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公经费“瘦身”利国又利民

2015-07-24 16:45 作者:万年青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北京去年三公花费8.2亿元,公务接待下降近六成。(新京报 7月24日)

2014年,北京市级政府部门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合计8.2亿,比预算下降16.1%,创下历年来下降幅度最高。

诚然,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严格执行,严密的扎紧了制度的笼子,将权力私用、权力滥用关进了牢笼,各项考察活动明显减少,接待费、调研费、公务用车大幅度缩水,公款吃喝得到严厉的遏制,公款采购行为也被及时“喊停”,“三公经费”全面“瘦身”,把牢了政府的经济关口,纯洁了党员、干部的队伍建设,为树立清明廉政的政府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三公经费”的减少,加快公共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完善公众监督制约并健全支出评价机制,真正做到不该花的钱一分也花不出去。

“三公经费”的公开,是政府表明整改作风的决心的体现,也是一年到头对经费的收支使用情况给老百姓一个交代。“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款如何使用,使用到哪些方面,具体分配多少,理应给人民群众一个交代,严格控制从公款使用上滋生的腐败温床。只有深刻认清公款的性质,才能克己奉公,大公无私,将公款更多的用到便民利民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用到惠民富民的公共事业发展上,用到提高全民素质的精神文明建设上,全面落实在为民服务的项目上。然而,“三公经费”公开的数目是否靠谱,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数据的增与减,落在纸上,也就是一笔一划的差异,而落在人民群众心里的就是政府形象好与坏,党员干部优与劣的差距。高度重视数据的真实性、精准度,才是经费公开有效性的切实保障。每一笔公开的数目要力争做到具体分析,客观看待,实事求是,增加经费公开的可信度。进一步让“三公经费”有减无增,还在于预算精准,合理压缩。总之,让“三公经费”紧一紧,干部作风转一转,人民群众看得见、看得懂外、看得一清二楚,才能真正取信于民,实现“三公经费”公开的最终目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72577/

三公经费“瘦身”利国又利民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