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家门

2014-12-22 14:40 作者:白衣少年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王家大院

光绪三十年,隆,飘

“吱~”王家大门开了,开门的是王家的老佣人,愁眉紧锁,面色凝重。她随手拿起一把竹扫把,打扫院内和门前青石板上的积雪。

山村的清晨总是格外的寂静,偶尔能听到几句不规则的鸡鸣声,再则就是农妇挑水时水花溅到地上时哗哗一声,还有就是扁担的悠悠声。

王家是当地的一个小地主。王家虽然地处小山村,却也衣食无忧。家中以田租为生,雇有佣人和长工,还养童养媳。

突然,一阵婴孩的哭啼声在这座山村中响起。“啪嗒一声”老佣人的竹扫把掉在地上,她长叹了一口气,白气霎时间消失在空中,她摇了摇头,似乎明白了什么。她突然转身,竹扫把留在了漫漫的雪地里,雪地里留下了淡淡的痕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婴儿的哭啼声顿时打破了这座山村的寂静,整个山村一下子沸腾起来了。村民听闻王家长子诞生了,纷纷前来问询。接生婆把男婴裹在一块金丝棉袄里,笑嘻嘻的从房门中走了出来,说:“这孩子脸大鼻挺的,一卷书生气,一副贵人相,一定是个人才。”当家人听了,重重的赏赐了接生婆,随即给孩子取名为富书,富书就是我的曾祖父。一时间,左邻右舍都前来道贺,大厅内一派喜庆景象。

然而,不幸的是,房间内的景象,老佣人正打算怎样处理死去的夫人。原来,我的曾祖父是难产儿,他的母亲在他出生不久就去世了。更不幸的是,他的母亲是童养媳,从小就养在王家大院里,不知姓甚名谁,不知来自哪里。由于没有娘家,她就是一个生孩子的工具,在这场保大人还是保小孩的封建游戏中彻底失败,结束了其悲剧的一生,死后连葬礼都没有,如此粗疏草率,草草收场,何其悲哀。

我的曾祖父从小就失去了母亲,但是他的父亲对他母亲并没有矢志不渝。在他母亲死后不久,他父亲就另娶他人了。这个女人,在我的家族了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她生了五个儿子,三个女儿。

我的曾祖父自小就在老佣人的悉心照料下长大,加上他天资聪慧,所以五岁就开始念私塾,熟读四书五经,精通诗词歌赋。然而,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里,科举制在1905年就废除了,紧跟这就是清政府的灭亡。所以,我的曾祖父,虽然才华过人,也没有顺利的走上仕途之路。

我的曾祖父自幼酷爱读书。虽然当时清政府灭亡了,但是民国政府并没有把先进的思想带到农村。小时候,曾祖父读的还是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继而年纪渐长,曾祖父外出求学,这才开始接受民主和科学思想的熏陶。就在他打算背进离乡,追求民主,自由,平等之时,遭到了家里的一致反对。

那一年他18岁,带着青期独有的冲动和抱负,打算离家出走。农村的清晨总是格外的寂静。就在他推开王家大门的那一刻,他看到了正在扫地的老佣人,这是照顾他18的老佣人,这是亲自埋葬他母亲的老佣人。他们两人对视了几眼后,老佣人叹了一口气,摆了摆她那苍老的手,说:“你是王家的长子,你走了,这王家的土地谁来守护呀。这天下,总是有人救;王家,会有谁来救啊?”

我的曾祖父留下来了,为了王家,也为了照顾了他18年的老佣人。虽然那是一个家大于国的年代里,我还是为祖父感到惋惜。

1924年,年仅20岁的曾祖父娶了一个他并不喜欢的女人,她是一个富商的女儿,家里资产雄厚,能给王家更多的资金买房置地,壮大家族势力。这就是曾祖父的爱情,没有感情,他的爱情成了振兴家族的工具。

1927年10月初10,迫于家长压力,曾祖父有了第一个孩子,是一个儿子。更巧的是,一周后,曾祖父最小的弟弟也出生了。王家新一代长子出生了,又是双喜临门,然而登门道喜的人却没有曾祖父出生时那么多。因为,常年的战争让租地的农民越来越少,租金收入愈来愈少,而王家人口却与日俱增,开销越来越大。加上政府的赋税越来越多,天灾饥荒也时常发生,导致王家势力已经大不如前了。1929年,曾祖父的第二男婴出生了,但不信的是,孩子出生一个月后就发高烧,几经下来,孩子就夭折了,由此可见当时的医术水平和王家的经济实力。在接下来的六年里,曾祖母连续生了3个女儿。再加上她生的长子后来被发现是天生瘸子,她生的次子出生不久就夭折。村里把这事闹得沸沸扬扬的,一说曾祖母不吉利,又说王家做了缺德事,还说曾祖母碰到了邪灵鬼魅,妖魔缠身,云云。这些话都传到了曾祖父的母亲那里,她几次想借机休了曾祖母。但,迫于曾祖母家的势力,王家还得靠曾祖母家接济呢。

