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眼里东西方的美

2016-07-09 14:17 作者:祥云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丑与美在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中一直是衡量事物价值的重要因素,世人普遍认为最美的男人莫属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塑造的《圣经》英雄人物大卫。因为他身体各个部分的比例看起来很协调和匀称,头颅、胸部、臀部和大腿看上去都充满了力量。微微向上的头颅、炯炯有神的眼睛,宽度适当的脸颊,挺直有力的鼻梁,长方型的脸,轮廓分明,看起来气宇轩昂,气度不凡。他全身(胸部、臀部、大腿和手臂)的肌肉结实,每块肌肉都充满了力量。这就是米开朗基罗独具匠心下的传世之作,大卫怒目而视,左手扶着肩上的投石机,右手下垂握着圆石块,扭头向左前方仿佛在搜索敌人,表现了他即将战斗的紧张情绪和坚强意志。当然米开朗基罗在人物结构上的深思熟虑,也做了艺术性夸张处理:放大了头部比例,下肢放长,手和脚的关节都明显增大,从而加强了英雄的形象效果。尽管如此,各部分的解剖结构仍是精确得无懈可击,表现了为正义而战的英雄形象。所以几百年来,一直是世人(男人和女人)内心追求美的化身。

男人的美,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当代对美的标准几乎没有异议,那就是男人应有高大、伟岸、健壮和力量的外表的同时,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胆略聪慧、刚柔结合和勇猛顽强的内在美。法国十九世纪著名雕塑家罗丹的雕像《思想者》就十分完美的表现了这一点。罗丹塑造了这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默视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触及嘴唇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心情。他渴望沉入“绝对”的冥想,努力把那强壮的身体抽缩、弯压成一团。其肌肉非常紧张,不但在全神贯注地思考,而且沉浸在苦恼之中。他注视着地狱所演的悲剧,他同情、惜人类,因而不能对那些犯罪的人下最后的判决,所以他怀着极其矛盾的心情,在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内心的苦闷。这种苦闷的内心情感,通过对面部表情和四肢肌肉起伏的艺术处理,生动地表现出来,例如那突出的前额和眉弓,使双目凹陷,隐没在暗影之中,增强了苦闷沉思的表情,有如那紧紧收屈的小腿肌腱和痉挛般弯曲的脚趾,有力地传达了这种痛苦的情感。这种表面沉静而隐藏于内的力量更加令人深思。罗丹说:“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对于懂得这样看法的人,裸体是最具有丰富意义的。” 他在这件作品中,一方面采用了现实主义的精确手法,同时表达了很强的人文主义思想。其实,罗丹的《思想者》原意取名叫《诗人》,反映意大利十四世纪伟大诗人但丁对脚下那阴森地狱的恐怖和思考,表现了他复杂的,对人类苦难遭遇寄予极大的同情和悲痛的情绪。这尊雕塑流露在外的不是我们追求的简单线条美,而是通过雕塑外部形象来突出心灵内的矛盾和复杂的痛苦和憎恨之美。

我们中国漫长历史中,我们寻觅很多地方,只发现充满了佛教文化的神像石雕和铜雕,如云冈大石窟中的大佛,头顶磨光高肉髻,面庞饱满丰圆,双耳垂肩,前额与眼框结构处阴刻一条细长线是眉的造型,鼻高坚挺,目深细长,肩膀展阔,胸部宽厚,造型圆中有方,近看有棱有角,远看眉清目秀。神态慈悲而不软弱,刚正而不生硬,伟岸而不傲慢,平和中透着几分鮮卑人强悍的尚武精神。大佛前倾的体态既便于信众观瞻又体现出关照众生的亲切感,近距离仰视还会感受到由巨大势能形成的压迫感。大佛长久地屹立在景观中心,强制性地向人们展示着唯美、端庄、静穆的风采,得道觉悟后会心含蓄的笑容,静观自在、充满对芸芸众生无限关爱和期待的眼神,只要与你的目光对接了,就叫你一生一世无法释怀。我们认真分析东西方的男性雕塑时,发现中国古代男神和女神雕塑都共同反映了一个思想,那就是宽大仁慈善良和普度众生于苦海之中的想法。形式上的美多反映一种含蓄的,虚幻的谦虚和神秘美;而西方雕塑则完全不同,他们表达的多是一种勇猛顽强的力量美,形式上多流露出人体的裸露美,将男女身体的各个部分完整真实地表现出来一种健康美,让世人一目了然男女的力量和性感美,很多地方都没有一点遮隐,这在最隐私之处进行巧妙的花叶点缀;当然女神还是得注意关键部位的遮挡,否则就太让人破坏了女性的美。这些雕塑看起来都表现出生活的真实现实美,比起中国的雕塑更加直接地表达了人物外在和内在的情感。由此,我们得知东西方的美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由于这种文化的差异,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影响了不同的人物内心世界,给我们现代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带来了不同的结果。西方人更注重现实的利益和以武力方式直接干预世界生活和政治生活,更讲究力量的平衡和透明度,不像中国人那样做任何事都得留着一层薄纱,让人琢磨不透,觉得十分神秘和云里雾里的。

