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亲情系列之一:舅舅的微笑

2015-08-04 17:33 作者:万木迎春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舅舅走了,永远地。

新年初,吃过女儿烧的六十六块肉,算是刚刚摸到了最初的老人门槛。在五个同胞姐妹中,他是最后一个走,但与上辈人外婆85岁离开人世相比,他们这一辈都差了一大截,竟没有一个跨过70岁的槛。或许是一种宿命吧,一生中常有三分病的母亲没想到是同胞姐妹中活得最长的一个,享年69。当退休不到三年的阿姨遭遇车祸离去时,我对娘舅说过:在外婆家的上辈人中,就只剩你一个了,大熊猫一样的珍贵,你是医生,先要保护好自己啊。他点了点头,微笑盈满了脸庞。

他属虎,我也是。只不过他那只虎大我十二年。四十三天前,得知他突然被医院确诊为癌症晚期时,我即到他家里去看望,他微笑着为我倒茶递烟。对我说:现在的医院,我懂不来了,我好好地,只是觉到心口有点不舒服,我也是医生,心想可能是二年前安装的心脏起博器出了情况,进去仪器一检查,好象病大得不得了,要住院再检查。我们不信,出来再去其他医院复查。当我认真地问:那儿不舒服时,他略沉思了一下:这一次可能真的不好,癌细胞指数高了20多倍。不过,现在还没有什么不好的感觉。我说,医病先要医心,心态要好,不管啥病,好的心态,是病也会减去一半。他接着说:我懂,现在身体也没有什么大问题,真的是这个样,也无所谓,我这年龄,家里事也料理得差不多了。

听了这话,我感到了一种莫明的悲哀。从年轻起,他就当了大队的赤脚医生,天天看到的是病人的痛苦。七十年代初,他有了一个多病的儿子,出生时屁股上带着一个尾巴,未过周岁就送到上海大医院做手术,他是个医生,但对儿子的病永远束手无策,儿子在他身边的四十五年,这病那病此起彼伏,从来没有停止过。去年十一月,儿子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告别人世,一家人又为他的后事操尽了心。办完丧事那天,舅舅为我们讲述了几次救儿子的险境:那时他的一家住钟埭农场,交通不便,进出靠水路,到平湖也要坐二、三个小时的轮船,而且一天只有二班。儿子小时候几次不省人事,深更半夫妻俩抱着他,叫醒农家捕鱼的小木船,半路上追截凌晨从平湖开往上海的大旅班,上海塘风大浪高,有一次差点翻船,吞掉一家三口的性命。为医治儿子的病,化光每年的余钱不算什么,就连担惊受怕也成了家常便饭。一个乡村医生,整天为人治病消灾,但对儿子的病一筹莫展,亲手迎接他来到这个世界,精心照顾几十多年,却又亲手送他离开这个世界,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种悲哀,尽管日子这么艰难,但我眼中的舅舅,总是微笑着面对一切,没有听到一句埋怨沮丧的话。

小时候,我常到外婆家,小姨和小舅是全家识字有文化的人,常在饭桌上听他们讲外面的事,感到新鲜又有趣。一个是拿大队工分的民办教师,一个白天背着红药箱,晚上又为宣传队拉二胡的赤脚医生,还是小孩的我,一到外婆家,就觉得太阳天天都是新的。但这样的日子没有多长,起因是舅舅征兵体检合格,要响应号召入伍当兵。六九年,正是中苏边境吃紧,有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外婆说当兵的几天几夜埋伏在地里,冻死饿死,说什么也不让他去,外公也说好铁不打钉,好儿不当兵,任凭小辈们怎么说,都没有让这对老人开窍。接兵部队的领导看舅舅是棵好苗子,几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外公外婆坚决不同意,当兵的事只好搁下了。没过几天,大队接到通知,上头说这家人有反革命思想,要批判。小姨的民办教师不让当了,回队劳动改造,舅舅的红药箱原本也不让背,但一时没有合适的人,暂且让他背着,给一个“以观后效”的机会。总之这次当兵合格,为一家人的生话,蒙上了好多不快乐的阴影。姐弟俩在这段时间里,夹紧尾巴学做人。过了二三年的苦苦挣扎,小姨才回到了学校,舅舅也暂且背稳了药箱。

