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印象苏州

2015-11-12 10:18 作者:拂尘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寒山寺

中国文字的魅力无处不在,但凡是一人一物或是一景,不论是简陋还是奢华,也不论是身边还是远方,一经文人墨客的渲染,就会散发出万丈光芒,照耀古今,令无数人为之心驰神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半钟声到客船”。这是我所第一次接触到的寒山寺,在铅印的书本上,一个在唐代诗人张继的笔下充满江南风情和诗情画意的地方,一个令人充满向往和遐想的遥远所在。

在三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在后的一个清晨寻到这里。对于这次意料之外的邂逅,我此行的初衷不知是为了聆听千年的钟声,还是想亲眼目睹这个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的地方?于寺因诗,于诗因寺。望着这座已经挤身于喧嚣城市中的古寺,思绪万千却又不知从何而起。从走近山门的那一刻,杳杳钟声便在心中久久回荡。踏进门庭,映入眼帘的除了一块太湖石外,便是吊挂在大殿右侧的一口青铜大钟,上书“古寒山寺”,镌刻密密麻麻的铭文。这是我第一次踏进脚步的寒山寺。

进入其中,寺内殿堂分列,古木参天,宝塔耸峙,回廊相连。自梁代天监年间这座寺院建成以来,在200多年的漫长时光里,除了一辈辈僧侣之外,似乎没有太多人关注过它的身影。这样的日子终于因为两个人、一首诗而改变,从此寒山寺便名噪天下。大唐贞观年间,寒山、拾得自天台山国清寺来此主持,两位高僧的修行经历不仅赋予这座寺院一个全新名字,同时也给它增添了机缘和魅力。当进京赶考而名落孙山的张继归乡途中夜泊枫桥的那个晚上,这个机缘终于得以圆满。文因景传,景因文名,钟声诗韵,名扬百世。自此往后,大家慕名而来,挥毫泼墨,兴致不减,把一首 《枫桥夜泊》书写了千遍万遍,草篆行楷尽显神韵,洋洋洒洒各露风情,遂成36首寒山诗碑矗立两廊。

站在院内,仰视那座六角形重檐亭阁,其中飘荡千年的钟声拂动了多少人心底的灵根?试想秋日的某个夜晚,一个寂落的年青书生,在浓浓的夜色中卧舟而渡。月落长河,乌鸦哀啼,秋霜满天,是何等的凄冷?江边的枫树,远处的渔火,即便是这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夜景,也不能慰藉此刻的羁旅之思。仕途坎坷,漂泊异乡,在这寂寞的时候,如何能够安然入眠?沉沉夜色中,忽然传来寒山寺清脆而悠扬的钟声,使人不得起身披衣相望。面对此情此景,张继不仅书写了枫桥的千古绝唱,也成就了寒山寺闻名中外。

历经岁月沧桑,昔日的寒山寺或毁于战乱或失于火灾,几经重建、修葺方存今日摸样,至于当年那口钟的去向也成了无从考证的历史。时过境迁,“钟”说纷纭。不管风云变幻,山寺依旧相存。不论钟在何方,都能够聆听到它的声音,每一次敲响,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每一次敲响,都是一次烦恼的弥散,每一次敲响,都是一次平安的祝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拙政园

冬日的阳光显得些懒散,往日里郁郁葱葱的花木不是抖落了叶子,就是改变了颜色,池塘里的荷花不见了踪影,满枝的桂花也成了秋天回忆。好在那些绿竹依旧苍翠,顽石依旧矗立,曾经的姹紫嫣红已经成为岁月的流年,如同这座园子昔日的时光,在历史的洪流中斑驳了容颜。主人斯去,游客踏来,没有人可以用细腻和温柔感知她的每一寸肌肤,来也匆匆,去亦忙忙,就像是我,在不经意中闯入,也注定要在片刻之后离去。

时光上溯到公元1509年,为人疏朗峻洁、才华出众的明朝大臣王献臣仕途中屡遭东厂陷害后,无心为官,退隐故里。在姑苏城外找到这块当时已经断壁残垣的太弘寺旧址,委托“吴门四杰”之一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征明设计历时16年建造此园,借西晋潘岳《闲居赋》“拙者之为政”之意,取名拙政园,遂成此园之基础。

而今的拙政园由东、中、西园三部分组成,作为中国四大名园和“天下园林之母”,拙政园独具匠心的设计、错落有致的布局、山水并重风格自不必细赘。东中花园,各具特色,景借地势,浑然一体。园内山池亭榭,花木曲水,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园间拱门相隔,复廊相通。透过25个漏窗,随着脚步移动,风景各不相同。谁能想到就连这园中的镇园之宝——一块雕刻着松鼠、喜鹊和梅花的千年黄杨木雕,却也藏身于雷听阁的门檐之上?一代名园,凝聚着众多人的智慧和汗水。每一位主人,都将其作为挚之物精心雕镂和呵护。

