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和艺术

2015-10-26 10:19 作者:海中鲨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周末和许久不见的友人一起去了梵高的画展。可能是最后一天而且是下午去的缘故,所以检票口没有那么多人。而在新天地这块历史与现代化并存的地段,很多人喜欢带着单反、相机来此拍摄,将建筑、人文、景物融于一声快门下。这些艺术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对于艺术,从小便一直在接触,从胎教时期来自子宫外缓缓流淌的贝多芬、莫扎特之曲到幼儿时接触建筑、书法、绘画,再到摄影、舞蹈和影视戏曲。好像艺术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不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艺术意味着什么,能带来什么。说起来,去画展那天路过新天地,在它的外侧看到有对新人在石库门附近取景,见证他们的幸福。新天地的建筑设计来源于上海的变化与发展,即老旧回味有沉淀,又新颖独特有生机。我不知摄影师们是如何看待这件艺术品的,可能他们和我一样,觉得这是集聚上海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具有艺术气息,再结合上新人的背景故事,显得颇有味道;也可能只是简单的认为在这地方拍摄比较有档次,因为别人都在这里拍。我很喜欢漫步在这种有特色的建筑间,留下几张自认为很有意境的照片。每当这时,就会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感受建造者的声音,他所呈现给我的感知,和一种“此地人”的自豪感。而拍下的照片,或许就是记录下了当时那一刻内心的所思,只是回去导出后再看就觉得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儿了。艺术这个东西,也是怪,随着人所处环境和心境的改变也是会有不同的吧?

每个艺术作品背后都会有个故事,当了解了这个故事,对于艺术所呈现的东西的感知会与初看时大为不同。福楼拜曾经说:“呈现艺术,隐退艺术家。”当然他这么说只是想把单纯地艺术本身展现在看者眼中,脑海中,而不去掺杂任何一点因艺术家而产生的对其作品的感知。这种纯粹的艺术确实难得,“只看艺术本身”这种观念鲜少,对于现代人来说如果能有对艺术者创作时的叙写会使得这件作品更为人所知。这就好比各类选秀节目一曲之后都会有个人讲故事时间,而往往这些讲故事的人更有人气。与友人步入梵高的画展,不得不说画廊的前奏部分很少,有四面墙是对梵高作品的简化和配字,有寥寥几幅梵高的经典画作配上那个时期的他的经历,有一扇他所居住的房间的门,在它的周围是他不同时期的照片。这个部分的面积甚至没有卖以他的画作制成日常用品的销售区面积大。我和友人细细观看这些文字,想从字里行间和画作中感触到这个人所感受到的东西。而我也注意到,来到这块前奏区的小部分人只是让随行的同伴为自己和这位艺术大叔的画作拍合个照就继续往下走了,而到了中厅就更是这样了。中厅有几块很大的屏幕,屏幕上播放的是梵高各个时期不同的作品和人生经历,以画作的方式展现出来,偶尔几个文字帮助叙述。有这样一个男人,他站在展厅的一侧,左手握着手机,右手举着一根用来拍照的杆子,杆子上端夹着一个摄像头,每当大屏幕出现一个新的画面时他就摁一下快门,闪光灯一瞬而逝。有几个孩童扑打着地面上的投影,发出格格不入的嬉闹声,一旁好像是妈妈的人竟也就自顾地在地上休息,偶尔伸手把孩子拉回来,可没多久孩子又上去了,那妈妈无奈地拿着画展的宣传册给自己扇风,屁股底下露出歪斜的另一本宣传册,好像想从这久不锻炼的臀部下逃出来,结果没成功。是被压死还是被臭死的?管他呢,反正都是死。忽的,在欣赏画作之余瞟见展厅的一隅,一位少女静静地抱腿坐在屏幕下,戴着耳机微抬着头,目光不离屏幕,她没有打扰到任何人欣赏观看,投影仪打下的光将她融入其中,竟不觉一丝突兀。此时那个少女仿佛正置身于那位二十世纪伟大的艺术家所创造出的空间中,周遭发生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因为她在与那位艺术家对话:“星空美么?”“美。”“那座教堂好扭曲。”“恩。”“你累么?”“还好。”……30分钟一轮,我与友人看完了,满足了,走了。她好像定在哪儿了,静止了。快门响了,记录了。

回家翻看白天拍的一张照片。恩,交融了,人和艺术。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92101/

人和艺术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