几年后,他被推荐到钟埭的县属国营农牧场,当人医,兼兽医,继而又举家迁往,过起了国营农场的职工生活,2000年后赶上农场转制,他带着全家又回到了自已的老家,费尽周折后又在村里当起了村医,正巧遇上镇村合并,几个村合并成一个大村,原先的赤脚医生大多到了退休的年龄,年轻的一代又没有培养起来,乡村医生青黄不接,就诊的村民霎时多了起来,他很勤快,一夜到晚连轴转,大热天,头顶白乱巾,踏着一辆被旧的自行车,只要有电话,那怕凌晨二三点也不迟疑。好几次到我家来,到了吃饭时分,只要手机一响,匆匆扒几口饭,就立马赶回去。我不疑地问他一年的收入,他笑笑不答,伸着一个手指头。的确那时一个普通公务员的收入只有四五万光景,他在家乡农村确实是高收入了。感谢老天开眼,为他家抹平儿子看病所积的债务开了条财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今年四月,他来广陈看望我的父亲,中午吃饭时,他告诉我,现在一身轻松了,只为二个孙女操点心了,今年都要考大学,如果考得理想,娘舅也要为她俩摆次大学酒。他说还有个纠结的事埋在心里:大孙女是领养的,她现在还不知道底细。几年前她父母来过,要上门认女儿,那时家里不同意,生母只好眼泪汪汪地站在离家不远的公路上,远远地看上女儿一眼。现在的小孩什么都会懂,可能他嘴上不说,心里或许也有疑问,等摆完酒后就给舅妈商量,向孙女讲明实情。以前几次对方父母给钱,我们都不要,去年他们一定要给二千元,我收了,宽慰一下他们父母的心,他们毕竟生下了她,我们也不能太自私。我说这样做,孙女以后可能会有想法,对家庭有风险。他认真地说,我们家二个孙女从小就是一样看待,没有偏过心,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不亏待她,她肯定不会亏待我们。再说,要真是那样,那也好,就算是上苍安排我们家再做一回好事。说完,他拿起杯,喝了口啤酒,给了我一个灿烂的微笑。

娘舅只受过初级的医疗培训,医术上也只能是个刚进门的,但也有让他自豪的事,儿子多病,近三十才结婚,媳妇有过结婚不育的历史,再婚到她家后,他为媳妇开草药方,调节机能,不到三年,就生了个水灵灵的孙女,延续了家族的血脉,全家人为之高兴。但是,他终究无法治愈儿子的病,就连自己身上的病也毫无察觉,或许是一个普通人迫于生计,整日忙碌,无暇顾及自身吧。他不止一次和我讲过:到年底,满65足岁了,到了乡村医生延长退休的期了,我说什么也不干了,回家照顾家人享享清福。我很赞同,但老天没有给他机会,在他接近自定的终点时,结束了他前行的路途。他在金山医院住院后,我曾二次去看望,他都满脸笑容地迎接来到病房的每一个人,看不到一丝沮丧和哀叹,第二次去时,他已经发不出声音了,依然微笑着,给予我以满脸风般的感觉,记得我离开病房时,他依旧微笑着,用力挥动着一只能动的手,就象站在去远航的轮船甲板上,向码头上送行的人示意告别。

我猛然意识到:娘舅做了一生的小医生,他最好用的药就是脸上的微笑。

微笑,能抵御苦难,磨平伤痕

微笑,能坦然面对,不言放弃;

微笑,能接受命运,宽慰亲人。

2015、7、24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74690/

亲情系列之一:舅舅的微笑的评论 (共 8 条)

  • 雪灵
  • 雨袂独舞
  • 晓晓
  • 心静如水
  • 林玲英
  • 淡了红颜
  • 虚妄的伊
  • 万木迎春

    万木迎春初来乍到,喜爱文学,常把写作视为生命的一部分,谢谢各位高手的支持。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