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杨林

2014-07-14 14:51 作者:回忆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杨林,又名杨林川,扬什口川.;据说是从山西大柳树下迁徙过来,近乎三百年。全村没有一个读书人。村子尽头立着一颗白玉石的压山石,上书杨林川三字。石头不大,却显眼巍峨,很有象征。路过的人,没有不驻足叹约的,象睹赏文物。我常为他们的眼神而疑惑

从甘草镇向南走二华里,经过一个峪口,峪口正下方,一个状似船形的榆柳荫罩的小村,坐落宛川河东畔,河把同大队的几个毗邻村子隔开,本来象一家人的村子,却生疏起来。离较远的镇子和镇下面的河东村倒亲近一层。所以虽是乡下小村,却有大镇人的风度,反视临村为乡下。

甘草是一个大镇。出兰州向东,除定西,方圆几百里,甘草就像一个有名望的绅士,大名如雷贯耳。甘草镇最发达的是商贸;因为地理关系,甘草镇象一个交通枢纽,蛛网似地勾连着附近街市村庄,几百年胜而不衰。杨林就像镇的一个门户,人们有从商经贸的意识。每逢集日,妇女们必去赶集:或卖鸡蛋,或买一只欲下蛋母鸡,或卖岔眼。男人是结三邀五,有卖出买进;有卖空买空;有空手抓现;有替人按麻斗粮,挣点辛苦钱。总之,不安守旧,很有商人味儿。所以后来受了不少罪,被上面定了一个资本主义泛滥的黑色村子。较有名的人物是绰号叫做二个子和绰号叫做鸡蛋连长的蔡斌景;但最有名的是蔡三半。前两个不冤枉,冤枉的是蔡三半。他做了什么大家都无从知道;但他空手出门空手进门都知道。就为这,差一点被要了小名。也怪他,嘴太硬,一口一声说他饿极了……。其次什么都不说。英雄不吃眼前亏,看来尽说实话也不是好事。

七十年代,杨林曾红极一时。那时,附近生产队都减产,吃供应粮,唯杨林产量稳定,口粮超四百斤。队长就红的发紫。半三更,公社书记找上门来。队长很聪明,临走送书记一袋粮。第二天,公社就树起一个样板。不久队长因男女出事。大家说,这下完了。大队正在办转厂,队长一变成了厂长;每天西装革履,容光更加灿烂,叫大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了。不知什么,厂里呆不下去了;大家又说,这下完了!没几天,他升了造纸厂厂长,真坐稳了钓鱼台。大家丈二和尚连想摸头都没法摸了。

杨林是一个高成分的村子。四十来户,地富、富裕中农就占三分之一。却每次运动吃亏的是富裕中农。同样的事,就像蔡三半,险些要了命。要是这事摊在地主身上,也不过在大家眼皮底下晃晃过了;但蔡三半就不行。他性格太直,说话莫弯,容易得罪人。生活紧张的几年,隔壁的一只鸡没了,说看见是他偷了。两家都不饶人,打了一个平手;从此结下怨。不几天运动来了,隔壁撮合了几个人,将蔡三半掉在树上,后背压上半个磨扇,四肢当即“疙疤”脱臼。事后,魏姓的邻居说,当时他怀里揣的铁尺没有使上,心一直后悔着。

结果,三半落下了更坏的名声。脑子更不冷静,时常犯事,连高速路上的车都给挡翻。冲进县长的办公室,大骂政府怎么黑,下面工程怎么腐败;拿出的证据似是而非,虽然有那么一点,但举不全证据。虎他他不惧,劝他他不从,最后被捉关进狱,到底给他又吃了一点厉害。(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他桀骜不驯,在人们眼里有骂,也有刮目赞慕;有说是一个汉子,也有说是不识世事的莽子。什么评说都有。唯有没人说他是特定环境的受害者。要不是他,那么多高成份成员,难道随手揪不出几个替罪羊?杨林人民还得感谢他!

杨林人更重视教育。可能更能吃苦的原因,可能互相濡染的原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至少念到中专 。眼前,六十多岁的夫妇基本上一胎化。年轻人,早适应独生。教育孩子成了重塑生命,希望之希望,已成国人的目标。杨林这弹丸之地,可瞧一斑

今天的杨林人民已不是圈着的那一方黄土包裹着的乡民了。村上三百多人,一半多人星散在祖国各地;从经商到务工,五花八门,什么行业都有它的足迹。村虽然显得荒凉些,但水泥洋房,气派若昔日租借,只是少一点人气。村里想找点黄土都难。这在千古历史上是个奇迹。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69415/

杨林的评论 (共 9 条)

  • 心静如水
  • 荷塘月色
  • 雨袂独舞
  • 晓晓
  • 春暖花开
  • 孤帆鸢影
  • fish
  • 雪灵
  • 无不为之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