确实是个大院。是延安时期的党中央机关大院。

枣园原先是陕北一个军阀旧军官的庄园,土地革命时期归人民所有。中共中央来延安后,开始整理这片庄园,至1943年共修建窑洞二十余孔,平瓦房八十余间,礼堂一座。同年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迁居枣园,这里也就成了中共中央的“机关大院”。

说这里是机关大院是确切的。在有围墙警卫的枣园中,东边山坡上一处处窑洞,就是中央领导人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枣园中一棵棵树木之间,散落的一座座样式别致的平瓦房应该都是苏式建筑模样,仔细看发现,有标着曾经在此办公的单位名称,如:“中央办公厅”、“书记处小礼堂”、“军委办公室”、“机要室”、“中共中央行政办公室”等。据说还有苏联人的住处,这就不方便介绍了。

我们党有很多传统的东西,机关大院应该算是一个。

或者是无意识的,解放后若干年代我们有省委大院、市委大院、县委大院、军区大院。都是这样一个格局。有办公区,有家属区。食堂(叫机关食堂),文化娱乐(机关礼堂),医疗卫生(机关门诊部、机关医院)。当然还有机关幼儿园。

我们党,我们的军队,延安时期,包括整个战争年代,人们参加共产党,参加革命,没有工资、奖金、补助。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私人财产。身家性命都是党的,是组织上、队伍上的。在所有的物质需求方面当然靠供给制。一切由组织、后勤保障部门按需要,根据条件保障供给。战士吃大灶,首长吃小灶。不仅是“三公”消费,一切都必须由公消费。那时简单朴素的概念应该是,我是组织上人,是“公家人”。我是“公家”的,公家也是我的。“我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延续到后来,有叫“体制内人员”,也有叫“公仆”、“人民勤务员”的。按传统的思维模式,一切开支费用理应由组织负责。经济条件困难时就艰苦从紧些,经济条件好转时就宽松、改善些,感觉挺好的。

解放后到了一定时期,工资有了,各种待遇有了,私有财产也逐渐增多了,但往往在思想上,思维习惯上还难以丢弃这个从战争年代里带来的传统,公私不分,公私难分,公私不想分。公款消费、公款开支自然居高不下。

战争年代,一切工作中,会议决定,领导指示,批示、要求就是命令,必须坚决执行、服从。所有工作人员、指战员到相当一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职务任命都由领导决定,组织安排。少了一些听取群众意见,尤其是不同意见的习惯。更少了一些选举的经验和做法。这些好像也有相当部分被当成传统继承了下来。

战争年代,要求全党、全军必须高度集中统一。指导各项工作及战场的斗争,早先用信件,然后是电报、电话,再后是下发各种文件,文件根据内容性质、情况,依据保密条例还要标以各种类秘密等级。这也有可能是延续至今的每年以大量文件形式指导工作,且很多内容事项不习惯公开和不便公开的观念和认识。

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十三年。这期间,培育形成了宝贵的延安精神。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已被各级政府写在了大门口。“实事求是”的精神—成了党校门前的石刻。还有“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其实还有延安的“斗争精神”。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引导全党和“左倾机会主义”斗,和“右倾投降主义”斗,和“教条主义”斗,和“自由主义”斗。“审干肃反”,“抢救运动”。利用各种斗争方式,纯洁壮大了革命队伍。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和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斗。

延安的斗争精神也成了传统。并一直在继承延续。以至从解放后到文化大革命斗争一直未断,“过几年再来一次”。生命不止,斗争不休……。

春末的枣园,艳阳高照。枣园里草坪青青,绿树成荫。游客在这里三三两两驻足细究。

延安的岁月远离我们了。

那一代人也远离我们了。

他们留下了许多遗产。当然也有负资产。

今天,他们的后人们依然负重行进在新的征途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不比他们少,担负的责任和重担也不比他们轻。

2014年 5月16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60017/

延安行的评论 (共 7 条)

  • 绝响
  • 心静如水
  • 襄阳游子
  • 雨袂独舞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延安的斗争精神也成了传统。并一直在继承延续......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