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流动的画面

2015-04-25 10:28 作者:BG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诗圣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七绝。据说是出于对“安史之乱”已平定,心情好兼且寄情思乡而作。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名篇收录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很多小学生能倒背如流,但能设身置地去读的应该不多吧。子美的诗句代表现实主义风格,像这样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倒显得别出心裁。诗的意境很美,因此只要求学生默写、背诵是很可惜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绝句没有律诗严格的平仄押韵、对仗,一般一联对仗的就已不多,像这样两联都对仗的更是少见,所以全诗显得很特别。格律诗有严格的对仗,对仗词性不能是主观臆测而来,应该是一丝不苟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如“”对“”,“秋”对“”,“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此诗更是把词性对仗技巧运用得已臻化境,难怪会有人把它当作春节对联来帖。第一联中,“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第二联中,“窗”对“门”,“含”对“泊”,“西岭”对“东吴”,“千秋雪”对“万里船”。量词、名词、动词、颜色、方位一一对应,严丝合缝,无懈可击。正是这样工整、巧妙的对仗使人恍如看到了一幅全方位超强立体感的风景画。这样从上而下,从内到外,从西至东,有近及远,有颜色,有声音,有感观联想,一连串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与触感,加上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烘托,使人读着读着就不知不觉置身于其中了。仿佛人就站在一山间小屋子里观赏屋外的风景,听着啼声,窗外的绿树、蓝天、白鹭、积雪……尽收眼底;当你意犹未尽时转过身去,视线透过门框又是“别有天地非人间”了。跳不出美景的重重包围,陶醉其中,分不清是在画中还是在现实中,自己也如景中的一分子,亦虚亦幻,亦假亦真,仿佛虚无缥缈中与自然共生。

可以想象当年诗人就是在某个万物复苏春光明媚的时刻,消融在亦诗亦幻的美景中不能自拔,满腔豪情洋溢于表,终然酿化成珠玑金句,自笔尖缓缓汨出……

我看到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对歌,一群白鹭也不甘寂寞排成一线奋力飞向蓝天;从窗口可以眺望到远处的高山上是亘古不化的积雪,厚厚的积雪像是有一千年堆积而成似的;当我转身在望向门外时,又看见江面上停泊着从东吴使过来的船只,像是走了很远很远的路,该有一万里了吧;噢,多美的初春风光啊,这是镶嵌在门窗里流动的画面吗?诗人的浪漫情怀跃然纸上!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50512/

流动的画面的评论 (共 6 条)

  • 心静如水
  • 荷塘月色
  • 晓晓
  • 雨袂独舞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我看到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对歌,一群白鹭也不甘寂寞排成一线奋力飞向蓝天......
  • 丫丫

    丫丫欣赏佳作,喜欢,赞!!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