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勇攀高峰不畏难

2015-10-06 10:19 作者:岱青山  | 2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勇攀高峰不畏难

智广俊,出生于1952年,是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农牧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延聘在职。

智广俊在乌兰察布市是一位知名人士,这既源于他的农业科研成果,也源于他的文学创作。他在农村业余从事农作物育种研究,在小麦、莜麦、大麦三种作物上选育出经自治区审定命名的5个新品种,在全区推广种植。他先后获得自治区劳模、乌兰夫奖、科技进步奖、全国农业丰收奖等自治区和农业部级奖励10项,市级奖励11项,被评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他创作的小说散文杂文、小品文散见在报纸杂志上,长篇小说《科技活财神》获得自治区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他只有小学文凭,是靠刻苦自学,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顽强拼搏路自通

1970年,智广俊从卓资县县城来到哈达图乡知青插队务农。一次劳动中,他无意中发现队里引种的“欧柔”良种小麦麦穗要比当地麦穗粗大的多,他从这粗大的麦穗上受到启发,也领悟到依靠良种实行科学种田是改变传统农业落后面貌的必然选择。从此,他走上了培育良种献身农技事业的道路。在知青返城浪潮中,他却自找苦吃,在农村安了家,一干就是四十多年。

为了搞育种,智广俊自修了农业大学课程,订阅农技书刊。他登门请自治区、盟、县科技部门来哈达图乡搞研究推广,他在参与科技攻关过程中学到了知识。自己每年也搞十多项试验项目,在干中学,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农技人才,他主持的乡科技站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技试验基地,上级单位在哈达图搞的农技试验推广项目中,有12项获得了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但智广俊只是项目参加者,不是证书获得者。哈达图科技站每年接待大批参观来访者,自治区和盟市先后在哈达图召开农技现场观摩会22次,乡科技站5次受到盟、县政府表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智广俊利用各种外出机会引种求教,先后到过22个省市有关农科院所,每年发出200多封信件向各地育种专家求教函索品种,与60多家科研单位交换过品种资源,他利用替外单位代繁种子等各种机会,先后到云南省繁育种子6次。他抓住十分难得的南繁机会,到各个南繁单位育种田参观学习引种,先后搜集了小麦、莜麦、大麦品种资源约6000份,为育种研究奠定了物资基础。

育种是一项需要投资较大的科研项目,一般由条件优越的地区级以上的农科院所承担。而智广俊搞育种是白手起家,试验用地高价向农民承租,除大麦育种有少量经费外,多年育种研究全靠自己解决经费,工资花完了就向亲友借、向信用社贷款。杂交小麦需要用羊皮防水纸袋,他所用的杂交袋是在南繁时从其他单位扔进垃圾堆里捡出来的。育种试验田里的农活尽量自己干,实在忙不过来才花钱雇工。季遇上干旱出不了苗时,就拉水或担水浇地,扁担压肿了肩膀。小麦抽穗时他更是起早贪黑,中午不休息,蹲在地里搞杂交,一干就是一个多月,每年杂交结束眼睛都熬得红肿直流泪,他每年做杂交组合400个,比正规科研院所类似课题做的杂交组合都多,四十年来,他共做了约2万个杂交组合,育成的5个品种是从千百万个麦穗中选出来的,这种筛选就像从大海中捞出了一根绣花针般的艰难。

他创办了“辉腾良种繁育推广协会”等民间农技推广组织,对良种实行育繁推一体化开发,每年有组织出售窜换新良种10—100万公斤,使哈达图乡成为乌兰察布良种繁育基地,种良种、售良种成了当地农民的一条脱贫致富路。

闯入育种领域里的“黑马”

莜麦被誉为内蒙古的三宝之一,可是自治区莜麦生产上长期种植的却是农家种和外国品种。直到1986年,内蒙古第一个审定命名的莜麦新品种————乌燕1号诞生了,乌燕1号品种的培育者就是智广俊。乌燕1号品种经自治区级五年严格审定试验,全部试点都增产,在12个参试品种中独占鳌头。乌燕1号是一个高光效株型品种,增产显著,稳产性好,旱滩地丰产田亩产可达300公斤,一问世就很快在全区推广种植,至今仍是全区莜麦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之一。

小麦是内蒙古主栽作物。自治区七、八十年代小麦播种面积为1400万亩左右。然而,其中900万亩旱地却一直种植的是小红麦、玉兰等农家品种,品种的落后制约着旱麦生产的发展。智广俊用杂交选育手段选育出来的80混2旱地小麦品种,经自治区三年区试、二年生产示范,各项指标完全达到品种审定标准,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9.8%,在12个参试品种中一花独秀,而且越是干旱年份比其他品种增产率越大,农民给起了一个俗名叫“老不旱”小麦,争相引种种植。由于智广俊在育种上创造性地应有了一种叫做“进化育种法”,即把经过“系谱法”选择过的所有杂交小麦麦穗混合在一起,然后种植在干旱瘠薄的山地上,充分利用生物进化原理,通过植株个体间生存竞争自然选择,展现植株个体间的差异,再从中进行人工选择单株,这样不仅节约了土地资金,还提高了育种效率20多倍。对此,有些专家持不同看法,期间又掺杂进一些人为非正常因素,结果围绕80混2品种发生了持续8年的风波曲折,直到1991年3月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终于通过80混2的审定命名,1992年80混2在全区推广面积达到141.9万亩,年增经济效益2100万元。以内蒙古农科院陈鸿山所长为首的课题组,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筛选抗旱丰产小麦品种,经连续4年试验,在1993年发表论文,再次确认80混2是自治区抗旱性最强,丰产性最好的品种。