但是,王献臣不曾想到,自己花费毕生精力而修建的园子会被儿子一夜豪赌易手他人。百年之后,阊门徐氏败落,园亦荒废。明崇祯四年,王心一成为新的主人,经过他悉心经营,此园复兴。直至道光年间,却也是风光不再。其后,陈之遴、叶世宽、吴璥、李经羲等人先后成为拙政园的主人,几多易主、充公,几经衰败、修葺,特别是经过解放以后的两次修缮整治,终于使这座名园恢复了昔日以水见长,庭院错落,花木为胜的光彩,只不过我来时的季节错过了领略江南胜景的时刻,只能在冬日里寻找遗落的风情。

漫步其中,亭台楼阁,池水相映。或临水而居,或隔水相望,或伸水其中,或环水相依。正若文征明题写的一副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自然和人文的合一才是创造的最高境界。芙蓉榭、缀云峰,梧竹幽居,松风水阁……其中楼台轩榭的取名更是引经据典,诗意盎然。

“此地是归田故址,当日朋俦高会、诗酒流连,犹余一树琼瑶,想见旧时月色;斯园乃吴下名区,于今花木扶疏、楼台掩映,试看万方裙屐,尽占盛世光”。游人如潮怎知先贤深意,观客似水不解后辈苦心。一座园子的荣辱兴衰,折射的是历史的风云变幻。吏清则国治,国治则民安,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周 庄

既然是中国第一水乡,周庄的水系可谓四通八达。吴淞江、娄江横穿东西,四面环水,桥街相接,深宅大院,古朴幽静。令我颇感意外的是周庄的入口多达8处,如果没有导游的指引,恐怕是进的去古镇,出不了水阁。

不进周庄,不知小桥流水人家的俊秀。脚踩石板路,头顶一线天,那些袅袅娜娜的江南女子,身着华丽的丝绸,撑着油纸伞,踩着细碎的脚步,行走在黑瓦白墙和石桥之间,那是怎样的一副美丽画卷?

从北宋元祐年间初建至今928年,邑人周迪功郎给了水乡一个诗意的名字。元朝中叶,江南富豪沈万三造就了这座小镇的繁荣和富庶。近代著名画家陈逸飞的一副《故乡的回忆》则使周庄蜚声海外。

当年,沈万三随父自湖州路乌城县南浔镇迁至周庄,从垦殖起家,开始原始资本积累。其后,他迎娶了汾湖富商陆德源之女陆丽娘而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充分利用周庄西侧白砚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入浏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把周庄作为商品贸易和流通基地,把浙江一带的丝绸、陶瓷、手工艺品等运往海外,又将海外的珠宝、象牙、香料等运到国内,通过通番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不仅使他本人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周庄也由一个村落成为繁华的集镇。从商人的角度而言,沈万三无疑是一个成功者,他经商聚财的技艺可谓炉火纯青。但在政治上,他并没有摆脱商贾富可敌国的土豪气息,恃财放狂,得罪了明皇朱元璋,而终究落得发配云南,客死他乡。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沈氏的传奇经历最终成为留在周庄里深宅大院中代代相传的故事。神秘的万三水塚,神奇的聚宝盆传说……在这静谧的江南水乡里,究竟暗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

楼堂林立,流水潺潺,摇动的撸桨划动着里灵秀的水乡,跨立的双桥承载着岁月古老的记忆,人在画中游,画在心中留。“古今来形形色的无非是戏,天地间奇奇怪怪何必认真。” 铅华洗尽,还原一份清净和自然,这就是我们青睐的周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96281/

印象苏州的评论 (共 12 条)

  • 听雨轩儿
  • 那片彩虹
    那片彩虹 推荐阅读并说 不进周庄,不知小桥流水人家的俊秀。脚踩石板路,头顶一线天,那些袅袅娜娜的江南女子,身着华丽的丝绸,撑着油纸伞,踩着细碎的脚步,行走在黑瓦白墙和石桥之间,那是怎样的一副美丽画卷?
  • 老党
    老党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楼堂林立,流水潺潺,摇动的撸桨划动着梦里灵秀的水乡.....
  • 剑客
    剑客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并推荐阅读!
  • 醉成记忆
    醉成记忆 推荐阅读并说 站在院内,仰视那座六角形重檐亭阁,其中飘荡千年的钟声拂动了多少人心底的灵根?试想秋日的某个夜晚,一个寂落的年青书生,在浓浓的夜色中卧舟而渡。月落长河,乌鸦哀啼,秋霜满天,是何等的凄冷?江边的枫树,远处的渔火,即便是这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夜景,也不能慰藉此刻的羁旅之思。
  •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 推荐阅读并说 赞
  • 大生

    大生推荐阅读

    赞(0)回复
  • 红彤彤的曙光

    红彤彤的曙光 拜读,推荐!

    赞(0)回复
  • 味无味

    味无味推荐阅读!

    赞(0)回复
  • 星点儿

    星点儿赞赏,拜读!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