女人最美形象集中于内在温柔和甜美性格,而外在美体现于肌肤的滑润和柔美方面,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是女人美的象征。当然东西方在审美上,十九世纪以前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中国男人和女人眼中的美在男人的标准上在近代和现代开始发生了变化,大家都追求高大、健美和勇敢,而在女人上就不十分一致了。当然中国男人心目中的美在女人上是不同的,至少在近代是不一样的。二十世纪以前,多数中国男人喜欢林黛玉似的高智慧而身体柔弱苗条的病态美,有的喜欢宝钗似的同样智慧但身体健康充满活力的美。那时,仿佛中国男人不十分喜欢体态结实而又爽朗大笑的女性,于是民间常将大众面前喜欢露齿大笑的女人贬低为“风骚婆”和“儿马婆”。所以很多人喜欢窈窕但又文采横溢的静态典雅美。她们轻盈莲步和微垂头颅,不直面看人的女人。从成语中的“东施效颦”到“颔首低眉”和“缓步轻盈”等词就等看出东方人的喜好了。这种美也许受李清照婉词的严重影响而慢慢形成的。我们都熟悉她的《醉花阴》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些清思细腻的文字里愁转,在轻盈疏淡的意象中表达了一种婉约和悲悯。再如《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那秋千的少女,仿若就在眼前,无暇无忧,纯净而清新;萌动爱情,矜持而可爱。如画的词境,在纯真的时光里,美丽、简单、羞涩地绽放着。让吟者沉迷、流连,思绪翩然的飞过,那青年少,不忧,不思,如春之叶,若春之花,清绿,清香。又偶尔,让嫩绿新红揣着清露,带,怀想,心里产生的萌动爱意之美若隐若现的初识的爱。另外,我们对她的《一剪梅》也很熟悉;“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段相思的离愁啊,不停地,在视嗅触听的感官流淌、转换、悲戚。这明了的平常语,在她高超的技艺里,婉约蕴藉,跌宕曲折。在悲而不哀中,流完常人眼里泪,道尽千古离人愁。词评家梁绍壬说该词的起句,就“有吞梅嚼,不食人间烟火气象”。大赞她,设色清丽明快,意味深婉悠长的词句平添了读者内心对孑然在家思君的少妇同情感。这些古词难道不令人心湖涌起牵绊万缕之思绪吗?我看女人的这种忧愁、相思和孤独的相思情不知打动了多少男人的心,让其暗自流泪和夜深难眠。

同样,云冈石窟中的女神雕塑也很美,你看交脚观音菩萨头戴宝冠,冠中有小化佛。面呈微笑,弯眉细目,直鼻小口,目微闭而含情,俯视着芸芸众生,似乎随时准备闻世间疾苦之声而前往救助。菩萨肩披披帛,下着贴体长裙,衣饰线纹流畅,手法简洁。右手似施无畏印(缺损),左手自然下垂抚膝,双腿交叉而坐。神情自若,姿态典雅端庄。整体比例精当匀称,舒展大气,给人以回味不尽的美感。而西方女性雕塑也体现了女性的温柔、美丽和青春的魅力。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断臂女神维纳斯雕塑是希腊人体美艺术的杰作。雕像给人的印象是庄重典雅,又体态大方,她名为神却又有人间烟火味。她的模样是典型的希腊妇女形象:鼻如悬胆,椭圆的脸,窄额和丰满的下巴。安祥的眼神和觉察不出肃穆的笑,给人矜持而高雅的感觉。左脚略向前弯,造成身体两侧优美的曲线。下身披着裙罗,衣纹的线条体现出一处含蓄的美。这和中国对女人美的刻画还是不同的,虽然西方也歌颂女性柔美的善良、青春美丽和体魄的健美,但和中国的飞天侍女的美是不同的,她表现了西方女性那种富态的、雍容华贵的温柔善良美。而今时代不同了,东西方文明在经历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的国门被西方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文明和文化打开了大门,中西方文化和文明逐渐开始百川归海,走如同一个方向,开始相互融合,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影响下,东西方文化和文明已经慢慢地统一起来。这是美的丰富和发展,是两种文明的胶合。

