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细小工作谁做最好

2015-11-20 16:58 作者:巍巍昆仑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们所说的细小工作泛指别人不注意的大家又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在集体生活中细小工作尤其显得很重要,因为它关系着大家的利益所在。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及至八十年代当兵入伍的军人,都对“细小工作”这个词儿不会陌生。何谓细小工作?打扫卫生、掏厕所、喂猪、帮厨、出猪圈、帮战友洗衣服,等等,统称为细小工作。那是一个人人喜欢表现自己的年代,也是一个人人追求进步的年代,在政治面貌、军事素质等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谁的细小工作积极主动,谁得的表扬就多;谁得的表扬多,谁的进步就快——什么立功、受奖、入党、提干等等,都会优先考虑。班务会、排务会、晚点名等场合,讲评得最多的就是细小工作。

细小工作,不是人人都能干得来的,你得有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才行。扫地、帮厨这类的事还好说,只要肯下力气就行,但打扫厕所、掏下水道、出猪圈就没那么好干了,累死个人,熏死个人。最难受的是打扫女厕所,为了避免难堪,在进去之前,都得先在外面用掏粪勺敲敲厕所墙,连问几声有人吗,在确定没人的情况下才能进去。

当年,我所在部队就有几个是抢着干细小工作的人。那一年,我们新兵连共分过来120个新兵,大部分是高中文化程度,学历都很高的。新兵都想表现自己,除了在学习、训练等方面进行竞争,就要看谁的细小工作干得好了。当时,我们连有一名战友。这老兄不仅有眼色,会说话,还特别能吃苦。他在笔头子上不如我,比方说出黑板报、写饭堂读稿,然而,干细小工作我却不如他。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那就只有在细小工作上比拼了。怎么拼?一个字:“抢”。细小工作许多人想干,而扫帚就那么几把,伙房里只能站开几个人,你不抢细小工作就轮不到你干。抢得最上的就是我俩。每天为了早起抢扫帚打扫卫生,今天他五点钟起床,明天我就四点半起床,很多时候干脆在头天晚上就把扫帚、等工具藏起来。

虽然是竞争,但我俩的竞争是“和平大战”,非常友好,没有敌意。打扫厕所、掏下水道,我俩都是一块干。因此,我俩得到的表扬最多。这种竞争和协作一直持续到新兵集训结束,后来我们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队,听说因为他始终能在细小工作上表现得好,所以能在部队早早的入党,并被送到汽车十五团去学开车。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回想起当初做细小工作的一些镜头来,还历历在目,倍感温暖。如今可能有一些战友对做细小工作感到不理解,也许会不屑一顾。我要说,做细小工作,那是一种风尚,一种境界,应当算是我们部队的一种优良传统,它能够培养一个人乐于助人、团结、吃苦耐劳的品质。但愿它不要失传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再说说起台湾首富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他把台湾塑胶集团推进到世界化工业的前50名。而在创业初期,他做的还只是卖米的小本生意。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人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呢?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一个大大的不便了。而年轻人又无暇顾及家务,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主动送米上门。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欢迎。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

王永庆送米,并非送到顾客家门口了事,还要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把新米倒进去,然后将旧米放回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令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很多的顾客。

如果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就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明家里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便自己办了个碾米厂,在最繁华热闹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做铺面,里间做碾米厂。

就这样,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王永庆成功的例子说明,不要以为创造就非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把一粒米这样细小的工作做好同样也是一种创造。

能否喜欢做细小的工作,能否坚持持之以恒的做细小工作也是看一个人的素质怎样,在机关工作领导也很在意细小工作问题,谁做得好谁做的主动,不光是能赢得同事的好评,这更是领导注意和留意的问题,试想,连细小工作都不肯做,或做不好的人,还能做成什么?我所在的机关近两年来了几个80、90大学毕业生他们刚来时还能做一些细小工作如擦地,扫地、抹桌子、打开水等,但不过两个月就开始偷懒,装起大辈来,岂不知这些全被老同志和领导看在眼里。时间长了对其成长你说能会有好处么?即使他们再有才,大家也不敢恭维啊。

所以说如果你在集体中生活,你又足够年轻,你为何不可以学学前辈在细小工作上多做一些,这个工作你既使做得再多也不会累着你的,只能对你的成长有好处,年轻人勤快一点总会为自己积累一些生活经验的,如果你只学社会上那些实用的东西,什么市侩作风,那么你就丢了人们交往相处的根本,因为你太奸诈,太聪明,大家会对你避而远之,时间久了,人们就会对你敬而远之,你会失去人缘,你就会落得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啊。年轻人要想做大事何不学学这些有用的东西?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98319/

细小工作谁做最好的评论 (共 7 条)

  • 老党
  • 雪灵
  • 心静如水
  • 江南风
  • 闲言莫听
  • 荷塘月色
  • 味无味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