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诗歌的新时代美学元素

2017-05-24 20:35 作者:郭翰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作者:郭翰

时代在转型,诗歌就成为馥郁心灵思考的一种表达方式,跟随而来的意向栩栩如生。在传媒和网媒的交织中,探索一种生活存在的价值。灵感是催化剂,双眼观察着周围的点点滴滴,一般不过于标榜,更不沉郁意趣,让心诞生诗歌,让诗歌再现生活诗意。

(一)

诗歌是一种语言再现,更是一种思想沉积。这是产生诗歌的两个内涵要素,缺少一个,诗歌的品质都会受到折返。

诗歌和其它艺术形式,有一种本质的区别,那就是抽象性,比如小说、剧本需要的是一种很具体的表达,来龙去脉中,更需要情节的细致,然后深入读者内心的一种撞击,才能产生更好的美学效果,也才能激发读者更多的思索与探究。

然而诗歌,要求的抽象,也不是简单的一种模糊,更不是不明不白,而是抽象的背后,隐藏着的就是语言表达和思想深度。严格说来,这就是诗歌难度之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满足这个条件,诗歌还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生活之上,这就需要一种内涵,一种修养,更需要一种人格魅力的呈现。

因此,很多人以为,写诗就是描景,写意,或者抒情。其实真正的好诗歌,背后需要的美学基础,真的是比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还要高。而相对于比如绘画、书法、音乐来说,真知灼见的理解,诗歌没有这么深刻,也不会有那么对技巧。

(二)

中国诗歌流传几千年,重点还是古体诗歌的影响很大,而且翻盖面也很广,这是诗歌的真正精髓所在。短短的几句话,也许一个时代的面貌就出来了,不能不说,这是诗歌的高境界,也不能不说,这是诗歌流传至今,依然长盛不衰的一个崭新命题。

而今,诗歌沉渣泛起,好诗紧缩,写诗的人越来越少,读诗的人也越来越少。表面的繁荣,其实背后蕴含着不少危机。这就需要一种能量,真正的推动着这块诗歌净土,重新回到伟大时代的需求之中来。经济发展了,不要忘记诗歌,文化提升了,诗歌也要跟上。

能诗者,不一定能知道好诗歌的走向,知道诗歌走向者,也不一定能诗。诗歌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氛围。作为诗歌群体人,就应该团结一致,找到诗歌的能量源泉,然后洞开创作的欣赏和表达,真正的把诗歌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

探索诗歌的时代真美,不仅仅只是美学上的价值区分。从现在的文化角度来说,解读诗歌的理论也不多,加上正规的诗歌探索人群,于是就导致了诗歌更多成为一种心情表达。没有很好的理论指引,必然就容易走入一种“独树一帜”的面上,也就是说,自己写,自己读,然后自己欣赏,以至于交流不够,看不到更加遥远的诗歌时空。

所以,很多人容易把别人的好作品误读,也容易把自己的好作品埋没。而真正的诗歌大家,反而会退到背面,眼睁睁看着诗歌的方向,在时代的某些节点上偏移。加上一些诗评没有站在公正的基础上,为了追求一种点击率,胡乱表达,乱下结论,导致很多诗人也受到影响。

于是,诗歌就成为了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艺术,不敢大胆走出来,不敢勇于承担时代需要的一种责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诗评,没有一定的影响和激发,只能算是一种点评。因为诗评是需要一定理论支撑的,而点评可以加入自己的色彩元素,不管说对说错,我说了,就是我自己的看法。

因此,任何人都需要科学的态度,不管是写诗,读诗,还是评诗,面对生活,面对诗歌,我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搭建,都要构成一种包容的共同体,才能把诗歌这束美丽的鲜花培育好。

(四)

