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道不尽的红楼情

2014-05-19 13:23 作者:花解语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正如西方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我们亦有道不尽的红楼!刘再复先生认为《红楼》如西方的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鸿篇巨著那样,也代表了人类的最高精神水准,我想这不是溢美之言。《红楼梦》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地位及影响自不待言,历来的红学家也如空的繁星,数不胜数。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个体,即使同一个体,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生活境遇、对于同一文本亦有不同的解读。不管是鲁迅定义的“人情小说”,胡适考证的曹芹自叙,蔡元培索隐的“揭清之失,悼明之亡”抑或是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评论的“彻头彻尾大悲剧”!我独对《脂砚斋评石头记》不释手。无论是为其文法叫绝,还是随性警示调侃,真真一个“妙”字了得!观其文,愈喜红楼,愈觉雪芹奇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掩卷长思,直觉人生浮沉,荒唐如梦,唏嘘不已,不能释怀。

我很欣赏刘再复先生主张把《红楼梦》研究从考古学、历史学、政治意识形态学那里拉回到文学、美学、哲学甚至人类学,提倡用体悟的方法、用生命心灵读红楼。我想整部红楼就如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故不该像胡适、蔡元培等人解剖之论证之,非追寻个所以然来不可。尽管他们论证严密,令人折服,而于我,凭它什么所以然,但只当一个小小的天上人间故事读之。

想来,古今必有些如红楼中的痴人情种。试想我们俗世中人又有哪个不似那个贪恋富贵场、温柔乡而堕入红尘的浊物通灵:“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一番离合悲欢,炎凉世态”,浮华掠尽而后终归于寂,留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慕其木石前盟也好,叹其金玉良姻也罢;或喜那个似傻如狂、乖张多情的怡红公子,或怜那个聪明清秀、出凡脱尘的潇湘妃子;抑或痛惜宝黛虽有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木石前盟,却还是落得一个焚诗断痴情、泪尽仙逝,一个避世遁空门、了断尘缘;再或者感慨“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的金玉良姻。

这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只是我们都忘了僧人和道人“美中不足,好事多魔”的警石之言。于是,哭黛玉葬花泣残红,笑神瑛情痴若呆雁;讥宝玉疯癫悟禅机,悲绛珠魂归离恨天!深陷其中,不能自已,怎知那本是“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刘再复先生指出红楼中的“心灵本体”、“灵魂悖论”、“大观视角”、“澄明境界”等哲学视角,我深以为然。但不赞同他所谓的“中道智慧”,故不愿接受他所说的什么宝玉是钗玉合体,兼庄禅哲学与孔孟之教。虽然我也曾假想过兼具庄禅的洒脱真实与孔孟的仕途经济的理想人格,但我不愿相信也不愿接受红楼中那个纯粹如婴儿的宝玉、那个以绛珠仙子为知己的神瑛侍者掺杂哪怕一丁点儿尘世俗心。

总忘不了宝黛初次见面时的情境。那黛玉见到他人眼中的懵懂顽童先是一惊,遂觉得“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的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而那宝玉初见黛玉时却是一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就相认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未为不可。”这真真是一见如故,正如所谓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我想即使真有所谓的心有灵犀、缘定三生,也不过如此吧!想来这样的境况世间少有,应是文人的杜撰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想那个潇湘馆中泪尽魂归离恨天的黛玉该是幸运的。且不说宝钗许与宝玉后,尘世尚有何人堪与那沾染不得半点俗世尘烟的神仙似的妹妹配,也暂不考虑大观园破败,家眷牢狱之灾后流离失所,“娇袭一身之病”的黛玉如何苟活于世,单单对于须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的甘露之惠的世外仙姝而言,泪尽之时,灌溉之德也已酬报,早早逝去岂不是解脱,岂不幸运!再着,人生短短数十载,于茫茫人海得遇一知心人岂不是万幸!一部红楼,想来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吧,想必那个“批阅十载,增减五次”,才完成了《红楼梦》这一旷世的奇书的曹老先生,也曾因“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而掩卷抹泪、黯然神伤吧!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52795/

道不尽的红楼情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