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曲比娜珠

2015-07-20 16:48 作者:叶万多里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文/叶万多里

初识曲比娜珠,是2013年7月,那时我并不知道她有这么好听的名字。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一个傍晚,结束一天的乡下采访回到县城,同行的几位前辈都回酒店休息,我则去草海散步。

夕阳把这座高原小城染成了金黄色,不远处的山点缀着几朵飘来的云,有置身西藏的恍惚感。

草海边,微风习习,不时有白鹤飞过,湿地里的草丛处传来野鸭的嘎嘎声。

顺着木栏朝游客接待处走去,一群穿着救生衣手里抱着坐垫的人从水里出来,他们是景区的划船人员,刚下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询问得知,6点后就不能进景区了。我趴在栏杆上看着远方,幕慢慢降临,景区内渐渐变得宁静。

不远处的草岸边,有个人正在拖拉小木船,能模糊看见是一女子。过一会儿,她把小船划了过来,低声问旁边的游客,是否需要坐船游玩。

“多少钱一人?”旁边有对情侣问。

“30块算了,你们要是明天在售票处买得60块呢!”这女子大概30几岁,说话的语气近乎是央求,生怕没人坐船。

“现在天快黑了,划过去估计也看不到什么,还是算咯。”另一男的说。

“跟你们说哈,白天去里面只能看草,都被人吓跑了,现在去鸟才多,我在这划了几年还不晓得!”

我和另外三个游客商量着,上了船。

这女子划得很娴熟,载着5个人的小船快速地向草海中央驶去。越往深处,水越干净,不时惊起一群鸟。在晚霞的映衬下,湖面如一张明镜,船上的人、飞起的鸟、远处的山,被打出长长的影子。

“大姐是少数民族吧?”船上的人都在拿手机拍照,我这一问打破了沉寂

“彝族,你看我这么黑就知道是彝族嘛!”她用手拭了下汗,转过身朝我嘿嘿笑。

“看你划得好像很轻松,我可以来试试吗?”另一个男的问。

“划不得,这还是要点技术的,我是划了很多年了,再说要是出事了,这责任我可担不起哦。”

“你这下班了还能私自载人,一天也能挣不少钱呢!”

“哎哟,这体力活,哪有那么容易,我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800,不这样,养家糊口都难。”

转了一圈,天黑了下来,船上又变得十分安静。尽管是季,但这座高原小城的夜,寒气逼人,大家用手搓着臂膀,都希望早点出去。只有她额头满是汗珠。

“威宁早晚很冷,你们应该带件长袖来的。”说着她脱下外套,递给我说:“看你这么瘦,给你吧。”

把她外套披在背上,暖和了很多,只是能闻到一股汗臭味。

小船终于划回岸口,其余三人很快离开。我在岸上帮她拉住船,她上岸后迅速把船拴在木柱子上,随口说了句感谢

她爬过木栏,跨过一个小水沟,从远处走去,瘦弱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线中。

这背影是那么的熟悉,很像我母亲的背影,肩膀稍微有些弯,走起路来步子跨得有些大,以致显得不那么匀称。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素不相识的人能给你久违的感动,尽管这样的亲切感很短暂。

两个月的实习结束后,我回到了学校,这些平常事平凡人早已遗忘。都只是萍水相逢,又何必记挂在心呢。

今年初,我在离单位不远的地方租了个房。3月的某天,我在楼下打印店印名片,老板正帮我设计版式,门口进来一穿着很朴素的妇女,手里拿本书,说是要复印,老板指着复印机,让她自己弄。

“没弄过不会,你忙完再帮我弄吧。”妇女说着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了下来,朝我看了几眼,她似乎有些面熟。

“拿来我帮你。”我从她手上接过书,是本高三理综的辅导书籍,对她说:“这么厚复印也得二三十块钱,你还不如去书店买本新的呢!”

“听我家姑娘说这书要42块,她就把她同学的这书拿来复印,还是要便宜些。”她说这话时显得有些扭捏。

复印好,我又帮她用订书针订好,然后递给了她,她又看了我几眼,说了句谢谢。

过了几天的周末,我从外面逛街回来,去街对面取钱时又碰到了那位妇女,她在街边卖烤土豆和手撕豆腐。我走过去要了5片豆腐。

“小兄弟,那天在打印店谢谢你哈。”我刚坐下,她就和我聊了起来。

“不用,我怎么觉得你很面熟,好像以前在哪见过。”

“你是不是去威宁草海玩过,我也觉得你很眼熟呢。”

“13年夏天去过。”经她这一提醒,我倒是记起一些。

“那就没错,当时我还在草海划船,那天晚上你们不是坐过我的船吗!”她说。

我想起来了,眼前这位女子就是前年在草海遇见的那位大姐,只是那时她穿的是彝族服装,脸也更黝黑些。现在的她穿成了便装,头发也剪短了,变化有些大。

“你在威宁不是挺好吗?怎么来这卖土豆呢,这个估计也挣不了多少钱啊。”我问。

“我两个孩子在这边上学,姑娘今年高三了,我过来也方便去看他们。我是晚上才卖这个,白天在工地打工呢,工资其实比划船好多了。”