站在这个时代,无数的生活美,应该是有更多的诗歌美。

过去纸媒时代,人们很少把诗歌当成一种交流。今天,网络媒体发达,随便写出一首诗,便可以流传出来,交流的机会更加快捷,也更加简便。

然而,问题也就来了,人人具可写诗,这是好事。可关键一点,品质、审美、语言、思想这些都不管,只要能够流行,只要能够得到点击,便成为一些刊物和权威人士认证的诗歌品牌了。至于传播过程中有多大的价值看点,也就不会过多的追究,反正人气便是买点之一。这就容易让诗歌的本质受到不少影响,而浮躁的诗歌思维,也变成为了这个时代诗歌“唯美”的一种特征。

(五)

中国根深蒂固的文化,本身就是诗歌发展的一种力量。诗歌没有神助,全部都是文化的积淀,更没有玄思,都是来源于生活。所以,掌握中国文化的至诚至精,也能找到诗歌发展的一些窍门。

现代诗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时代的表达。它能冲破过去的一些固定模式,能够让诗歌自由的表现和再现生活的真美。这本身就是这个时代的自由与多元,从而也让诗歌有了更多、更自由的发挥空间。

然而,这只是一种角度,或者说是一种形式。相对于诗歌的含义来说,诗歌永远都不会变的是实质。有人说,“写得再好,还不如包装得好”。这是一种虽然看似偏颇了一些,也不无道理。一些认真研究诗歌的诗人,总无法在诗歌的路上找到一种方向,而偏偏会包装诗歌的一类群体,恰恰很快就能找到了诗歌“突破”的前景。然后得到了名气,最后雅俗共享,也就获得了满满的诗歌“馈赠”。不能说这是一种歪门,但最少引导诗歌的方向,未来或许并不能得到赞许。

(六)

一栋大楼,有没有骨架,有没有支撑,有没有坚韧,有没有视角冲击,外观是看不出来的,但有一点,遇到地基松动,遇到时间,大楼能不能带给人们安全,让人们居住着心情好不好,那就是最关键的了。

诗歌也是一样,很多人写出几首诗歌出来,就觉得完全掌握了诗歌的精髓,那就太小看这个体裁了。诗歌流传几千年来,写诗的人和读诗的人真不少,然而,流传至今的诗歌,也能够慢慢数完,真正脍炙人口的诗歌,也必然不是每个时代都堆积如山。

这就证明了,好诗歌,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写得出的。可是,如果真把诗歌看成是一种高层艺术,那同样也就大错特错了。诗歌的真,就是因为接近生活,甚至来源于生活。诗歌是一种生活的反映,这就需要有足够的生活积淀,也才能让诗歌更加具有美学欣赏价值。

然而,并不是说,写不出好诗歌,就不要写,这同样是一种认识误区。不管别人怎么说,同一个时代,每个人都对生活有不一样的理解,有不一样的感受,必然就会有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我只要想写,我就要去写,写出来不管好与坏,是无法简单评价的。但让诗歌成为生活的一种体验,一种感受,而不是一种招摇,一种唯我独尊,真真实实的再现生活,那必然就会写出真我,写好诗歌。从这个角度来说,诗歌就是一种伟大的生活美,也是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表达。不为其所累,也不为其所,这就是最好的诗歌之美。

(七)

诗歌也是一种意象美,这种意象所产生的美学效果,除了真实的再现生活与时代,还应该是引人深思,生动而传神。言外之意,那就是需要进入一种精神的思索之中,不管这种思索是来自于什么样的一种悲欢喜怒,都要传递一种内心渴望的表达。

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每一个字,都能再现那个时代的场景,也能够给人带来思考和延伸。这就是诗句给我们内心的敲打,相比于其它形式的文学,简洁而深刻。

又比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这就是一种意象美,不管你怎么去看待诗人本身,或者揣测诗人的目的,都有一点,这种意象,就是一种时代中反映出来的内心、现实和生活。

因此,诗歌的意象,不是简单的一种加减,而同样也是诗人眼中的一种生活,一种对生活的想法和看法。作为一个优秀的诗人,这种意象,恰恰反映了诗人的水平和功底,也反映了诗人用诗歌讴歌现实的一种独特能力。

(八)

