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留给孩子的记忆之“连枷”

2014-05-15 21:50 作者:知识产权人王瑜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留给孩子记忆之“连枷”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连枷响到明。”这是宋朝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一首。诗中提到的“连枷”是一种古老的农具,小时候我在农村也用过。

在网络上很容易搜索到“连枷”词条及图片,其中百度词条解释为:“连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也作梿枷。”这种解释即不规范又未必准确,注解的人大概没有见过连枷。连枷是以前农村常用的农具,结构简单,有一个长柄,在我老家是用竹子做的,大约有两米多长。有一个拍板,拍板是在一根约七八寸长小方木的一头凿一条槽,嵌进去三根约两尺长的厚竹片,用草绳将三根竹片织成一块板。竹长柄头上削掉半边,夹根与拍板方木差不多粗细的圆棍子就着火将半边竹子弯出圆弧,小方木另一头削出一截圆柱,方木的圆柱夹在竹柄圆弯头里,犹如轴承一样拍板可以转动,用绳子将弯头和长柄绑结实了一把连枷就新鲜出炉。 所有的工序母亲都能做,由于做工简单,连枷也极容易坏,不过修理起来也很简单,有时我们也会帮母亲修理连枷。

连枷主要是脱粒的农具,老家用得多是打蚕豆、豌豆、绿豆等,豆子都躲在豆荚里不肯轻易出来,母亲连秸秆带豆荚摊开在家里的禾场上暴晒,当着中午的大太阳,用连枷拍打,晒干的豆荚经连枷有力的拍打,豆子都从里面蹦出来。打连枷是个技术活,一上一下挥舞连枷的长柄,连枷的拍板在空中正好转一圈,结结实实拍在豆荚上,连枷在我手里就是不听话,要么转不起来,要么只转一半直直戳进禾场里,小孩子没有耐心,生气地把连枷一丢,所以打连枷是我至今没有学会的几项农活之一。小时候农村还是集体制,村里有很大的禾场,村妇一起打连枷的场面有些壮观,尘土飞扬,响声远传。村妇两两成对,这个提起,那个打下,啪啪啪一声接住一声,那声音足以盖住村妇大声的谈笑;一板一板拍下,一板挨着一板,不会遗漏一点;大家随着拍打的节奏一点一点挪动脚步,绕着禾场转圈打。范成大的诗说用连枷打稻谷,我老家打稻谷有专门的打谷桶,不用连枷打。芝麻一般都是将芝麻秆倒过来,用小棍子敲打。从一般常识来看稻谷、豆类等农作物在干燥的时候最容易脱粒,我们都是顶着大太阳脱粒的,宋朝在半夜给稻谷脱粒,用连枷打芝麻对我来说都有些不好理解。

连枷在中国使用区域很广,而且使用的年代很久远。有意思的是连枷还被改造成武器,《墨子•备城门》中有:“二步置连梃、长斧、长椎各一物。” 此中的连梃据说就是连枷,今天使用的双截棍,也是连枷的改良品。现在的农村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工具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连枷已经很难见到了,后世人再读范成大“一夜连枷响到明”对连枷为何物更是一头雾水。

作者:王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2014年5月作于北京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51724/

留给孩子的记忆之“连枷”的评论 (共 11 条)

  • 剑客
  • 晓晓
  • 心静如水
  • 雨袂独舞
  • 雪灵
  • 龙行天下
  • 婉约
  • 枫叶
  • 温暖
  • 荷塘月色
  • 凉夏果青
    凉夏果青 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问好作者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