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时评】状元“崇拜症”,何时可以休?

2014-06-24 22:45 作者:郭翰  | 1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郭翰/文

“龚晓曦高考分数700分,是湖北省理科状元。”6月23日凌晨4点30分,正在熟睡中的龚晓曦一家突然被手机铃声吵醒,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010开头的号码。“你好,我是北大的老师,你家的龚晓曦是今年湖北省高考的理科状元,请问有兴趣报考北大吗?”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年的高考终于落下了帷幕,分数也如期来到了考生们的手中。可和往年一样,有人欢喜有人愁。而要让大家兴奋的事情,还是这些高考“状元们”,他们就像一个功成名就的“将军”,战场归来还在睡眼惺忪的时候,就没有停止过社会的耀眼光环袭来。有媒体记者采访,有大学伸出橄榄枝,还有朋友亲戚祝福,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学子,似乎一下子就跃升成为了被名誉聚焦的人。

他们就是一个传奇,他们就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普通的学生,包括自己都会觉得突然吃饭,上厕所姿势总都那么“优美”。

其实,能够考一个好成绩,这是自己没有辜负家庭对自己的厚望,也没有失去自己这几年奋斗的功夫。可年年“状元”都被热炒,后面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链条笔者不得而知?可教育部一直要求“高考成绩不排名、不公布高考状元、不炒作高考状元”,这些“状元们”还是逃不过被“崇拜”宿命。

把这些幼小的孩子们都做成市场,也不是今天才有。中国古代就对状元“崇拜”再三,有了成绩,似乎就会带来一连串的利益链。孩子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大人们就会做得一清二楚。(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因为过去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那时,只要能够考出一个好成绩,就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是一种光宗耀祖的事情,当然就会带来无数让人艳羡的目光。可而今不一样了,能够得到一个“状元”,只能证明基础知识好,可社会大潮中,绝对不是改数学题,也不是灵活运用数理化公式那么简单。

尽管是最好大学毕业,也不一定能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再说现在人才到处有,需要的是行行可以出状元,而不仅仅只是高考的“状元”。

说到这里,媒体的热炒,不能不说是一个诱因之一。很多媒体缺乏责任感,只对发行量感兴趣,甚至对于“状元”们的引导,就像给领导拍马屁,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我服务的对象高兴。

然而,这不是对“状元”好,相反是害了他们。因为他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那绝对是很聪明的,可聪明,也只能说专业学得好,如果他们一心沉侵在这样的荣誉里不能自拔,多数到大学就会只能表现平平。不仅毕业得不到一个好的发展,日益落差之大的心理,还会报废一个有用的人。

再说,社会也从来没有闲着,什么状元酒,什么状元宴、什么状元房、什么状元客座、状元培训班等等。

这样热炒状元,不仅培养不了状元们的创造力、价值观,对社会的关注度,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情怀。相反,更容易让一个优秀的学子逐渐沦落为只会为名、只会为利,甚至只会在自己脸上贴金的人,总觉得自己都高人一等。

现在是多元社会,也是多元思维,更是多元发展现实。与其对一个“状元”不断热炒,社会、家庭,倒不如多多关心一下孩子们的成长轨迹,认认真真给他们真实的,让他们不仅健康成长,而且能够真正的爱社会、爱家庭、爱自己。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64139/

【时评】状元“崇拜症”,何时可以休?的评论 (共 17 条)

  • *清*
  • 离岛忧伤(小泽)
  • old sport
  • 一生一世
  • 老党
  • 荷塘月色
  • 崔秀
  • 雪灵
  • 春暖花开
  • 晓晓
  • 北腿爸爸
  • 无不为之
  • 纤纤柳絮
  • 雨袂独舞
  • 心静如水
  • 林玲英
  • 凉夏果青
    凉夏果青 推荐阅读并说 再说,社会也从来没有闲着,什么状元酒,什么状元宴、什么状元房、什么状元客座、状元培训班等等。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