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远去的叫卖声

2014-08-11 13:50 作者:徐徐沉醉  | 1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远去的叫卖声

文/徐贺仁

“卖——凉粉,卖——凉粉。”那天傍晚,我忽然被小区楼下传来的一声接一声的叫卖声吸引。这声音三个字一段儿,第一个字声音拉长,后两个字紧促结束,听起来节奏感特强。我打开窗子往外看,发现那里已经围了一片人,多是妇女小孩,在争着买凉粉。卖凉粉的是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身旁是一辆自行车,车子的后架两边分别是盛放凉粉的塑料盆和一个简易的煤气炉、炒锅。他将凉粉切好,炒热,递送给别人。生意稍一中断,那从小喇叭里传来的声音就继续唱响,“卖——凉粉。”

这么有韵味的叫卖声好久没听到了,我站在窗前,耳畔回响起种种那些远去的叫卖声。

记忆最深的,是在小时候的乡下,那时候游走在乡村的小贩多是凭自己的嗓子喊出一声声悠远苍凉的叫卖声。“磨剪子咧——戗菜刀。”在不经意的某个时候,一个老人肩头扛着一只长凳就吆喝着走进了村头。“油条——热的,油条——热的。”这是我在皖北一个小城上学的时候,那个街巷中经常在傍晚走过的一个妇女的叫卖声。

几十年来,在我们的乡下和小镇,有一种叫卖声似乎没有改变过,那是卖豆腐的,以前声音是“换豆腐——”,因为那时候多是村人拿黄豆来以物易物;后来就只喊“卖豆腐——”人们多是钱来买了么。(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乡下最吸引孩子们的是货郎担来的时候,卖货郎手摇一面鼓,咚咚地响着,他嘴里一边不停地喊,“都来买喽——”。担子里的东西可真多啊:有姑娘扎头的红头绳儿,有老头用的烟袋锅,有孩子们最的糖豆儿和糯米糕等等。我们一见货郎担来,远远地听到声音就赶紧往家赶,去拿废铜烂铁,破旧鞋袜,还有母亲梳头掉下的头发,好换取那入口香甜的东西。有一阵子家里实在拿不出东西来换了,就暗暗地盼望母亲多梳头,多掉头发,好换得好吃的。如今,年迈的母亲头发都掉得剩下不多了,我多么希望她的头发再也不掉下去啊。

还有一种叫卖声吸引孩子们,那是每年开的时候,卖小鸡小鸭的来啦。“赊小鸡——赊小鸭——”这是他们的吆喝声。担子朝地方一放,我们就都围在簸箩周围,看那拳头大小毛茸茸的小鸡、小鸭快活地拥挤在一起。大人们就挑拣了十只二十只的,等卖主记了帐,拿回家养着。当时是不给钱的,要等到秋后,鸡鸭长大了,下蛋了,卖主才又来收钱。

也有人把叫卖声换作器物击打出声音代替的,比如卖麻油的,很少用嘴喊,他是手拿一个铁器或者木器击打的,我记得那木器叫做油梆子,敲击着如同僧人敲击木鱼。人们一听见这声音就知道是卖香油的人来了。

现在,无论是城镇的大街小巷还是乡村,叫卖声多换成了小喇叭,卖的东西也变成了水果啊,化肥种子什么的等等。而更多的叫卖声早就听不到了,因为那些行当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那些曾经的叫卖声记录了我们的历史,回忆那些远去的叫卖声,又让我们记住现在生活种种的好。

(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76702/

远去的叫卖声的评论 (共 16 条)

  • 雪灵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心静如水
  • 晓晓
  • 江南风
  • 雨袂独舞
  • 无不为之
  • 低吟浅唱999
    低吟浅唱999 推荐阅读并说 思念那种叫卖声的亲切与美好,一个时代就这样飘过了
  • 老党

    老党欣赏,赞。

    赞(1)回复
  • 徐徐沉醉

    徐徐沉醉请多指教。

    赞(1)回复
  • 徐徐沉醉

    徐徐沉醉低吟浅唱说的对,那是我们共同的记忆。

    赞(1)回复
  • 寒江蓑笠翁

    寒江蓑笠翁叫卖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着,叫卖声也给了我们留下了时代的烙印。有着往事的回忆,才能感受现在生活之美好。那种买小鸡也赊帐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文章生动,细节描写丰富。结构完美。

    赞(1)回复
  • 徐徐沉醉

    徐徐沉醉回复@寒江蓑笠翁:谢谢朋友的鼓励。欢迎继续指导。

    赞(0)回复
  • 徐徐沉醉

    徐徐沉醉感谢朋友鼓励,欢迎常来指导。

    赞(0)回复
  • 裴正业

    裴正业这题目太难了

    赞(0)回复
  • 后来烂人醉

    后来烂人醉2.文中的叫卖声有哪些特点 3.文中的“有一阵子家里实在拿不出东西来换了,就暗暗地盼望母亲多梳头,多掉头发,好换得好吃的”这一句子有什么作用 4.作者对叫卖声是如何看待的?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