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中的那些女子

2015-06-15 09:32 作者:闯AND称心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红楼女子,似水柔情。

一朝尽,花落人亡。

《红楼》的开篇便是曹芹的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寥寥数字,已然道尽书中的痴怨情深,千丝万缕,绕在心头。每每再读《红楼梦》,总能让我对一些人、一些事产生不同的感受,领悟出另一番滋味。于是,我在烟光残照里手捧红楼,再一次重游那些年繁盛的贾府。

《红楼梦》开篇以神话故事为引子,道清缘由。佛说,因果有缘,千百年的轮回皆由缘起。我想,曹雪芹在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情时,也明白这样两个人、一段情不是世俗凡人所能够成就的。于是才有了前世离恨天灵河岸三生石畔的绛珠草,为了报答神瑛侍者的露水浇灌,使其得以幻化成人形,衔恩来报,下凡做一名女子,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前世的恩情。林黛玉的爱情是纯粹的,彻底的,高贵的,无法形容的,当她见到宝玉的第一眼,便已深爱,从未后悔和退缩。对黛玉来说,爱就是爱,爱的是这个人,不是他的家世背景,前途财运。她不似薛宝钗那样要求宝玉“平步升青云”,她只一心想着“你只管你,你好我自好,你失我自失”,生命的设定永远以宝玉为中心。

我眼中的黛玉是清醒的精灵,是精神的强者。“葬花吟”中有一句“红消香断有谁怜”可知她早已将这惺惺作态的荣国府看透,宁愿与花作伴,与天地同悲,将最后的希冀寄托于虚幻。“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抔净土掩风流”。虽是一介柔弱女子,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宁死不屈。潇湘馆中的一缕游魂,无处可去。“天尽头,何处有芳丘”,生前的话,一语成谶。

《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是十二金钗中的史湘云。初读红楼便被她的天真混沌所打动,她不似林黛玉那般的多愁善感,更没有薛宝钗的圆滑世故,完全超脱于权谋之争和情爱之斗。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那一出《憨湘云醉卧芍药裀》,香梦沉酣,醉卧芍药,尽显可爱。史湘云虽然出身大户,却并非受宠之人,生活在大观园的那段时光,她开朗直爽,才情超凡,是这本书中唯一可以让我开怀大笑的女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妙玉是贾府四玉之一,与宝玉、黛玉和红玉同比,她的性情却在他们之上。她一生在庵堂度过,本应一入空门,六根清净,却怎奈情缘未了,心系宝玉,世人不容。还能记起数层阶梯上,栊翠庵中的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美好。妙玉受邀入住贾府,面对贾母和王夫人不卑不亢;她与宝玉、黛玉、宝钗和湘云等人结下友情;她以红梅相赠向宝玉表露心意。这么多的美好,仍旧没有办法留住她的生命,妙玉之劫,在我看来是不可避免的结局,这是一个无背景的小女子在那个时代的必然结局,很多人说她孤高,骂她怪癖,嫌她冷清,但是却不明白,这才是她真正的可贵之处。

《红楼梦》中,住着许许多多的女子,大多“红颜薄命”,但是她们值得我感动,值得我们用文字去“祭奠”这些鲜活的生命。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63422/

红楼中的那些女子的评论 (共 8 条)

  • 雨袂独舞
  • 晓晓
  • 雪灵
  • 淡了红颜
  • 绝响
  • 读书不求甚解
  • 以笔写心
  •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 推荐阅读并说 林黛玉死了,贾宝玉疯了,薛宝钗守寡了。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