此后,我晚上偶尔去她的小摊吃东西,渐渐越来越熟,后来得知她姓曲比,名娜珠。她的丈夫六年前在外地偷盗坐了牢。

一个女人要送两个孩子读书,真是不容易。这让我对这个普通女子从当初的亲切变得由衷敬佩。

娜珠打工的工地在郊区,她要早上6点起床,转两次公交车坐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工地。下班回到家已经七点多,晚上还得在街边卖小吃。

某个周末路过时,看见一女孩在摊位旁边做试卷,猜测应该是娜珠的女儿了。后来和娜珠聊天时,确定就是她女儿,名叫穆

“高三课业太多了,周末还是要适当休息,劳逸结合才有更好的效果嘛。”我说。

“我是喊她出去逛下街的,可她很少出门,这孩子从小就内向,可能与我们家条件有关吧。”

“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了,现在的大学不是铁饭碗,只是一个平台而已,还是要多培养她的兴趣好。”职业习惯,我又开始说大道理。

“她们两姐弟都是理科好,文科不好,也怪哈。”

“文科要靠平时积累。”说这话时,我其实很惭愧,中学时自诩语文好,结果每次考试都只能及格,现在想起来,真是井底之蛙。

“要不你周末来辅导他们,看看外面的培训班是什么价格,我们也可以向你交家教费啊。”

父母心情,唉!每次看到她,都是穿的同一双运动鞋,后跟儿已经有一破洞,估计是从地摊上买来的。而子女学习的费用,她一点都不犹豫。

“高中的知识差不多都忘了,我也没有经验,而且我周末也经常出差。有时间可以交流下,可以给一些建议,我看就不用谈什么钱了。”我笑着说。

其实心里想想,我可能真的帮不了什么忙,加上平时确实忙,也就没把这当回事。

五一假期前一天傍晚,娜珠电话我,问我是否有空,去她家吃饭,刚好两个孩子都放假回家,顺便交流下。

我买了些水果和一盒牛奶就去了。她住的地方,在后山脚下的一栋民房,里外共有两间房,听她说是400元一个月租下来的。

进屋时,娜珠的儿子在床上玩手机,女儿在折四季豆。看见我,两个孩子只是轻声问候了下,又都继续忙各自的事情了。

“是谁来家勒?”过一会儿,最里面那间屋里有个老太太的声音,说着又咳嗽了几声。

“哦,是孩子家奶奶!”娜珠说着,进屋去,把老太太搀扶了出来。

这老太太看起来不过60几岁,脸色有些苍白,好像腿脚不太灵便,生病应该有很多年了。

“哟,这么年轻的小伙子,是春雪的同学是吧?”老太太坐在椅子上问我。

“不是不是,我已经工作了,跟娜珠阿姨比较熟。”搞得我还尴尬了起来。

“工作了呀,上什么班啊?”又问。

“妈,他是干媒体的,很谦虚的一个孩子,以前在威宁坐过我的船,来贵阳又经常去我那摊上吃东西,我请他来辅导辅导春雪她们。”见我有些不自在,娜珠接过了话。

“做媒体的,你们可要多多报道我们穷苦百姓啊,我们家困难呐,老头子去得早,我那不争气的儿子……还好有这么好的儿媳妇,这个家就靠她一人撑下来的啊……”老太太说了很多,我看她眼眶红了。

俩孩子进屋去了,吃饭时才出来。期间,我也没和他们交流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我想根本不需要任何语言去鼓励他们。他们母亲的言行举止,是最好的思想品德教科书。

今天下班回家,在楼下的菜市场路口看见娜珠,打了声招呼。她转过身,消瘦的脸庞在阳光下依然显得黑里透红,只是今天多了些笑容。

“今天回来这么早?”我很诧异,第一次遇见她如此悠闲。

“提前回来买点菜,今天这日子特殊嘛,晚上来我们家吃饭如何?”她手上提着一些肉和蔬菜,正挑选着葡萄。

她穿了件印花衬衫,搭配青色裤子,显得很潮流。眼前的这位时尚辣妈哪是我认识的农村妇女?

“姑娘考了497分,超出一本线呢。”我还没问,她就说出来了,禁不住的兴奋,激动得像个十几岁的女孩。

特别理解作为农村父母此刻的心情,尽管可能很快要面临四处筹钱,但对她而言,这是多年的心愿,是一份可以看得见的希望,有了这个希望,她多么辛苦,心里也是甜的吧。

“是这样,我晚上有朋友提前约好了,只能先说声恭喜了。”简单聊了几句,我就回家了。

其实我晚上根本没人约,只是依然觉得,跟这家人无亲无故,说到有什么感情,也谈不上,顶多只是一种在外流浪时的一个倾诉对象而已。

另外,我也不想破坏她们一家人此时聚在一起的氛围,我相信,她们此时的高兴是真实的,也是难得的。

祝福她们,祝福这位名叫曲比娜珠的母亲。人如其名,虽然其貌不扬,但她是美丽的,不是吗?

2015年6月25日 晚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71614/

曲比娜珠的评论 (共 6 条)

  • 雨袂独舞
  • 春暖花开
  • 荷塘月色
  • 雪灵
  • 心静如水
  • 林玲英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