1937年,盛,蝉鸣。

窗外烈日炎炎,盛夏的乡村总是格外的寂静。突然一阵婴孩声从空中升起,这个婴孩就是我爷爷,我曾祖父的第三个儿子。此时,王家已经没有佣人了,家中的佣人早已死的死辞得辞,家中已经没了乳母和长工等职务。爷爷的诞生并没有给他的祖母带来欢乐,反而为王家增添了几分忧愁,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开销,而此时的王家已经濒临破产的边缘了。

1939年,曾祖父又一个儿子出生了,刚出生就哭声很大,似乎他并不想来到王家。更不幸的是,他出生不到一个月,曾祖母就得了一种特殊的病,这种病似乎只在坐月子时才发生的。曾祖母死后,王家虽然势力大不如从前,但曾祖母娘家强烈要求,还是在曾祖母娘家的帮助了为她大办丧礼。

曾祖母死了,王家一下子失去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柱。在加上,各地反地主运动此起彼伏,王家的田产越来越少,日子愈来愈拮据。1944年,曾祖父的父母相继去世,而此时曾祖父最小的弟弟年仅17岁。曾祖父作为王家的长子,家族重担一下子压在了这个文弱书生上。

曾祖父在家开了一家私塾,教育方圆几十里的孩子,以此来赚钱。教书的收入甚微,曾祖父也开了一家字画店,开店的钱是问曾祖母娘家借的。虽然曾祖父是教书先生,却没有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爷爷从小就不愿读书,反倒喜欢下河塘捕鱼,喜欢上山砍柴喜欢在田野里玩耍。

家乡依山傍水,沃野千里。田埂上总是飘荡着孩子无忧无虑的欢笑,他们追着,跑着。追跑间,少年就长大了。1949年,曾祖父的小弟弟成家。王家大院就开始消失了,王家的围墙拆了,房子分了。唯一没变的是王家大门,只是门下的青石板开始斑驳,只是门上的青铜锁已经锈迹斑斑。

新中国成立后,王家也分离了,我家从此进入另一个阶段。

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土地所有制,我家啊,其实还获得了更多的土地。因为王家留下来的土地并不多,而我家人口很多。1956年,三大改造,农村走向合作化,之后又开始吃大锅饭,也就是所谓的公社。因为我家人口多,而劳动人口少,所以我家常常就是欠债。1959年至1961,三年的自然灾害对我家破坏好大。我的四爷爷就是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还要超额做事,20岁左右就被活活饿死。

1962年,已近25岁的爷爷还没有娶亲,这可急坏了曾祖父,大爷爷天生残疾,四爷爷又去世了。就在1962年的冬天,经介绍,爷爷碰到了奶奶,认识不久就结婚了。我一直认为爷爷奶奶之间的婚姻并不是爱情的结果。他们婚姻的开始很有可能是出于找伴,而婚姻的维持往往出于家庭责任和家庭亲情。两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孩子,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是长女,而不是长子。

一九六六年,深秋,叶落。

窗外的泡桐叶落了一地,秋风渐瘦渐紧。我爸出生在一个秋风飒飒,秋淅沥的深爸爸出生后,爷爷蹲在青石板上安静的抽烟,徐徐腾起的烟气,并没有给这个寒冷的家庭送来片刻的温暖。曾祖父坐在长木凳上,愁眉紧缩,摇了摇头。原来,当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爷爷作为一个从地主家庭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很有可能被抄家。有些事,想躲都躲不了。很快,相关人员就来我家了。他们把曾祖父的所有书都烧了,家中也被清洗了一遍。

曾祖父看着青石板上残留的灰烬,发呆。或许,他想起了曾经那个强大的王家。或许,他想起了那个无忧无虑在窗前夜读的少年。或许,他想起了那些消逝的人——他从未见过的母亲,抚养他长大的老佣人,伴他几十年的妻子,早夭的二儿子,饿死的四儿子等。或许,他想起了曾经的一切。亦或许,他什么都没有想起。

在此之后,曾祖父就病了。第二年,春天,去世,享年63岁。曾祖父,这个一出生,受到大家称赞的人,最终以一个平凡人的姿势,消失在历史的布中。曾祖父的悲剧,是时代赋予的,还是咎由自取,亦或是家族自带的,我们不得而知。曾祖父,拯救家族,终其一生,这到底值不值?

曾祖父去世了,王家在文革中也恢复了平静。在1966至1976年,奶奶为我增添了四个姑姑,在1978年又为我增添了一个叔叔,这使我家的经济非常不好,所以爸爸他们的文化水平并不高。20世纪80年代,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家又再次分到了大量土地。就这样,我家又踏上了种田的道路。

……

一九九六年,初春,大地复苏。

我出生了。

……

二0一四年,国庆,回家。

“吱~”的一声,王家大门关上了,关门的人是我。我把它关上,下次,一定好好地把它打开。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17370/

家门的评论 (共 8 条)

  • 心静如水
  • 荷塘月色
  • 剑客
  • 老党
  • 晓晓
  • 诗飏
  • 冬韵
  • 安平
    安平 推荐阅读并说 有意境的好文!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