1989年,智广俊又闯进大麦育种领域,仅用5年时间,通过南繁北育,他与北京市农科院协作育成了京卓1号大麦品种,通过了内蒙古品种审定,他是首席育种者。这是一个抗旱备灾良种,即便乌兰察布市遇到春旱,只要6月中旬有降,还可播种成熟夺高产。这个品种千粒重高达48克,抗倒伏,丰产性好,旱滩地大面积亩产250公斤左右。1982年,在灰腾梁上种植的10亩京卓1号品种旱作丰产田,平均亩产达到800斤,上了《乌兰察布日报》的头条。1996年,京卓1号作为救灾良种出口朝鲜100万公斤。

1999年2月,自治区又审定命名了智广俊与内蒙农技推广站协作育成的乌麦7号品种。这是一个自治区中西部地区小麦栽培史上没有过的新类型,可以水旱兼种,既耐下湿盐碱地,又有一定抗旱性,在肥沃旱滩地、二阴地、中水肥水地均可种植。自治区农技推广站在7个盟市布了18个试点试验,结果乌麦7号平均比各地8个主栽品种对照都增产,平均增产20%。

2000年智广俊又育成蒙麦35号品种,这是一个超大穗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参加自治区3年区试,平均亩产比对照增产18.7%,二年生产示范比对照增产72.4%,创造了自治区新品种审定试验中的奇迹。种植蒙麦35号旱作田地头,随处可见超百粒的大麦穗,这是自治区小麦生产上所见到的最大麦穗品种,农民给起了一个俗名叫“一百颗”,而且籽粒洁白,品质达到国标弱筋小麦优质标准,实现了小麦育种高产、优质、抗旱、抗病、抗倒伏的统一兼顾,旱麦大穗育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自治区农业厅有关部门曾连续2年在哈达图召开了新品种观摩推广现场会,自治区农业厅长、乌兰察布市领导都亲临现场考查,给予一致好评。

科研为文学创作积累了素材

智广俊于2005年进入文学创作领域,几年来写了九十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出版了《智广俊小说选》、《智广俊散文选》、长篇小说《科技活财神》三本书,分别获得了乌兰察布市和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小小说《相亲》入选《小小说文库》权威文集中。《评长奖风波》获《小说选刊》征文三等奖。

长年的科研工作为智广俊积累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也形成了他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的小说创作承袭赵树理的问题小说之路,围绕农村不同时期的社会问题,在小说作品中予以回应,用生动的艺术形象给出自己的解答。乌兰察布市评论家杜卫国称他的作品:“全方位地反映了农村五十多年来的社会变迁,展现了北方乡村干部、农业科技人员和普通农民鲜活生动的劳动、生活画卷,揭示了农村在时代大改革、大变化下的各种复杂矛盾和人物命运浮沉……可以当作当代北方农村社会问题‘日记’来读。”特别是他以农业科技题材创作的作品,批判力度大,揭露了科技领域中存在的腐败疮疤,有其独特的文学价值。他的杂文、小品文体现了科技工作者的理性,思辨性、逻辑性强,很耐读。散文作品文风朴实,大度硬气,有些家长作为励志作品推荐给自己的孩子读。社会评论作品常被《大家谈》杂志选用,受到政界人士的关注。

智广俊人生道路崎岖坎坷,他只有小学文凭,搞科研搞创作可谓先天不足。他之所以能在科研和创作上获得显著成就,据我对他的了解,这主要取决于他的三个优点。其一,智广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把真善美作为人生的追求。他把劳动当作是快乐的事,认为人生就是劳动创造的过程。他烟酒不沾,吃穿不讲究,嗜书如命,超常勤奋地工作劳动。育种科研成就甚至超过了一个地区级农科所。其二,有股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顽强劲头。他搞育种科研是自费业余的,曾一度债台高筑。他单枪匹马地与科研院所进行科研竞争,历经艰难,受尽屈辱挫折,但就是矢志不渝。内蒙古历届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只有三项是发给个人业余研究者的,这三项都为智广俊所有,由此可见其工作业绩。其三,善于学习和创新。智广俊曾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创新就是突破常规》一文,并为二十多家媒体所转载,该文诠释了智广俊关于创新的观点,他本人就是那样做的,在科研和文学创作上从来都不墨守成规,往往独辟蹊径,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锲而不舍地攀越,迄今智广俊已登临农业科研和文学创作两座高峰,我们期待他有更多地科研成果、更出色的文学作品问世!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87424/

勇攀高峰不畏难的评论 (共 2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