中国唐诗宋词里出现很多婉约唯美之词都表现了女人的柔弱、凄美、苦念(恋)和害羞之美,逐渐将女人的美定格于几千年的封建接受男人评判之上的美。女人好像总以柔弱的体态和凄美的心灵出现才是男人眼中的美丽化身。历史中,女人这种很长时间处于男人需求特别是性取向的次要地位,大大损伤了女人的勇敢和自由解放的性格。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中国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男人身上的刚强和勇敢从心底浮现到生活中来。他们勇敢参加国际拳击赛、摔跤和散打,慢慢中国的少林寺精神在中国男人身上表现出来,彰显了中国男人的勇猛斗志和顽强性格。而中国女人也逐渐走出昔日的病态美,踊跃参加国际各种比赛,并在国际多种力与美的较量中坚强的矗立起来,如女排、足球、体操、游泳、跳水、拳击、乒乓球、田径、举重、短道滑冰和网球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一个个青春少女不尽有着体魄匀称的健壮美,而且也有着热情爽朗、敢于拼搏的坚韧精神。林黛玉的那种病态美将会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退到历史的深处去,给中国和世界人民展现出一种崭新而健康的美。毛泽东写过一首词七绝诗“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写中国当代的女性和美,但透过这首七绝诗文,我们可以看出他老人家心里对女性美的方向是什么了。中国人要大踏步地冲向世界,不尽需要伟大的智慧和科学文化知识素养和美丽健康之美,也需要作风泼辣、体态健美、威武不屈的勇敢精神之美。少数人不仅需要深悉风花雪月、红烛映花容的动人腼腆娇羞之美,而且也需要身段匀称而结实的健康美。(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但是谈到男性和女性的美同时,我想到一本意大利著名的《丑的历史》书来,其中读到了很多和中国人对丑的认识不同的论证,它从希腊的苏格拉底对美的欲望,其中也包括其对健壮男子肉体的美的追求,也说道叔本华对苏格拉底好像同性恋的欲望的唾弃和怒斥,列举了很多有着美丽身段但头颅丑如鼠辈、四肢搭配不均衡、塌鼻小眼龅牙佝偻的各种畸形丑陋的人物,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丑和美是相对的,是可以弥补的。尽管有些人身体很丑,但他有着很善良而坚强的意志力,最终变成了一个外表丑但心灵很美的人。如《巴黎圣母院》中的著名敲钟人卡西莫多也是本书作为主要例证的经典之一。他虽然四肢残缺,面向丑陋无比,但为了保护在爱斯美达拉被挂上绞架时,是他勇敢地救下了爱斯美达拉,并且让爱斯美达拉躲进了巴黎圣母院避难。自始至终,义无反顾地用自己生命保护她。如果说把卡西莫多比作榴莲,外臭内香,那他的养父副主教克洛德就象是一只狡猾的狐狸,虽然他让人们信奉,却道貌岸然,阴险狡诈。不仅刺伤了弗比斯(军官),还嫁祸于爱斯美达拉。相比之下,卡西莫多虽然外表丑陋,心底却很善良。当他心中的女神逝去,他悲伤地泣不成声――“天啊!这就是我曾经爱过的一切。” …… 最后,他抱着自己的女神一起消失。书中也有意大利著名画家伦勃朗的力作《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让我明白这位教授仿佛在用手中的手术刀将桌上的一具死体慢慢解剖开了,让我觉得他不是在为他的学生上一堂解剖课,而是在向我解剖人性的美与丑。有的人有着美丽的身体,但思想卑贱、虚伪、怯懦、贪婪、伪善和凶恶,犹如但丁《神曲》里的狼、豹子和狮子的罪恶性格,没有是非观念,再美的他也是丑的僵尸;有的人尽管没有刚强伟岸的体魄,但他坚持真理,在是与非,丑与美面前不混淆,善良地同情天下弱者和病者,总以事物的真实和真善美结合来评析它,站在真理面前,明是非,知大体,晓美丑,那他就是一位很美的人。

美与丑包含了多少丰富的意义和传奇的故事呀,我用这点文字很难述说清楚它们的深刻内涵,若果我们要真正理解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中的美与丑,我们就得真正地一个猛子扎进书的海洋中去,慢慢品味美丽的文字,精彩的画卷,深刻的内涵,广泛哲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51063/

我眼里东西方的美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