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史(原创)

2015-04-24 08:34 作者:苍山雪绿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史书。我上学的时候就喜欢历史,学生时期的理想就是长大后从事考古工作,然而因为家庭原因,学业未成,就更谈不上什么理想了。在部队当兵的时候我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后来工作了,我就特别留意散文和古典书籍。有时间就去书店看书,看上了好书就不释手,买回家,晚上不睡觉的读。花上几个晚上将书读完,再去买书。粗略的算了一下,工作几年已经花了几千元买书了。当然,买书不能用金钱去衡量的,因为书中的财富是用钱买不来的。我记得北宋真宗皇帝为吸引天下读书人参加科举,就写了一篇著名的《劝学》诗,诗是这样写的,“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必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愁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愁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这首诗虽然带了些封建社会的色彩,但是可见读书学习有多么的重要,四个字“读书有用”。

人的先天聪明固然很重要,如果不努力的学习照样庸人一个。在傅昭的《处世悬镜》的书中曾有“学贵有恒,勤能补拙”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在学业上最重要的要有恒心,勤奋努力能弥补智力上的不足。我觉得读书是这样,读史更能体现出弥补一个人的智力上的不足。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纪录,它可以借以鉴成败,知得失。我觉得历史不可不读,司马光时代,已有“学者不能周览,人主不能遍阅之叹”。今天,又不知增加了多少文献史料,如一一的去周览遍阅,恐怕去首也不能穷尽。因此,我看史书主要选择重点,如《史记》、《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二十五史》、《三国志》等。我最喜欢看的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不仅是我国第一部通史,而且又是一部文学名著。《史记》不仅史料丰富,观点进步,从史才来说,有组织,有系统,文笔生动,议论精彩,叙事状物,无不曲尽其妙。看《史记》很有意思,使人看了没有枯燥的感觉。另外,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写的很好.《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它是我国编年史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资治通鉴》主要是讲治国经验,宋以后历代帝王必读之书,包括毛泽东主席对《资治通鉴》的评价是非常高的。所谓“资”是指供的意思,所谓“治”就是治理的意思,“通”指书中所记贯通了从古到今的历史,“鉴”原意是镜子,引申为借鉴。中国人自古很重视历史经验,古人有“鉴往知未”之说。历史虽然离我们运去,但重温过去,可以指导现在,预测未来。什么所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什么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用现在的话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等等,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人们常说,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我觉得所谓“传统”就是“传”而“统之”的意思。是那些过去有的,现在仍然起作用的东西。虽然历史过去了,但是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一定成为过去。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曾经在一部杂史中读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清雍正年间,江苏有两个大户人家为邻,张家和李家,都很有权势。两家为了一堵墙打官司,县里觉得两家都很有势力不好得罪推到州府,州府官员也很为难就一托在托。有人给张家出主意,给在京城当官的当朝大学士张廷玉写信,让他给州府官员打声招呼,可以胜此官司。张家给张廷玉写了信并收到来信,拆开信一看信中写了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为何不见秦始皇。张家人看了信后很惭愧,主动将墙拆了并让了三尺。李家人看张家让了三尺,自己也让了三尺。这就是苏州著名的“和平巷”。这个故事是清中期构建和谐邻里的著名典故。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社会来说历史典故是值得借鉴的。我在基层从事保卫工作多年,经常调解邻里纠纷,在调解纠纷的时候,我把我所知道的历史典故讲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先辈们的豁达,知道我们优良的传统,很有效,调解的很成功。这就是读史的好处,把史书中好的东西运用到现实的工作中去,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历史书籍,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政治经验,人生艺术。我们可以从中知道作为一个好领导应该具备那些优良的品质,领导艺术。特别是领悟到为人处世的智慧和道理。总之,读史,政治人物可以用它当仕途参谋,文人学者视它为精神食粮,普通百姓读它,可以稽典故,可以广闻见,可以证讹谬,可以膏笔端......。

读史不是为了古人,而是我们自己。不是为了证明古人如何的伟大,或如何的渺小,而是让我们更明白而理智。简单的说:就是回顾历史,联系现在,展望未来。

2007年8月26日

写于石河子总场泉水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50236/

读史(原创)的评论 (共 6 条)

  • 春暖花开
  • 雨袂独舞
  • 荷塘月色
  • 晓晓
  • 心静如水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读史不是为了古人,而是我们自己。不是为了证明古人如何的伟大......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