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当心灵遇上感动

2015-09-21 22:49 作者:晨翾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前不久,各大媒体都在报道戴杏芬与何荣峰施恩与报恩的故事,让人们在感动之余,又不得不反思自身所存在的复杂的“利益”观念。当我们受到别人的恩惠时,应该如何去做,被报答之人又该做些什么。当心灵遇上感动,留下的不仅仅是温暖与美好,更可贵的是它给予我们心灵一次神圣的洗涤。

真情动人心。感恩是双方都感动的事。戴杏芬的慷慨相助令何荣峰感激不尽,而何荣峰的知恩图报又令戴杏芬感动不已,两人呈现给世人的均是满满的正能量。

当心灵遇上感动,我们应该强化受恩后给别人的回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到“衔环结草、以谢恩泽”再到“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我们有着深厚的感恩文化积淀,并以此深深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受人恩惠者的确不可忘恩,人生于世,总有许多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利用不同方式给予我们许多物质性、精神性的关怀、支持与帮助,这些都不应被忘却,更不能以怨报德、以仇报恩。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心非金石所铸,岂能不知感恩,投桃报李,是人之常情。还记得,2004年山东电视台曾经播出的《聊斋之花姑子》,此剧以诙谐幽默的风格展现了心地善良的穷书生安幼舆和由香獐子修炼成精的花姑子之间人妖虐恋的故事。全剧以志怪悬疑为基础,以武侠、悲剧为包装,讲述了花姑子为报安幼舆搭救之恩,竟不惜用三百年修行换取一年人间真的悲情故事,令人荡气回肠的情缘,跨越阴阳两界的轻纱幔影。谁又能知,这感人的背后只一个“恩”字隐藏?蒙受他人的恩惠,结草衔环相报以至终身,与禽兽相比,有时实在让人感到惭愧。蒲松龄老先生通过对此人妖之恋的描述,旨在用不现实的理想爱情来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渴求,同时也借此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那些不知恩图报、道德沦丧的人们。

有人说,戴杏芬是“物德双施”的女版活雷锋,确实不假,当何荣峰令她心灵受到感动的那一刻,她选择了施恩拒报,她或许觉得,拒绝有时是对别人最好的接受与尊重,而这种行为也正完美诠释了她伟大光辉的人性形象。她的行为是民族的善根、时代的潮流,值得我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好好学习,大力发扬。或许,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应该弱化施恩后对于回报的期待,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别人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效果而伤心难过。而现如今,总有一些人喜欢在施恩与报恩之间画上等号,这种做法无疑是将恩与报当作一种“交易”,那些不知恩图报的人就真真正正成了人们眼中的“白眼狼”,这种施恩与报恩的意识是对传统美德的玷污与扭曲,是认识上的一种错位。与人为善,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是对别人放一笔“人情债”。

强化受恩后应该给别人的回报,弱化施恩后对于回报的期待,这,或许是我们心灵遇上感动时所应该做的。愿这世间每一个人都能时刻心存感激,化作一盏灯,温暖他人的寒冷,照亮自己的一生。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84926/

当心灵遇上感动的评论 (共 4 条)

  • 晓晓
  • 淡了红颜
  • 雪灵
  • 沐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