说到诗歌的美学,我们也不得不提到哲学。哲学的思、辩、感知,这是一种诗歌底蕴,也是一种美的挖掘。没有一定的哲学功底,诗歌的美就会受到限制。因为诗歌出现之前,我门需要去思考、去分辨、去感知诗歌文字和句式的安排。甚至更深一点来说,需要去洞察生活的真谛。

于是,简单的把诗句堆砌,当然出不了好的作品。作为一个专业诗人,就需要有更加深厚的审美水准,这是诗歌要求的另一个美学要素。如果失去了这方面的能力,一般最好的诗歌,也只能是一种平平的基础。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这就更加真实的说明,要让诗歌在时代中释放美的光芒,那就需要有更多造美的能力,也需要更多发现真美的眼睛。

(九)

时代需要真诚的作品,就需要真诚的诗人。诗人的真诚同样是诗歌的一个美学灵魂,如果不真,就不会有好的作品出现。

比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谈到这句诗歌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因为毛泽东是伟人,伟人才能写得出如此豪迈气势的诗句。事实也是这样,但从整首诗歌来看,真诚而自信的胸怀,必然出现如此真美的作品。

因此,诗人有没有一种悲悯情怀,有没有一种驾驭生活的能力,从文章的每一句话都能看得出来。真诚的作品真诚的心,必然就会给人一种洞天福地的感觉。不管你用什么眼光去看,真诚永远是打动人们心灵的一湖水,反之,就会矫揉造作,无事生非,文中无物,空泛枯燥。

这个时代,人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觉得精品太少,但大家忘记一个问题,文字里没有真诚,就会浮躁,那么生产出来的作品,必然就会缺少很多大美情怀。要么尖酸刻薄,要么单薄卿卿,最后就找不到更加深入的看点,也就无从言情,更无从言诗。

(十)

时代造就诗人,时代诞生好诗歌。除了天生的俊才,很多都需要生活的历练,诗歌才能找到看点,也才能找到影子。过多的抱怨诗歌消失,不如提笔勤奋抒写。每一首诗歌都有存在的价值,更不能评头论足,丰富的感情,能让诗歌越走越远,真心的付出,必然给诗歌带来动力。

因此,看到一些媒体或者“大家”担忧诗歌沉落的时候,想一想我们又能为诗歌做点什么?不管是“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还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这个时代都蕴含着无数伟大诗歌的可能性。就看我们如何去推动,如何去奋起直追。但诗歌的时代美,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存在着。

(作者简介:郭翰,现居贵州贵阳,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诗人协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时评人。曾在《散文诗》《星星诗刊》《贵州日报》《校园诗刊》《贵州民族报》《贵州交通报》《贵阳学院报》《毕节日报》等刊物发表散文、诗歌上百篇。文章获得省内外征文奖20余次,文章选入《中国诗歌地理贵阳九人诗选》《相遇土城》《贵州建省600年》《中国梦,我的梦》一书。

目前从事媒体文化工作,文章主要有时评、散文、诗歌为主,文章常见于新华网、人民网、中国作家网、凤凰网、新浪网、网易网、雅虎杂谈、多彩贵州网等主流媒体网站。

2011年9月,获得贵州省委宣传部征文三等奖。同年11月,《乡村不在寂寞》获得中国散文家协会征文一等奖。

2012年6月-12月,连续6次获得凤凰网情感杂谈征文奖,同年获得凤凰网十大写手提名。同年11月,获得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宣传局主办、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承办的“十年发展、点滴印记”征文一等奖;

2013年1月,获得贵州“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征文三等奖;

2014年6月,获得贵州建省600周年征文三等奖。同年11月,获得贵州省委宣传部网络办公室“优秀时评人”称号;2015年4月,《农村空房,谁在守望?》获得人民网优秀文章奖励。同年9月,《国学之道润心田》荣获首届“孔学堂”杯征文三等奖;

2016年1月,荣获中共贵州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办公室先进个人称号。

2016年6月,获得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贵州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多彩贵州网承办的“追寻红色记忆:网上重走长征路”——“新长征故事”征文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

2016年10月,获得多彩贵州网“优秀时评人”称号))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17805/

诗歌的新时代美学元素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